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家有一个诡秘地窖 / 第十四章 一切为了财富自由

第十四章 一切为了财富自由

    “对了,还有一个东西要给你看看。”

    陈德说着把箱子里一捆捆的钞票往外折腾,恰好这时护士走进来,看到床上的钱诧异的问:“你们是哪个剧组的?”

    赵不凡接不上,陈德打着哈哈说:“小姐姐,我们这影视剧还没过审呢。”

    “这道具看着和真的似得?”

    “要不,送你两捆。”

    “别了,被人怀疑造假钱就不值当的了。病人不用陪床,你差不多就走吧。”

    “好嘞,我对一下剧本就走。”

    陈德和护士小姐姐闲扯,赵不凡在旁边冷眼旁观。陈德不一样了,不是变得油嘴滑舌了,他以前嘴更贫,不一样的是陈德对钱的态度,感觉就像这些钱都被护士拿走了,陈德也不心疼。

    当然,这只是赵不凡的感觉而已。

    等护士小姐姐走后,陈德把要找的东西拿出来了。两份合同,一份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瓷碟子和三村柳叶刀的交易合同,税后一千一百万。

    另一份合同的交易内容上没有实际的古董,但交易金额为税后两千万。

    赵不凡看着那空空的物品栏有些发呆,想到了以前港片写的空头支票。他诧异的问:“这老板想要什么啊?合同还有这样写的。”

    “韩幹的《马性图》……”

    陈德话没说完,就被赵不凡抢着说:“那玩意儿2017年就被卖出去了,我上哪弄去啊,更何况那种唐代的东西,佳士得拍卖行可是给出了一个亿的成交价,这老板就给2000万?”

    “这你就不懂了,赵总。你是在网上查到《马性图》交易金额一亿,可是谁买的,你知道吗?”

    “不是有保密协议吗?”

    “对,问题就出在这保密协议上,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古董江湖吗?”

    “我脑子没撞坏,几个小时前的事儿我还记得。”

    赵不凡随口一说,没想到陈德面露苦涩:“对啊,才过了几个小时。”

    “怎么了?”

    “没什么?这两千万买的不是《马性图》而是一个印章。”

    “什么印章?”

    “尚书省印。”

    《马性图》曾由清初由《装余偶记》的作者进行了最后一次装裱。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唐韩干马卷,高官尺一尺,阔一尺一寸二分(注),绢本,马黑如漆,鼻,四蹄,尾白,绢细厚,红黄色,上有古印一不能辨,在右下有纪察司印。”

    这枚不能辨别的印章就是尚书省印。

    盖有尚书省印的名画都是南宋御藏名画,宋朝时期我国百家争鸣,文艺突飞猛进,这个时代有名家,也有收藏家。

    那个时候,民间学者甚至朝廷大员都喜欢收藏字画,听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时候,就曾将秦桧收藏的字画赏赐给了岳飞的儿子。

    当然,这都是野史无从考证。

    不过,宋朝的名画后来大多被元朝统治者抢掠,明代迅速崛起,元朝北逃,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将这些名画收藏在南京,由官家统一管理。

    这个官家被后人称之为『明御府』,像《马性图》这样的画确定来自于『明御府』

    简单直接的说,很多收藏家对于画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更认可画上的印章,而印章里最能证明价值的就是这枚尚书省印。

    赵不凡大概听明白了,陈德讲了这么多古董上的知识,无非就是想要一枚尚书省印。

    “这玩意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想必网上已经有图片了,打印复制不就行了吗?”

    “古代印章有独有的防伪性能,它可不是我们从图片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专家可能辨认不出这幅画是否来自于哪个朝代,但一定能辨别出印章的真假。”

    “造假?”

    “嘘!”

    陈德赶忙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小声的和赵不凡说:“人家就是买一个印章,用印章做什么和我们没有关系。这就好像我们是卖菜刀的,但有人用菜刀杀了人,这和菜刀厂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不做。”

    “两千万啊,赵总。”

    “我已经有一千万了。”

    “一千万能做什么?在北京买一套房就没了。18年的时候,有一个研究所曾发过一个公告,多少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里面准确的说,一线城市1.3亿,二线城市8000万,就像咱们这样的三线小城市,财务自由也要6000万。记住这个报告说得是2018年。”

    赵不凡抿着嘴,认真的看着陈德,他总觉得陈德不一样了,但又说不出哪不一样。

    “财务自由,最起码你得自由。没错,你是有一千万了,可你能干什么啊?买套房,买辆车,然后呢还不得去干你的工作,一个月3500,迟到一次扣你350!”

    “我能做生意啊。”

    “你做什么生意啊?别以为一千万很多,你上网问一句,前几年的拆迁户谁没有一千万,最后呢,还是买了宝马跑滴滴,我问你他们怎么不去做生意?”

    “对啊,他们怎么不去做生意啊?”

    “做生意这东西要有容错率的,富二代比我们强,他们强在哪了,眼光?投资嗅觉?智商?狗屁,我告诉你他们之所以有能耐,就是因为他们父母有钱,他们依仗得是容错率高。我花一百万做生意,失败了我花一百万我再来一次,普通人能做到吗?”

    别说,赵不凡还真被陈德说动心了,他舔了舔嘴唇,犹豫着说:“就算我想挣这两千万,我也没有那个什么尚书省印啊?”

    “对方为什么觉得我们会有?”

    陈德这么一问,还真把赵不凡给问懵了,他想难道这个买家知道他能穿越,这个想法不太实际,所以现在的情况赵不凡连想象都无从想象去,他只能摇摇头。

    “古董圈子里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买卖不问出处,你只要知道我这有你想要的就行了,别问我这东西从哪来,您要真想问,我这有好几个故事,看你喜欢听那一种,要是喜欢江湖的,我给你讲古董局中局,要是喜欢玄幻的,咱可以参照一下《黄金瞳》”

    赵不凡被陈德给逗笑了,随口问:“他怎么知道咱们有这玩意?”

    “古董字画从宋朝到元朝,再到明朝,被清朝收藏,这过程都是精心呵护,防虫防潮。但过了清朝就不一样,侵略者从华夏民族变成了欧洲强盗,那些洋鬼子们他们知道个屁,火烧圆明园那会,他们烧了多少名画,他们知道吗?”

    “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那个碟子和那个三寸柳叶刀都是光绪年间的,我问你八国联军进圆明园是什么时代?”

    “光绪时期?”

    “对呗。咱们拿出这么高级的瓷器,人家觉得拿出一副残画也理所当然,所以,人家才开了两千万的预购合同。”

    “如果没有呢?”

    “那咱就用这一千万,去澡堂子体验一下一条龙服务,有特殊服务的那一种。”

    “澡堂子有这业务?”赵不凡惊诧的问。

    “想去啊?等你出院了吧。我今天先走了,对了,你那太监服也留着,别随便送人,没准还能卖点钱。”

    “衣服也是古董啊?”

    “得做做旧。”

    之后,闲聊几句,陈德就回去了。留下了赵不凡一个人,赵不凡躺在病房里,寻思着。他在想要不要再去一次清朝,虽然不能把张文治送他的那几幅名画带回来,想必用一个太监的身份找到一副印有尚书省印的残画也不难。

    赵不凡本打算转天就出院,但母亲大人不许,他又多住了一天,于3月15日当天出了院。陈德来接他,开着一辆新奔驰。

    “哪来的车?”

    “租的,毕竟我这小生意没饭吃行,没脸不行。要不,赵总您给买一辆。”

    “我买得起一辆奔驰,但我交得起保险吗?”

    听到赵不凡这么说,陈德嘿嘿一笑:“是找一个小姐姐『坦诚』得聊聊天,还是先解决财富自由的问题。”

    “财富自由吧。”

    赵不凡说着,拍了拍手里的包,包里放着清朝的太监服,服装、内衬、靴子一应俱全。

    陈德对着赵不凡伸出一个大拇指,开车直接前往农村老屋。赵不凡推门而入,可是陈德却停在门口。

    这让赵不凡有些诧异:“怎么不进来?”

    “里面味道不好,我在外面抽颗烟。”

    “行啊,抽完烟来地窖口等我,要是我喊你,记得下来救我。”

    赵不凡嘱咐着,陈德面色沉重的点点头。这段期间,赵不凡通过社交媒体查阅了很多晚清时期的资料,他已经不算是一个历史文盲了。

    最起码他从表象上对晚清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现在的赵不凡更有把握拿到残画实现财富自由。

    从情理上赵不凡也不打算瞒着陈德,毕竟他把陈德都带到这里来了。甚至,赵不凡在想这次平安回来之后,就把真相告诉给陈德。

    陈德掏出一根华子叼在嘴上,对进屋的赵不凡笑了笑,看到赵不凡他长叹了一口气说:“兄弟,比别怪我啊,若你不去,我就死了。”

    说完,陈德拿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师傅,过来吧,地板撬了,填平地窖,水泥找平做好点,干完了马上通知我,我好通知别的装修师傅。”

    ……

    赵不凡并不知道陈德做了什么?他换上太监服,钻入地窖,还是一如既往,打开手机的语音唤醒模式,然后猫着腰往前走。

    当熟悉的方向感迷失又一次传来之后,赵不凡钻出了地窖。

    刚出来就被按在地上,这一次剧本有所不同,他脸贴着地,听衙役说:“大人,劫狱的囚犯被我们抓住了。”

    劫狱?

    赵不凡一头雾水,为什么要劫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