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拍片狂魔 / 第三十六章 拍摄中

第三十六章 拍摄中

    夜幕降临,华灯遍城。

    “舌尖上的火锅”店,是罗素的餐饮公司连锁火锅店之一,坐落于燕都电影学院附近。

    罗素召集了剧组的成员在这里聚会,除了互相认识一下外,这场小聚会还担负着剧本围读会,拍摄研讨会的任务。在场的人除了罗素、于男、蔡大福、临时壮丁邢家冻、跟着于男打秋风的佐晓清外还有蔡大福的死党兼摄影助理张钧,化妆师任文竹,录音师王释,道具师吴哲,灯光师周小涵及其助理赵飞龙,美术师金翌及其闺蜜宋慧。

    一个只有十一个人的小剧组算是正式形成。

    第二天一早,一行十一人集合后到学校摄影棚管理处借了一架摄影机,两套灯具和其他的一些需要制造道具的材料,片名为《曲面》,首先得把曲面道具给造出来不是?

    虽然拍摄器材和场地是免费的,但电影胶片这个消耗品却得花钱来买,学校不会免费提供。

    这部短片虽然只有十分钟不到,但布景比较麻烦。在蓝星《曲面》是2016年上映的,其中的很多画面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电脑特效。但罗素所在的这个时间做电脑特效的话成本太大,只能通过布景来完成,好在整部片子基本都是黑白色调,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不算太难,就是费点时间罢了。

    早上器材手续租借完成后小剧组一分为三,邢家冻被罗素拉过来按在了制片人的位置上,成了剧组的大管家兼跑腿伙计。同时由于男的好友佐晓清担任了剧组的场记,这是一个非常累也非常重要的职位,不同于在短视频或者影视剧里看到的那样,只拿个板子在开拍前打板。

    打板估计是场记这一职务最轻松的一项工作,此外还需要详细准确的记录每一条拍摄画面的数据,拍完后胶片的标记记录等多项工作,这关乎后期的剪辑、配音、胶片洗印等多个步骤的工作难度和时间。场记将相关数据记录的越详细准确,后期制作相对会更轻松一些。

    而金翌则带领着宋慧、化妆师任文竹、道具师吴哲、主演于男几人负责搭景,布置拍摄场地。罗素带着摄影、录音、灯光拍摄外景。

    这部短片的外景不多,只有几秒钟的海浪翻涌的画面,用来营造恐怖气氛。虽然燕都离海边不远,但为了几秒钟的镜头去海边不但费时间,关键的是费钱。

    罗素索性找了一条燕都附近一条河,对河流中的波浪以及浪流撞击河岸溅起水花给特写镜头,将除波浪和浪花之外的其他东西全部移出画外。由此用河流代替大海,拍摄出海面上巨浪翻涌的画面。

    拍摄场地的搭建和外景的拍摄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便已搞定。

    第二天一早,一号摄影棚。

    佐晓清在镜头前举着场记板做足了准备。

    “开始”

    罗素坐在离摄影机不远处的小监视器后,瞅了瞅已经准备好的剧组成员,随后一声令下,道:“开始!”

    紧接着佐晓清开口说道:“三场,一镜,一次。”

    打板结束后随即拿着场记板退出画外。

    同时,于男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不得不说的是幸好于男的身体柔韧性不错,左腿能别到身后去,并能脚背伸直放于身下。

    …………

    “停!”一段表演结束后罗素喊停。

    在罗素喊停之后,于男立马一翻身一边抖动,一边锤着自己的左腿,估计是将腿别在身下,压麻了。

    “阿福,拍的怎么样?”罗素问摄影师蔡大福道。

    在胶片机的时代,拍摄过程中投射到导演监视器上的画面并不是完整清晰的画面,导演只能看到大概的站位,构图等信息,色彩、表演细节等跟处理后的成片有很大的偏差。导演监视器中看到的与成片相比就如同标清画质且色彩失真与蓝光4k画质的差距。

    拍摄时成像是什么样的也就只有摄影师能第一手知道,摄影师是导演的眼睛,这也是为什么从胶片时代走过来的很多摄影师转导演后基本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我感觉没问题,基本可以了。”蔡大福冲罗素比了比大拇指道。

    “于男,休息好了吗?再来一条。”

    “好了,导演。”

    罗素对灯光进行微调后,各就各位,重新开始了拍摄。

    佐晓清在此打板,“二场,一镜,二次。”

    …………

    一天的时间在忙碌中转眼而逝。

    “停!”

    罗素喊停后又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下班了。都把器材收拾收拾,找地儿放好。”

    而后于男跑去卸妆,蔡大福带着助手张钧收拾摄影机,周小涵、吴释也各自拆装设备。

    罗素则是将拍好的胶片按序装进专门的胶片储存保险箱中,而后又拿着佐晓清记录的场记单认真检查了一遍。

    “老邢,水泵和喷淋设备借来了没有?”罗素问道。

    邢家冻回道:“放心吧,水泵和喷头都没问题,我试过了。”

    “那就这样,下雨的戏份明天再拍。”

    第二天,一行人来到摄影棚后蔡大福和张钧开始架起摄影机,任文竹带着于男开始化妆,王释调试录音设备,周小涵带着助手摆弄灯光。而罗素则带着邢家冻与道具师吴哲往一个大铁桶里面接水。

    一切准备好后,罗素对邢家冻和吴哲打了个手势,随后两人打开水泵,开始人工制造降雨。

    这段戏份不长,作为影片的结尾部分,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戏份。

    由于戏份不多,很快就结束了拍摄。

    “停!”

    罗素顿了顿接着道:“我宣布,曲面正式杀青了!”

    随后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开始鼓掌庆祝。

    “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一下,顺便把借来的设备还回去。老邢,你组织一下,我先把胶片送到燕都青影厂存好。”

    燕都电影学院摄影棚离青影厂用不了几步路。很快罗素轻车熟路地来到青影厂,找到相关负责人并达成合作后,将胶片连同剧本、场务单暂时存放在青影厂的底片保险柜里,他打算明天再到青影厂开始影片的后期制作。

    罗素回到摄影棚时,几个人已经收拾停当,所有的设备也已经还了回去。

    “走吧,咱们聚餐去,就当简单开个杀青宴。”罗素招呼众人道。

    一众人闹了一下午,喝了点小酒,罗素回家后在罗冰和罗雪的声声责备中睡去。

    第二日睡到十点多才起床,脑袋里还有些昏沉。勉强洗了把脸,又到自家的小吃店吃了碗热腾腾的小馄饨,这才觉得整个人重新活了过来。

    沐浴着上午温暖的阳光,一路溜达着来到燕都青影厂,开始影片的后期制作。

    剪辑师、配音等都是老熟人,拍摄《舌尖上的风味》时已经有过一次合作,所以这次的后期制作进行地很顺利。

    用了不到两天时间便完成了后期制作。

    剩下的就是交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