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浮世游仙 / 第五章 初闻方术轶事

第五章 初闻方术轶事

    凌府外,两位护院家丁见有人来,伸手便挡在了门前。

    “先生且慢!此处为县尹府邸。敢问先生,可有拜帖?”

    见来者气度不凡,两位家丁亦不敢鲁莽无礼。礼数周全之下,倒毫无怠慢之意。

    “在下荆悬,木桥县人士。受县尹大人相邀,前来拜见!”

    说完,荆悬便从怀中将请帖递上,静等家丁通报。

    其中一人恭敬将请帖接过,不多时,便去而复返,立即将荆悬迎了进去。

    “还请先生,随我来!”

    两人刚穿过照壁,便见这李府内里,青砖翠瓦。假山小湖之畔,亦有阁楼。湖中莲叶枯叶渐生,绿有残余。两位仆从于湖间劳作,采藕打趣,乐在其中。远处厢房座落有致,晨光摇曳之中,亦是相映得趣。

    “老爷正在里面,先生可自行前往!”

    家丁将荆悬领至阁楼前,伸手虚引,便含笑躬身告退。荆悬抬头观之,暗道这县尹倒是好才情之人。

    ‘听雨阁……’

    踱步上至二楼,随处堆放的书画映入眼底。阁楼中两人居中而坐,一盘残局正难分难解。

    “卫老!你可要输了!”

    “那可不一定,看我这一手!”

    “嘶……”

    “哼!你的棋,还是一如既往的臭!”

    县尹对面,此时,正坐着一位黑发尽白的老爷子。执子落子之间,稳若泰山,傲然得意。

    “唉……又是棋差一招。”

    两侧的山羊胡左右抽动,县尹的脸上再次露出惋惜之色。但对面的老爷子瞧得如此,立即吹胡子瞪眼,顿时就不乐意了。

    “好你个凌秋生!次次棋差一招?尽往自己脸上贴金!我都让你三子了!”

    县尹见卫老急了,听之也不以为意,只是乐呵地捋着胡子。棋虽输了,气势上可不能弱。正巧,转头一看,见荆悬已至,眼中顿时一亮!

    “哈哈哈!荆先生来得正好!这卫夫子连胜三局,气势正盛啊!”

    荆悬见两人,趣味横生,含笑拱手见礼。不多时,便在县尹相邀之下,于两人侧边蒲团落座。室内,冉冉檀香燃起,坐而相谈。配上这满屋的书墨字画,相印成趣!

    等到荆悬入座之后,县尹立即便为两人互相引荐。

    “荆先生大名,近来老朽多有耳闻。精通岐黄之术,亦是妙手回春啊!”

    “不敢,不敢!卫夫子谬赞了!并非医术,不过方术尔。”

    荆悬思量间,便知卫夫子所提,定是江流之事。但此事,荆悬也并未打算刻意隐瞒。故此,如此回答,也算是认下了这事。

    “哦?”

    卫夫子本是听之坊间传闻,试探一二。但如今,心中震动之余,更是起了好奇。

    “方术,本官亦是知晓。可惜,天下术士,多是欺世惑众。真才实学者,十不存一。”

    如此说道,县尹也是来了兴致。能以方术医治重病,这荆悬莫非还是隐士高人?两人同时探寻地紧盯着荆悬,静待下文。

    “敢问县尹,曾在何处见过方术?”

    自身所掌握的玄异,荆悬也并不确定是否应为方术之流。江流之事,说是方术所致,不过名义上的幌子。只是,竟听闻县尹知晓方术之事,荆悬颇感意外。

    “早年寒窗苦读,终是得以高中,后任于太学监司。于京城为官时,曾听闻宫中亦有方士出入。”

    往事历历在目,今日再次提起,县尹也不由得露出苦涩。

    荆悬诧异之中,也未曾想,不过一偏远县尹,竟也有这般来历。身旁的卫夫子始终神色如常,想来是早已知晓的。

    “唉……可惜,早年意气太盛。终是两次被贬,发落到了这闵州偏远之地。”

    “哼!这么多年了,还放不下!”

    听得县尹又是长吁短叹,卫夫子眉头一挑,拂袖端起茶盏大口的一饮而尽,毫不客气的便一阵数落。

    “晓得!晓得!卫老费心了!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下一局,卫老再让一子,可好?”

    抬手相请,县尹知卫夫子同自己多年交情,此言是为关心所致,心中郁气也去了一些。卫夫子默不作声,瞥了一眼,显然已是不想搭理。

    荆悬见之,心中一乐,两人行事互不拘谨,已是忘年挚交。心有所感之下,荆悬也不由感概道。

    “有失有得,县尹如此纵情山水,浮生偷闲,亦是难得幸事!”

    “有失有得?哈哈哈!妙极!妙极!”

    忽而,县尹听得抚掌大笑,似是平生志气尽在其中。

    “本官今日邀先生前来,本因夫子已老,经由夫子亲自考究一二,若是合适,便请先生接替县中夫子之职。但今日观之,先生应是志不在此。”

    虽已久居偏远之地,但识人之能尤在。若是今日之前,县尹也只当荆悬不过是气质出众的有学之士。可听得荆悬竟与方术有关,那便是另有玄奇了。

    “荆悬在此,谢过县尹厚爱!可惜,在下不过闲云野鹤之人,实难长住于此。”

    “如此,本官便不强求了。”

    虽是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荆悬出言拒绝,县尹亦是心觉可惜。沉默一阵之后,县尹似是又想到了另外的事,复而继续说道。

    “这井家之事,先生应是已知晓一二了。可惜本官有力未逮,独木难支。世族大家终是我北庆国祸根,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属为难。”

    县尹说到此处,身形略显萧索,无奈之余,又寄予了几分希冀。

    “唉……若有一日,无门户之见,无一己之私,以天下为公,天下方可谓之大同啊!”

    如此叹息着,卫夫子手中拿起的茶盏一顿,却是难得没有数落上一两句。白驹过隙,卫夫子不免回想起曾经的意气,如今皆化作了满头皆白。心有戚戚焉,亦是发起了感叹。

    “可惜啊,难!难!难!”

    荆悬见卫夫子感叹之余,亦是神色恍惚,便心中已明了。难怪这两人能如此志趣相投,怕是平生皆不得志,心心相惜所致。瞧得两人一时竟同时陷了进去,荆悬也不禁有些哑然。

    思量片刻,既然曾受惠于县尹,今日亦该有所偿还才好!荆悬徐徐望之,见两人灵光凝实,根基亦足。只是,灵光之外黑雾笼罩,皆是秽气自生,凝而不散!

    忽而,荆悬袖袍一展!于两人身前轻拂一把,丝丝黑雾便随之而去。

    霎时间!

    两人浑身一震,身上冷汗尽出,眸中顿时闪过摄人清明。两人疑惑之中互看了一眼,震颤之余,只觉神清气爽,郁气尽去!

    荆悬见两人已神思清明,随之淡然一笑。

    但此非长久之计,心结不解,秽气终会再生。正襟危坐间,荆悬神色肃穆,沉思之余,朗声说道。

    “在下以为,私欲不生,则万物不长。如参天之木,根愈扎于深处。色艳百花,繁茂于沃土之上。世间俗人,莫不过有情众生。圣贤,少矣!若无欲,惰生,亦亡!”

    “天下为公,圣人之言行。知之易,行之难!严于世人,亦违天理。若能广筑学问,世人皆读书识礼,明心见性,皆谓之圣贤门生。如此,天下大同,亦是不远已……”

    抑扬顿挫,一番警言细细道之,如高山曲水,润物自然。

    两人听之,却如洪钟骤响,振聋发聩!待到两人神游物外,再次回神之际,却是天色已晚。阁楼之中,荆悬早已不见了踪影。

    “行圣人之教化,重于恪守圣人之言行。广布学子,以私为公,以正天下!”

    “先生好大的气魄啊!”

    一时之间,两人竟相对无言。重于形式,反倒落了下乘。回首往昔,非“执”而执,想必又能有不同的结局了吧。

    天边晚霞渐生,清风徐来,阁楼窗外莲叶摇曳。往日里,两人竟未曾察觉,此情此景,竟如此动人!

    卫夫子蹒跚着身子,起身便是告辞,似已有所得,气息更显轻松如意。

    县尹独自一人,独坐于阁楼内。忽而,唤来了下人,斟满一杯,仰头而尽,顿觉释意!

    行至书案前,县尹研墨执笔,行文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方寸间,更觉畅快,慢杯细酌,已是难奈!抓起酒壶,县尹猛地就大口灌进了嘴里。随后,手中落笔的速度也更畅快了。

    一场大醉,如梦方醒!

    待到壶中酒尽时,县尹已不觉间,喝完了整整一壶。手中笔锋一停,恍然间,县尹踉跄着身子,才惊觉已写下了整整千字长文!

    放下手中的酒壶,县尹心领神悟,释意洒脱一笑后,自然而然地便落笔挥毫,题下了最后的名目。

    《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