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诸天以剑为道 / 第三十章.皇族秘事

第三十章.皇族秘事

    逍遥自武当初出江湖,就是许多人不可想象的巅峰。教导他武学的乃是泰山北斗的武当,能与他交手的又是江湖名宿。

    就是他眼中不成器的余沧海,也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

    可是游历这么久,还未与岳不群动过手,这也是逍遥最大的遗憾。面对这场邀战,岳不群也未拒绝,出剑就是刺剑式。

    剑锋刺出不单快若流星,甚至还有封禁对手的招数。那柄剑很可怕,但并非不可破。

    如果说左冷禅的剑术,专挑对手肉身的要害,走的是阴狠毒辣的路数。那岳不群的剑术剑招,就是灵巧多变的路数。

    虽然左冷禅的剑招,亦是变化多端,但这变化却少了几分堂皇正道。

    ~~~

    剑锋迎面袭来,逍遥手持木剑而出,起手同样是刺剑招数。

    两人交手数十招,竟然是不分轩轾。岳不群用的是华山剑术中的清风十三剑,剑术极为飘渺,出剑时不止速度快,就连剑式亦是飘渺无痕。

    自知道潮汐炼体的方法后,虽然岳不群的真气,只是变得更为浑厚,仍旧没有破镜后天六重。真气却好似重立重生,加持真气洗练的体魄肉身,纯粹的力量早已和逍遥相等。

    毕竟是修行多年的华山名宿,即便是相同相等的方法他也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

    逍遥看了看木剑上的裂痕,没想到岳不群的武功精进如此之快:“岳师兄,依照我对左冷禅的推测,你现在可能还差他一筹。他数年前已经走出自己的路,虽然现在走的是弯路。不过既然他再走,那就说明那条路不是错的。”

    “你刚刚走出自己的路,可能还需要些许时间!”

    逍遥修的是基础剑道,走的是剑势剑意的武道之路,此时天下江湖皆知。

    五岳剑派走的剑式剑术之路,无论是左冷禅,还是如今的岳不群皆是如此。单论对左冷禅的了解,即便岳不群暗中观察多年,始终不及与他交过手的逍遥感受来的直接。

    虽然说剑术和剑意,皆是剑道大道,但术与意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逍遥刚刚出手没用杀招,但即便如此亦有如此战力,让岳不群越发感受剑意剑道的纯粹的至简之路。

    岳不群道:“逍遥师弟既然这么说,自然有你的道理,那就让我感受一下左冷禅的力量。”

    …

    …

    岳不群将清风十三剑的起手式,所有招数融合为自己独有的剑式。这道剑式出手已是不凡,剑锋舞动的轨迹带起道道的残影,好似将逍遥囊括于无尽的剑气环绕之内。

    岳不群没有留手,更没有任何客气,出手即是他此刻真正的巅峰。

    逍遥持握木剑而立,即便面对剑锋迎面袭来,带起微风席卷的强大威势,依旧是坦然面对,更不见丝毫退却。

    木剑出手即是斩剑,看似随意凌空而斩,最为简单纯粹的剑势,给人以囊括万剑于其内。剑势不但稳而重,更是有着出剑斩龙的霸道。

    剑意凌空,一剑斩青龙!

    剑锋相击,木剑碎裂掉落,逍遥持身而立不见任何变化。

    岳不群则是手臂震颤不止,连右手握剑的虎口也被撕裂。手臂流血不止时,脚步也退后六步,显然刚刚那一剑,岳不群已经输了。

    岳不群道:“原来是这样的力量!”

    逍遥笑着点头道:“大概就是这样的力量,知道这股力量有多强,岳师兄追上就不成问题。”

    “多谢!”

    逍遥刚刚用的就是左冷禅巅峰时刻的剑术剑道,亦是他那次在武林大会交手后最直观的体现,也就是所谓的武道后天七重的境界。

    至于左冷禅隐藏的底牌,寒冰真气和大嵩阳神掌,试问华山派的紫霞神功和破山拳法何曾逊色!

    …

    …

    “叮~,恭喜宿主铸就武道信念,奖励本世界一成气运。”

    逍遥通过这次交手,真正看清自己的心。不但修为更进半步,更是即将步入半步八重的境界。

    如今因为系统的帮助,得到本世界八成气运的逍遥。全然没有因破境太快,导致武道根基虚浮无力,且又走火入魔的危机。

    只要他闭关融化贯通自身,所有破镜的力量将为他如臂使指。

    逍遥自问不会做什么亏本买卖,但这趟短短的福州之行,绝对算是他赚的最翻的一次买卖。

    刚刚回到武当山门,远远的就瞧见冲虚师兄。虽然他是当今武当辈分最高弟子的小师弟,但也不需要冲虚师兄亲自在山门迎接。

    这不但不合礼制,更是不符武当的规矩。

    逍遥心中怀揣着疑惑,隐隐感觉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过面上却保持着笑意。

    “回来了,感觉怎么样!”

    “还行!”

    师兄弟间也不需要什么试探,逍遥直接就对冲虚询问道:“师兄,有什么事情直说!”

    “那位来了,师兄没办法,只能来迎你!”

    江湖上能让冲虚为难的事情几乎屈指可数,能让冲虚下山在山门等候,说明来人的身份很高。如此细数的话,只有庙堂上的那位,当今大明的九五至尊。

    轰~~

    冲虚出口的话好似雷霆轰鸣,炸的逍遥脑子直泛起嗡嗡声。即便冲虚没有明说,逍遥依旧猜到几分。他没想到他居然屈尊降贵,亲自来到武当来找他。

    心中不敢置信的逍遥,仍旧就有些不死的心道:“他,真的来了吗?”

    “来了!”冲虚抚过白雪般的长须,脸色充斥着遗憾和感慨,最后语气复杂的叹息道:“他说,他的弟弟不回家。做哥哥的要体谅,只能自己来找他,不管当初有什么恩怨,总归是一家人,有些话总要说开。毕竟一支笔,写不出两个朱字!”

    “老道士看得出来,那位说这话的时候,真心实意,更是满怀歉意。父辈的错,他不能多说,但是他真的想要他的弟弟回家!”

    当年皇室的恩怨,冲虚也听逍遥提起过。虽然他知道的不多,但他能隐约感觉到。当年的事情双方都没错,错的只是先帝和先宁王。

    大明以孝治天下,子岂能言说父之过!

    要不是世事起伏无常,当今的皇上应该是眼前的这位。

    什么朱正廷,应该是朱佑相。正是大明宁王的辈分排行,廷是逍遥拜师武当后自己改的。

    …

    …

    当年先帝朱见深,也就是明宪宗在位时,先皇后诞下双胞胎嫡子。皇室双生子诞生本是喜事,但错就错在双生子相貌相同,这放在皇帝一脉就是最大的错误。

    双生子相貌相同且模糊不清,这放在皇室就是天大的丑闻和忌讳。

    奈何先帝是个情种,应该说朱家历代皆出情种。因为太过疼爱先皇后,先帝将所有知道双生子相貌的内侍太监全部诛杀。

    先帝瞒下所有事情,将哥哥朱祐樘的右手划伤,更是将他相貌用以易容之术,用以区分双生子的相貌。

    原本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满日宴抓阄时,双生子又出滔天波澜。

    作为弟弟的逍遥抓阄,抓的居然是象征皇权的玉玺。而作为哥哥的朱祐樘,抓阄抓的居然代表江湖的剑。

    要知道大明朝奉行的,乃是嫡长子继承制。兄弟二人截然相反的抓阄,顿时打破原本平息的宁静局面。

    为了皇族和大明的安稳,先帝只能将逍遥改了皇族宗籍,过继给了当时因为身体原因,不孕不育受封川蜀的宁王一脉。

    哪怕皇帝在决绝,心思在如何很辣,终究对自己的孩子下不了手。

    况且先宁王并无子嗣传承,将逍遥过继亦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对大明和皇族最妥善的安排。

    简单来说,朱祐樘的皇位,是他欠下逍遥的。

    更别说当今大明朱棣一脉,始终欠着宁王这一脉。

    当年朱棣起兵清君侧时,以他藩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朱允文。所以朱棣邀请宁王出兵,答应结盟与他共治天下。

    然而朱棣登位后,当初的誓言全然不顾。虽然对当时的宁王多有照顾,但对王权和兵权多有限制,这是朱棣这一脉首先欠下的人情债!

    其次当年明宣宗朱瞻基登位,为了清剿叔叔们的反叛谋逆。又再次向宁王那一脉借兵,这才平叛成功避免大明分裂,这是朱棣这一脉第二次欠下的人情债。

    随后大明出了个战神皇帝,导致了传承后世的大笑话,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当时的北京保卫战,虽然调用的是沿海的二十万备倭兵。

    若是没有宁王的藩王军,土木堡之变时,天下究竟是瓦拉的,还是朱家的还真说不好。这也是朱棣一脉第三次欠下宁王的人情债。

    历经三次血战后,曾冠绝藩王之首的宁藩,如今只剩下五万常备军。川蜀儿郎更是历经血战,那鏖战的十几年间几乎家家缟素。

    试问这样的人情债,试问朱棣一脉怎么还!

    …

    …

    随后因为先帝的原因,先是过继子嗣传承,欠下宁藩第四道人情债。

    当年逍遥在先宁王那里,听到真相而黯然神伤。离家时遭受追杀身死,那正是支持朱祐樘的人,暗中做下的暗杀之事。

    深怕逍遥抢了朱祐樘的皇位,让他们这些想要从龙之功的人臣一无所获,这也是朱棣一脉欠下的第五道人情债。

    因为血脉兄弟的原因,朱棣血脉有负宁王的原因。所以当今皇帝对逍遥很是信任倚重。甚至是只要逍遥想,他完完全全可以成为大明常务副皇帝,乃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比起当今的太子,皇帝还是更信任逍遥!

    因为这是朱祐樘欠逍遥的,亦是大明皇帝欠着宁王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