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长生从制香开始 / 第40章 河清海晏

第40章 河清海晏

    “九炼坊不会把这事算我们头上吧。”

    蜷缩的影子第一时间想到了九炼坊的态度。

    不得不说,对尧光城内普遍一家一入道就能稳坐第一梯队的格局而言。

    二十年前,一个宗门携双入道之威,以过江强龙的姿态盖压朱家曾家和吞海宗的冲击过于巨大。

    对面的影子捏着气机朝这瞥了一眼,眼底藏着一点不屑。

    这被称呼为老朱的影子自然就是朱家的入道老祖朱广宏,另一名身材微有些佝偻的则是曾家的老祖曾化游。

    朱家老祖自信满满:“哼,就怕他们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朱家老祖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自尧光城草创之初,城中就有朱曾二家的身影,这漫长时光中,有多少强龙试图在尧光城这片水潭分上一杯羹,现在无不淹没在岁月的洪流里。

    就他朱广宏修行至今,从咿呀学语到功成名就,有多少势力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其中,勉强可称站稳了脚跟的也不过是城外的吞海宗一家。

    可是朱家,自他年轻时,他的父亲就是入道强者,等到他的父亲坐化,他也成功晋入了入道境界。

    如今他虽已迟暮,但是朱家家主已经开始静心潜修,未尝没有机会搏一搏入道的机缘。

    就算没有成功也不打紧,他更看重的是现在朱家的孙辈,朱忠义或许不过尔尔,但是外出求道的长孙却值得寄予厚望。

    不求一门两入道,但求代代有入道,这就是朱家的底蕴!

    再看这九炼坊,当初初到尧光城,好大的声势!

    若是这能坐稳鹿蹄山的位置,时移世易,未尝不能像吞海宗一样站稳脚跟,但前提是现在这关得过得去。

    “我等世家,求的是长盛不衰,不需与这些宗门争一时之气。”

    “既然这过江强龙是来找九炼坊的,那我们自然静观其变。”

    ……

    尧光城中,

    秦槐寻了一处尽可能远离朱家和琅华巷,又靠近尧光城外沿的桥洞。

    靠着石拱壁瘫坐在地,秦槐尽可能恢复被断空符挖干的身体和此战消耗的精力。

    原本在此桥洞下酣睡的乞儿察觉到有武者打扮的人靠近,就已经第一时间卷铺盖离开了。

    秦槐没有追上去,他知道城中大凡这种勉强能过夜的地方都是有数的,虽然抢了别人的地盘心有愧疚,但他也确实急需恢复。

    幸好现在离天明已经不远,想必白天这乞儿就会摸回来探查,若是那时发现自己已经走了,自然会重新搬回来。

    今夜他自离开叶老根家开始,转战千里,堪称雷厉风行。

    但只有他知道,这其中更多的是被逼无奈。

    当初只是为了安叶老根的心,才给了他一块碎银让他去城里兑了。

    虽然已经特意交代要掩人耳目,可依然被钱癞子察觉不对,那时若不及时杀了钱癞子和疤爷,他的藏身之地转头就要暴露。

    哪怕已经在第一时间杀人灭口,可有时候死亡本身就是一条讯息,疤爷一个一流武者不明不白死在外城区,传出去能说明很多事。

    为了打九炼坊一个措手不及,也为了混淆视听,他不得不连夜出发,抢占先机。

    又因为发现了霍庭和朱家之间有联系,加上他独身一人,机会难得,因此临时决定冒险击杀霍庭。

    就连袭杀霍庭本身也是曲折不断。

    霍庭于武艺一道上的钻研远超秦槐预期,加上不知为何似乎对他的刀锋一直有所防备,找不到使用断空符的机会。

    若不是他自己祭出小乌铁钟,站着挨打,拖延太久,不定有什么变数横生。

    如今到这一步,看似是秦槐胆大包天,视九炼坊诸弟子为无物,实则是一步逼一步,不得已而为之。

    但不论如何,走到现在,秦槐觉得自己不吃亏。

    虽然和原本计划的在城中修养一月静等道务司那边出结果的计划不同。

    但是九炼坊大部分的弟子,应该都被安秉和冯柯拖住了,能留给尧光城来抓他一个小后天武者的人手本就不多。

    以他当时在九炼坊山门的惊鸿一瞥来说,霍庭很可能已经是九炼坊能抽到尧光城的最高战力了。

    霍庭也被自己击杀的当下,自己在尧光城的境遇应该会安全不少。

    但只是一个普通的三代弟子,竟然还能有这种不属于武者手段的利器防身。

    回想起那个钟形的虚影,如果不是自己有断空符,恐怕真如他所说,入道之下都拿那个虚影束手无策。

    真是财大气粗啊,不像自己,踏入武道这么久,没点根底,身上唯有一把长刀。

    既然九炼坊暂不足虑,那值得关心的就是尧光城内朱家和曾家的态度了。

    和九炼坊不同,朱家曾家是尧光城的地头蛇。

    家族底蕴就在城内,真给人逼急了,连入道修士都派的出来。

    虽然看到了霍庭进出朱家的画面,但是依秦槐推测,就凭九炼坊二十年前横空出世抢走鹿蹄山的矿脉,这二者关系也很难太紧密。

    思前想后中,尧光城已经天光乍亮。

    秦槐捡走了乞儿没带走的几件破衣服,换掉了自己半夜行事的装扮,留下了少许银钱压在石桥下角落里。

    白天的尧光城和夜晚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城中街道四通八达,来往马车行人络绎不绝,长衫玉带的翩翩公子,步履急促的货郎,大家闺秀不时在路过的马车里被秦槐吸引,称得上欣欣向荣。

    但是秦槐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到尧光城的时间不长,但也知道尧光城内可不是什么善地,以朱家和曾家为首,世家关系盘根错节。

    底下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各行各业乃至衙门都有世家的人。

    可就他这一路走来,整个尧光城岂止于河清海晏。

    不要说什么不长眼的世家公子横行霸道,大街连入了流的正经武者都看不到几个。

    最多偶尔能瞧见几个明显没有来路的散兵游勇,粗略看去,竟连锦阳城城东的武者质量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