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长篇小说:望星空 / 长篇小说:望星空(065)老天眷顾

长篇小说:望星空(065)老天眷顾

    题记:一首血泪凝成的恋曲

    作者:山溪

    8月19日星期日(065)老天有眼

    按照昨天的约定,我们今天上午一起去张长青家帮助干活。

    在去的路上,我想,是不是给那个大学生点颜色看看,来个杀鸡儆猴,那样,其他人就不会再来招惹冬梅了。回头又一想,不行,先不说自己不是那种动不动打打杀杀的人,即使要动手,也要师出有名。从目前状况来看,冬梅已经拒绝了他,如果他再来纠缠,我随后采取行动也不迟。不知道此时坐在自行车后的冬梅在想些什么,她肯定不知道我在想着如何对付那个大学生。一路上,我们几乎没有进行语言交流。

    一到长青家,他妈妈就显得非常热情,拉着冬梅的手问长问短,好像见了自己久未谋面的女儿一般。寒暄过后,我就和冬梅去拉烧土。到长青家干活这么长时间来,我还是第一次和别人一起拉烧土,而且和我一起去的人是冬梅。不知怎么,我浑身都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心情也格外愉快。

    去时,我让冬梅坐在车帮上。她开始不坐,但是禁不住我软磨硬泡,她不好意思地坐了上去。我把平板车掉过头来,推着冬梅走,这样,就能一直看着她。我突然想到,在我们这里的乡下,每当夫妻俩赶集或者有事相跟着出门时,总是丈夫用车子推着妻子。因为许多人家没有自行车,一辆一二百元的自行车,对于他们来说,算得上是奢侈品了。而平板车和手推车却是农家必备的用品。

    如果我生活在乡下,和冬梅生活后,她在家里操持家务,我每日在地里劳作。回家后,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到了赶集的日子,我就用车子这样推着她去乡里或者县里,购买一堆花花绿绿的生活用品,然后,满载而归。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

    “傻笑什么呢?”冬梅笑着问我。

    “我正想着推着媳妇去赶集。”我美滋滋地说出了口。

    “看把你美的,谁说要当你媳妇了?”

    “好好好,我不想了,那总不能推着别人的媳妇去赶集吧。”

    “瞎说什么呢。”冬梅嗔了我一句。

    到了城墙根下,我让冬梅扶着车辕,一把仿军用铁锹在我手里上下翻飞,十几分钟就装满了板车。大凡装卸过车辆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即:装前卸后。装车时,先往前面装,以避免导致货物后重而使车辆倾覆。卸车时,先卸后面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装烧土时,开始,冬梅扶着车辕要稍微用力抬着点。真正会装车的,装好的车子,像一个随意起伏的撬杠一样,前后均匀,没有车辕沉重或者车尾后坠的感觉。车子拉起来也非常省力。

    车子装好后,我用铁锹把烧土拍实,避免在路上抛洒。这种土本身就有一定的粘度,又长期堆放在城墙根下,比较湿润,基本上没有浮尘。我一路拉着在前面走,冬梅跟在车后,只是上坡时,她帮忙推一下,我就感觉到十分省力了。

    卸下烧土后,我和煤泥,冬梅和杨灵忙着到厨房做饭。我说我们不在这里吃,长青妈妈不容反驳地说,冬梅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还不吃了饭再走。

    她们做了猪肉臊子手擀面,面是冬梅擀的,我还第一次知道,原来冬梅擀的面那么好。白面和得均匀劲道,面皮擀得厚薄一致,就连刀工也没说的,面条宽窄相当,整整齐齐,就像机器切出来的一样。最后,提起来在案板上一抖,一把一把地摆在那里。连杨灵都说,张勇,你就等着跟着冬梅享福吧,看看这擀面,就知道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

    午饭做好了,我的活计也干完了。杨灵和冬梅把小桌子搬到树凉下面,杨灵一边说:“给咱们的大功臣上饭。”一边把面食和小菜摆上来。

    在我们长平,吃面是很讲究的。自古就有“送客饺子留客面”的说法,客人离开时,要包饺子相送;尤其是女儿出嫁时,头一天晚上,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吃饺子。想留客人常住,就给客人吃面条。有些南方人,不了解北方人面条的吃法,认为蔬菜不多,营养不够。南方流行的所谓面条,是一种挂面形式的,清水里煮熟面条后,滴几滴香油,漂几片绿叶菜。在我们这里只能叫汤面,既没浓郁味道,也不香。在我们长平吃面时,除了臊子外,不仅要在锅里与面条同时煮易熟的绿叶菜,比如菠菜、生菜之类的。还有七八种小料供人搭配,如黄瓜丝、韭菜、辣土豆丝、芝麻、香菜等,按照客人的爱好,自己选择。所以,当劳作了一上午回家的人们,离院子还有好远,就闻到了扑鼻的炒肉香味,然后满满地一大碗面条端在手里,用筷子将臊子和面条拌匀期间,两腮就禁不住内吸,馋虫马上被勾出来,随着“哧啦,哧啦”的吃面声,劳作的辛苦立刻就抛到了脑后,那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来点醋。”冬梅说着,给我碗里倒上了醋。你可别小看这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长平土壤里碱性较大,所以吃醋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以前,我们这里家家都酿醋,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会酿醋的女性长辈。她们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因为交通的便利,生活水平的提高,醋的廉价,自己酿醋的人家几乎绝迹。但是,每个县都有一个或几个有名的醋厂,有的县还成为了支柱产业。长平的醋,酸、香、绵、醇,滴上三两滴,整个一碗面就酸、香、辣俱全,那叫一个美味。

    午饭后,我和冬梅离开时,长青妈妈一直蹒跚地送我们到路口。一路上连声说着:“冬梅,回来就来我这里玩啊。”我们已经骑车走了好远了,她和杨灵还在那里站着。

    下午,我送冬梅去车站后,得到了道路塌方的消息。由于平山县连降大雨,导致道路被毁。冬梅只好坐明天的火车回去。老天爷真是给力,为了让我和冬梅多呆些时间,竟然把道路都弄坏了。

    从车站出来,我问冬梅:“去哪?”

    “哪都行。”

    她一下子把我难住了。偌大的长平市,竟然找不到一处幽会的地方。仿佛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读书的桌子。怪不得许多情侣都选择了压马路。

    哎——?想起来了,今天电影院放映《十五的月亮》,这不是个清凉的好去处吗。

    好在电影院距离长途车站不远,我们没走几步就到了。

    刚刚进去找到座位,电影就开演了。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个乱糟糟的交谊舞场景。主线从两对情侣身上展开,一个女主角是歌舞团独唱演员,另一个是丝织厂厂长。两人各爱上了一位军人。而当军人上前线后,两名女主角却在感情方面走向了两个方向。

    电影里的自创歌曲十分难听,像一个蹩脚的木匠或者刚刚学艺的弹棉花人在干活。倒是穿插其间的港台歌曲比较入耳。其主旋律一个是《再见吧妈妈》,一个是《十五的月亮》,还是蛮动人的。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个丝织厂的场景。我悄悄地问冬梅:“和你们厂一样不一样?”

    “有点像,不完全一样。”冬梅在耳边告诉我。

    当上前线的战士与女朋友相拥分别时,冬梅紧紧靠在我身体左侧,两手抱着我的左臂,好像生怕我离开似的。

    电影结局,女朋友向从前线返回的战士跑来时,我和冬梅都禁不住泪流满面了。电影结束,我俩迟迟不肯离开座位,直到音乐完全停止,我们才慢慢往外走。

    (未完待续,请接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