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末日:我有一个桃源世界 / 第七章 N010204号避难所

第七章 N010204号避难所

    孟小凡提着自己的行李箱出现在避难所门口,他看着避难所上面崭新的数字招牌“N010204”出神。这个避难所入口原来是塘浪公园地铁站入口,里面看见有人过来,出来四个荷枪实弹的军人,还有两个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

    在快要靠近避难所的时候,孟小凡就已经把摩托车收起来了,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行李箱。而且在一个高处孟小凡停留了一下,他把桃源世界的中期门设在这,以防不测。在开始的时候,孟小凡是准备就在桃源世界里面躲过天灾的,但是考虑到这可能有几个月时间,他又改变了主意。

    人毕竟是社会型动物,如果只是几天而已,他也就打打单机游戏,随便玩点别的也就过去了。但是有三个多月了,还是与大家在一起渡过这个灭世天灾,长时间一个人的话,精神恐怕都会不正常的。

    孟小凡出示了自己的二维码,工作人员一扫之后,递过来一个小册子。他对孟小凡说:“欢迎进入N010204号避难所,你的住所位置在你的手机信息里。请详细阅读手册条例,严格遵守避难所规定,祝我们都顺利渡过这次劫难。”

    “祝顺利渡过这次劫难!”

    孟小凡拖着行李箱走下楼梯,旁边的自动扶梯已经停了。孟小凡还是有点担心的,地铁最多也就是在地下二三十米,那种地下一百米的鹏城好像都没有。陨石砸击,不知道它扛不扛得住,到最后关头,他肯定什么也不顾,躲进桃源世界的。

    深入避难所,一路上都是人,虽然不如几十年前春运时的绿皮火车那样,那情形也差不太多。通行的道路很狭窄,昔日宽敞明亮的地铁站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的小房间,变得昏暗而嘈杂,而且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刚才孟小凡稍微瞄了一眼信息,这个避难所里面有人口28万余。幸好地铁四通八达的,而且经过扩建,空间还是够的,但肯定很挤。鹏城有一千多万人口,都躲到地下你可以想象一下。哦,还有一些“社会精英”应该不在,孟小凡在高速路口见着的开车往外走的,应该就是他们。

    孟小凡“艰难”地前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分配给他的“房间”。T区0983号房间是一个十人间,这是一处新扩建位置的房间。里面布置非常简陋,四面水泥墙,五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一张共用的桌子,其他的什么也没有。面积可能也就是20个平方,除了睡觉,想转个身活动都困难。

    孟小凡收拾妥当后也没啥别的事可干,就与屋里其他人聊天,听着他们说打听来的小道消息。平时大家都没啥事,屋里的人都在,所以得到的信息也不少。这屋里十人都是单身小伙,精力也充沛,整个避难所都转悠遍了。

    听他们讲,有家庭的人一般是两三家共住一个房间;而没有家庭的人就男女分开,每十个人住一间房。每一万人分为一个区,按字母顺序编号,孟小凡来得比较靠后,所以他的区号比较靠后,而且是房间里最后一个入住的人。

    避难所里面不只是只有居住区,还有其他各种功能区和分散的物资仓库,看来国家为此已经准备很长时间了。而且避难所面积不小,有不少政@府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平时的民政。

    避难所负责人名字叫李进,原来是鹏城市政@府的一个秘书,四十多岁,精通市政管理。还有一营500名士兵和500名武警、消防战士负责避难所的防务,由一名中校领导这一千人,名字叫周广荣。

    到了吃饭的时候,孟小凡才知道吃饭也是要分时间段的,而且每个房间由值日的人负责给所有人打饭。值日是自己排的,每天两人,负责替全房间的人打饭回房间吃,然后还有洗碗、打扫卫生等。这是为了避免大家一窝蜂,造成拥堵,实在是在这么小的地方,聚集的人太多了。

    这一次是由孟小凡跟着一个30岁的大哥叫吴丹的一起去的,也算是让他熟悉一下路。吴大哥面相老成,样貌普通,右眉梢处有一颗黑痣。可能这里比较“肥沃”,上面有一撮毛长得又黑又长,很显眼,让人看到第一眼就注意到这撮毛。吴大哥也是从外地到鹏城来打拼的汉子,文化水平不高,原来在一家公司干保安,老实人一个。

    吴大哥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一路上给孟小凡介绍一些他们需要常去的地方位置。每个区有十间洗澡房,每人一个星期才能洗一个澡,而且需要预约排队。每个人吃饭都是免费的,伙食一般,但也不会饿着你。

    如果你要加餐或者吃别的东西需要有避难所发行的购物票才能购买,如果没有购物票再有钱也买不了。至于购物票怎么来,暂时还是不太清楚,据说以后会有发。

    3月20号晚上12点,避难所厚达三十公分的实心大铁门已经落下,预示着它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接下来的命运。避难所只有一个入口,也是出口,但它也通过地铁系统连接鹏城十多个避难所。其他地势低的地铁入口都已经用十数米的水泥墙封死,防止以后海水灌入。

    N010204号避难所的总控室里面,避难所管民政和防务的负责人李进和周广荣都在。避难所所长李进四十来岁,身材瘦高,白静无须,戴着个金丝边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李进表情严肃地看着屏幕上一成不变的图像,那是避难所一带的监控画面。他问道:“周团长,部队已经做了最后一次检查了吧?”

    避难所警备团团长周广荣中校身材魁梧,一脸络腮胡,面相粗犷。他答道:“放心,李所长,在落门之前,我们的人已经把地面上所有重要位置全部检查了一遍。而且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三遍检查了,保证万无一失。”

    “哎,这第一波的太阳风暴倒是威胁不大,大家做好防护,我们又在地下,挺多把外面的线路损坏一点。但接下来的陨石撞击才是对我们真正的考验,希望避难所能扛过去。而最后的大暴雨才是最要命,我们鹏城靠海,海拔普遍不高。虽然我们避难所特意选在地势比较高的塘浪公园这里,但避难所入口处在山脚下,海拔最多150米。到时候如果海水倒灌,一个也跑不了。”

    李进缓了一口气,接着说:“只希望等三个月的大暴雨结束的时候,海水还没有淹到这来,要不只能冒着暴雨进行转移。这二十八万多民众里面有那么多老人、小孩,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顺利到达西部的高原地带?”

    周团长也表情严肃,他开口道:“李所长,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千多号人负责维护秩序以及防务等工作,到时候肯定人手紧张。我准备征召退役军人进入部队,而且还要成立预备役,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可以,你今天晚上就可以发布征召令,精选一千人进入部队,以应对突发事情。其余人组建预备役,负责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