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中医:给孩子找妈那些年 / 第四十六章 人鬼二象王禹安

第四十六章 人鬼二象王禹安

    张文清挥着手,正打算把这个大笑话讲给周书记乐呵乐呵,可听到他的话,表情一下子僵住了,不由得脸色剧变,瞬间明白过味来!

    ‘那个小子,是故意的?’

    张书生咽了口唾沫,脑袋嗡的一下,快速运转起来。

    那个名叫王禹安的农村小伙明显是懂得医术的,要不然,县里绝无可能特意下发通知,让乡里关照他。

    一个自学成才,以至于惊动上面的乡下郎中,怎么可能会连“月经不调”是什么病症都分不清楚?

    难道,他从进门开始,就已经看出了自己的症结所在,故意借用滑稽的诊断来调动自己的情绪?

    这个小子,一直在逗自己玩?

    可怜自己一个自诩多才的高材生,竟然完全没有看出,而且还跟个傻子似的笑话人家。

    甚至连那个陈卫红,作为王家生产大队的卫生员,竟然也被蒙在鼓里。

    ‘这人,有点恐怖了……’

    张文清想着想着,冷汗都下来了。

    陈卫红更是瞪着眼珠子站在那里,只感觉身上一阵凉飕飕的。

    ‘这个狗日的王禹安,咋这么厉害!’

    人家说武艺练到最高境界,行止坐卧,皆是功夫。

    这个王禹安简直一言一行都在观察、诊断、用药……甚至在不知不觉间,就把一个人的病症给治好了?

    这人已经不像大夫了,倒是像一位算无遗策,调兵遣将的军师!

    两人对视一眼,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小张,咋不说话呀?”

    见两人突然跟木偶呆立当场,周朝民略感奇怪的笑了笑,“这人家把你的病都给治好了,医术应该是不错的吧?”

    “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他吸收到卫生工作的队伍里?”

    “说实在话,咱们蒲山乡的村卫生员实在是太紧缺了,要是差不多,就适当放宽一下条件,多培养一个人才吧。你说呢?”

    差不多……

    放宽一下条件……

    张文清一脸无语,茫然道:

    “说实话,人家肯定是把我治好了,但究竟是如何治好的,我却根本就不清楚……”

    “反正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好了,觉着心里头再也不那么堵得慌了,连喘气儿都顺畅了许多。”

    “要不是你一句惊醒梦中人,刚才甚至还觉得人家是个庸医呢!”

    咦?

    这下子,周书记感到惊讶了,好奇道:“到底咋回事,快跟我说说。”

    张文清一五一十的把经过讲述了一遍,叹道: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我就说咱们这么大一个蒲山乡,肯定是有人才的。”

    “反正给我的感觉,这个王禹安有点高深莫测。我自己的评价是,一个村卫生员,他绝对能够胜任。”

    听到这话,陈卫红终于激动起来,在一旁补充道:“周书记,你可能不知道,王禹安身上还有更神的事呢。”

    言罢,便把王禹安妙计救治女知青余华的事迹讲述了一遍。

    堂堂公社书记,还有第一秘书,听得简直入了神。

    良久才叹道:“真是个人才呀!”

    “不错不错,这王禹安,真是有趣!”

    张文清站起身,来回走动着,背着手道:

    “还以为我到了这穷山沟里,注定要孤独前行,哪知道竟然还能遇见一个同类人!”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周书记,面对这绵延不绝的深沟险滩,我张文清,突然又有信心来治理它了!”

    周朝民不由愣住,感受到他身上那蓬勃的干劲儿,一阵抚掌大笑,点指着他骂道:“好你个臭小子,意思是到了蒲山乡半年多,整个领导班子里,没有一个人能入你法眼呗?甚至连我老周都当不了你这个高材生的知己,是吧?”

    “不敢不敢!”

    张文清哈哈一笑,清秀的脸上,阴霾之色,一扫而空。

    “你呀你!”

    周朝民很高兴,可源自老年人的理智,还是让他稳妥道:

    “从这两则事迹里可以看出,那个名叫王禹安的小同志是个脑子特别活泛的人。”

    “但是,善于取巧者,往往根基不足。”

    “我的意思是,虽然他水平可以,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明天就把通知发下去,提名他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等到县里学习一段时间,考试合格,就正式任命他为王家生产大队的卫生员!”

    “好的。”

    张文清点了点头。

    心里突然有点期待再次与这个有意思的家伙相见了。

    毕竟,自己的病是好了,可人家究竟咋给自己治好的,总得搞搞清楚吧?

    陈卫红也暗自松了口气,龇牙笑了起来。

    黑天白夜的忙活这么久,总算是能把肩上的烂摊子甩出去了,立志躺平啃老的陈大公子,咋能不高兴呢?

    只是,两人口中的人才,这会儿却蹲在十字路口,犯了难……

    王禹安倚在墙根上,一脸愁苦。

    金银花露是卖出去了,但只卖出去了一瓶……

    就这还是杜雅看在情分上,自掏腰包,勉为其难买下的。

    至于去供销社里推销,人家根本就不要。

    原因无他,就是高估了消费群体。

    前面说过,夏天的时候,各生产队配发的解暑药都十分紧缺,根本就不够用的,却从来没闹出过事故,究竟是为啥?

    答案就是:

    老百姓生了病,不一定就会去治,很多情况下,他们都会熬过去。

    只有那些实在熬不过去的,才会舍得到卫生员那里买一颗仁丹,或者藿香正气水。

    很多时候,中暑之后,头疼就头疼、恶寒就恶寒、怕风就怕风,只要能撑过去,就不花那冤枉钱。

    “躺一躺就好了。”

    其实,不只是中暑,很多时候,这句话都是乡下老百姓的信条。

    而为了赚大钱,王禹安甚至对金银花进行了二次蒸馏,浪费了栾红缨辛苦采摘回来的,几十斤的金银花……

    这种奢侈的东西,乡下老百姓谁会去用?

    王禹安蜷缩在墙根上,突然有点想要浪迹天涯的感觉……

    ‘他娘的要是让栾修武知道自己这么祸害他宝贝孙女的劳动成果,还不得当场打死自己?’

    卖不掉,是真的卖不掉啊!

    王禹安颓丧了一小会儿,就爬了起来。

    眼前浮现出谢花语的小脸儿,那是自己心爱的女儿,因为鸡内金一直找不到的缘故,“肥儿散”始终配置不出来,导致她依然像之前那般清瘦。

    一只狰狞的黑蝴蝶从眼前飞过,王禹安心里一阵愧疚,答应好的要治好栾红缨的太田痣,怎么好意思让那个单纯的女孩儿失望?

    ‘卖,卖不掉也要卖!’

    瞅了眼天色,王禹安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能想到办法。

    可在那之前,他先闻到了一股子鸡屎味儿,不由得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