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家有一个诡秘地窖 / 第十九章 没喝酒也能断片吗?

第十九章 没喝酒也能断片吗?

    民国就有火车了?

    尽管赵不凡在社交媒体上查了很多,但基本上看得都是人物传记。

    对于民国的风土人情,住所信息,他完全不了解,也没地去查。

    今天早上,他不但坐了火车,还是一趟致命列车。

    首先要说的从京都到天津,走得是京奉线,从京都到奉天(沈阳)本来不应该经过天津的,但天津是战略要地,所以大清在修建铁路的时候,在天津转了一个弯儿。

    ……

    在民国的时候,做火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普通老百姓做的火车,平日是三层,到了春运的时候可能有五层那么高。

    赵不凡跟随人流进了站,因为是张文治的安排,他要把那六幅画送到天津,和天津一个叫山本的东洋商人接触。

    虽然,这六幅画在未来,价值单位都是用亿来计算,但赵不凡现在的想法是把二十一条送到《大公报》去。

    ……

    提到东洋,现在的人民对他们还没有什么民族仇恨。也只有一部分站在权利巅峰的人,知晓东洋人的野心。

    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期,东洋人就开始用小恩小惠收揽中国人的心,他们认为满族能统治中华大地,那他们也可以做到。

    在那个时候,日租界收留的国人最多,也是老百姓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甚至一些老百姓的家里挂着东洋的国旗,以此证明他们是亲日的家族。

    但这一次不同,如果这二十一条见报的话,别说达官贵人,连老百姓都会明白东洋人的险恶用心。

    所以,东洋方面极为谨慎,当他们知道英敛之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在英敛之所住的静宜园进行包围式的暗中封锁。

    英敛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虽然顾敏和赵不凡吸引了一些人,但是英敛之真正派出的人,也没有逃过东洋的层层封锁,张文治帮着打听了一下,英敛之派出去的人石沉大海。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赵不凡连最后的犹豫也没了,决定无论如何要去一趟天津。

    ……

    从北京到天津坐火车需要六个小时,特别是一等席,基本都是有身份的人,像这样身份又要通勤去天津的人,大部分和天津英法租界脱不开关系。

    东洋人可以在京都大开杀戒,但他们绝对不敢在火车上的一等席上闹事。

    从理论上讲,只要上了火车,赵不凡就是安全的。

    为此张文治做了一些周密的安排,首先张文治联系各界名人,提出了要售卖王府名画的想法,然后借此联系了东洋的山中商会。

    在这件事情上,善于交际的张文治用出的计谋比英敛之的手段更高明。

    鉴于东洋宁愿错杀一万,也不过放过一个的策略。张文治从一开始就派出了赵不凡,他让赵不凡脱了太监的衣服,穿上了一副代表王府的长衫。

    就这样,赵不凡穿着长衫,用一个大盒子装上名画,由两个王府的侍卫保护着,光明正大的上了火车。

    ……

    本来,到了火车上就安全了。

    但是,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赵不凡被王爷厚待,想着感恩王爷,于是就和张文治大管事商量,把汪精卫在六王爷府上的消息告诉袁世凯,这样撇清载沣王爷和这件事情的关系。

    这一骚操作可捅了马蜂窝。

    原因是这样的,善耆六王爷在大清灭之后在东洋人的帮助下,由塘沽由海路逃到了旅顺口。因为善耆为官的时候一直与东洋交好。所以,哪怕在大清灭亡之后,善耆也从日本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复辟资金。

    善耆用这些钱建立了宗社党。

    顾敏就是『宗社党』他代表组织里一部分绝对忠诚的人。

    起初,袁世凯根本没有把这个矮胖的六王爷当回事,觉得他不识大体,难成大事。但是,当袁世凯需要东洋作为后盾来称帝之后,善耆变成了袁世凯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说句难听的话,这有点像两个女人争宠,为了能多点支持,不惜以杀死对方为目的。

    袁世凯有权利,可以直接对善耆动手。

    善耆明明已经投靠了东洋人,还要假惺惺地揭穿袁世凯丧权辱国的行为。

    本来,这两个人如何恶心,都和赵不凡扯不上半点关系。但是,袁世凯派人去六王爷府抓善耆的时候,没抓到善耆,反而把汪精卫给救了。

    汪精卫从法国秘密回国,还不是为了联系革命党残部,提高声望用民意对付袁世凯。袁世凯知道此事之后,让京师警察厅的人扮成旗人直接把汪精卫抓到了京师警察厅的监狱里。

    陈璧君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刻求助载沣王爷。

    王爷因为看透了汪精卫这个人,并没有出手相助。陈璧君又联系上了六王爷善耆,善耆知道如果拉拢汪精卫和革命军对复辟一定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善耆命令宗社党的精英们,秘密潜入京师警察厅劫狱,并烧毁京师警察厅毁灭证据。

    袁世凯虽然派人去了六王府,但他并没有抓到六王爷善耆,但是把汪精卫重新逮捕了。汪精卫为了保命,把赵不凡会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送往天津大公报的消息告诉给了袁世凯。

    ……

    袁世凯在天津当官的时候,英敛之就用《大公报》抨击过他,袁世凯对于英法宠爱的英敛之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所以,袁世凯确定了赵不凡的身份后,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了东洋人。

    并派人立刻前往火车站抓人。

    ……

    张文治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赶到火车站阻止赵不凡上这一趟火车,但是赵不凡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顾敏浴血奋斗的模样,那样子总能让他热血沸腾。

    赵不凡已经知道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一定会被外国的报纸报道出来。既然有人能做,那为什么我不能做。

    所以,赵不凡这次站起来了。

    “大管事,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安危,奴才在这里谢过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啊,就在家喝茶,等着袁世凯那个窃国贼被老百姓唾骂吧。”

    说完,赵不凡带着画箱,义不容辞地上了车。

    ……

    民国火车的一等座可真不是吹的,比现在高铁的一等座都牛。进来以后,像是一个装修很豪华的西餐厅。

    沙发斜放在窗口前,两列八排,两个沙发一个餐桌,还有屏风勾勒出独特的空间。

    赵不凡进来的时候,已经有两个美妇在那喝咖啡了,穿着西式长裙,遮阳帽带着面纱的那一种。后面又陆陆续续进来几个人。

    因为不是走亲访友的旺季,这个车厢就坐了八个人。

    两个亲密聊天的美妇,一个穿着长袍带着礼帽的胖男人,他低着头看不清楚他的脸,除此之外,角落里有一个穿着帮派服饰,脚上穿着千层底布鞋的男人。

    另一边坐着三个,看起来互不认识。其中一个带着眼镜穿着中山装,一直看外面,侧脸看起来很惆怅,好像失恋的样子。

    隔着一个座位,应该是东洋人,带着两个圆圆的眼镜,小胡子,脚下踏着一个木趿拉,他腿抖着,木趿拉即便在这豪华车厢的地摊上,也发出让人心烦意乱的声音。

    最后一个人在从赵不凡的角度看不到他的脸,和赵不凡一样穿着西服,但是从发型上看,他是那种剪了发辫,但依然看起来依旧是清朝人的模样。

    ……

    观察完现场的情况之后,赵不凡心里安妥了很多,毕竟这些人看起来都不是凶神恶煞那种人。更不会像在巷子里那些忍者那样,拿着唐刀冲过来就砍。

    这种情况下,只要和平相处几个小时,然后偷偷下车,想办法前往英法租界,把手上的内容交给《大公报》就好。

    至于《大公报》之后要做什么,那就和赵不凡没有关系了,他觉得他做到这个份上,对民族,对顾敏都有个交代了。

    ……

    火车出发了,徐徐前行。

    虽然现在的火车连绿皮车的速度都赶不上,但坐火车的感觉还是一样,眼前的景色慢慢发生变化。

    这段期间,赵不凡还是没有放松,他观察着周围的人,心里还是怕会有人拿着刀冲上来。

    ……

    本来应该是很紧张的氛围,但赵不凡竟然睡着了。在睡梦中出现了熟悉地方向迷失感。

    不能吧,对在这种感觉非常熟悉的赵不凡几乎是下意识的喊了一句:“小艺、小艺……”

    “啥事,主人。”

    黑暗里传来了带有活泼属性的AI声,同时,一个灯光亮了起来。

    赵不凡摸过去,果然这是他的手机。

    这一切,让赵不凡摸不到头脑,他记得把手机放在慎刑司,当然清朝的慎刑司在民国已经不是慎刑司了,不管怎么样,那个叫京都警察厅的地方已经被顾敏烧毁了。

    怎么回事?

    当赵不凡还在思索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一颤,好像有什么东西砸在了地窖的地板上。

    整个空间都颤抖着。

    “赵公公,赵公公!”

    有人叫赵不凡的名字,好像被这声音呼唤着,赵不凡的灵魂又去了那一边,他感觉到火车熟悉的律动,睁开眼睛看到那个带着眼镜留着小胡子的人。

    “你是?”

    “赵公公,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刚才不还聊过吗?我潘子欣啊,东洋留学生潘子欣啊。”

    “哦,我们聊过。”

    “对啊!”

    赵不凡睁开眼睛,发现景色已经大不相同了。

    “咱们离开京都了?”

    “这话让您说的,还有半个时辰就到天津了。赵公公,你让我做的,我都安排好了。”

    赵不凡看着这个装扮成日本模样的东洋留学生潘子欣,心里思考着:“不会吧,又来,断片。我在这两个时辰干什么了?为什么这个潘子欣要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