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德芸有闲人 / 12.助演

12.助演

    日子一天天的过,网上也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大多数是说老郭,也有针对秦怀仁的,他没明白,自己这算是出名了吗?

    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秦怀仁倒是没放心上,他跟余谦学会了上网,逛贴吧的时候,有一条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网友我不是杨蜜发了条贴子痛述他在酒吧不当人,不玩儿摇滚玩儿唢呐差点把酒吧里的人送走,下面附和者良多。

    然后一个名叫刘艺妃是我女神的网友发了一段命名为《秦怀仁犯罪现场》的视频,呵,骂他不当人的更多了。

    秦怀仁点开视频一看,正是他在台上吹唢呐的视频,还贴心的给配了瘆人的拜堂旁白,又故意把画面调成了黑白…

    还别说,效果是真的好,连秦怀仁都被吓了一跳。

    秦怀仁默默的把视频下载保存并一键三连,想了想就把视频的名字改成了《即将消失的国粹,华夏之经典,你不得不听的一曲》,然后建了个贴子发出去。

    玩儿贴吧刷围脖都是余谦教的,几天时间下来,秦怀仁倒是青出于蓝了。

    十二号以后秦怀仁就没什么事儿做,每天可不就说说书看看电脑嘛,十六号那天倒是去了趟大兴,师傅弄得天精地灵动物园终于办下来了,占地六十亩。

    网上好事者给他吹得都快飞起来了,说是光买马就花了三百个达不溜,其实没那么多,老余也不至于这么有钱,就算有,白师娘也不可能让他这么造。

    那天去的人不少,老秦也去了,顺便弄了两匹草原马放在动物园,高头大马非常惹眼,还是种马,说是一匹送秦怀仁一匹送余老师,余老师挺高兴,秦怀仁就有点哭笑不得了,给他一辆车他还能开走,弄一匹马算怎么回事儿。

    老秦就是这么不靠谱,最擅长的就是给别人起个头就不管他死活了。

    说回来,9月22这天是中秋节,德芸社正式入驻围脖,同时在天桥也有一场演出,并不大,就四个节目,小岳、孔三哥、烧饼、赵芸侠他们四对儿出台,不对,是上台。

    秦怀仁没参与,九月这剩下几天他都没活儿,老郭的原话是先让他潇洒两天,下个月还账。

    老郭还真没说假话,十月一号国庆节,岳芸朋在三里屯开个人专场他得去助演,然后,2号栾芸坪在天桥开专场,他也得去。

    3号又是‘五世同堂’专场,他还得去,一连三天都没得空闲,中间歇几天,13号孔云龙专场还有他,倒是14、15号的节目没他了。

    为啥呢,因为16号高风结婚,他是主持人。

    转过头来20号闫芸达专场,秦怀仁又得上了,这一个月不算高风结婚他都上了五场,但有些人一场都没有,比如曹,自他拒签合同后就没在德芸社出现过,大家也对他选择性忽略。

    倒是前两天网上问起曹为什么没排演出,老郭回了句那人还是他的弟子,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

    可他有那个脸回来吗,上月大闹生日宴把脸都丢尽了,还回来干嘛?

    这些都不去说他了,反正秦怀仁是没怎么关注这些的。

    闲来无事,秦怀仁从桌上拿起了一挂玉子板儿,板儿有五块,这叫小板儿也叫节子板儿。

    竹板哗啦啦打了个轻快的节奏,秦怀仁就唱了。

    “三国纷纷起狼烟,刀兵滚滚民不安。

    曹孟德占了中原地,皇叔刘备驾坐在西川。

    东吴坐下了孙权主,他占了江东的半边天。

    这一日…”

    这一段名叫《单刀会》,是王派快板儿的经典段子,秦怀仁打的也是王派快板儿。

    王派和高派不同,王派的快板轻巧明快、节奏强烈,板起板落半说半唱,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缓而不散,听起来非常好听。

    德云社里,老郭和高风都是学的王派,余老师的师傅石老爷子则是高派鼻祖的弟子,所以之前秦怀仁学的也是高派,这王派的打法却是那天酒吧之后得来的奖励。

    说起快板儿就不得不说一个事儿,秦怀仁的快板儿不是跟余老师学的,而是学自于石老爷子。

    为什么呢,因为余老师不会。

    没错,高老先生的再传弟子居然不会打快板儿,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但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余老师的段子练得非常熟,唱的也好,手上不行其实也就没什么值得说的。

    一段《单刀会》唱完,秦怀仁又来了一段《百山图》,过了嘴瘾他才停下。

    放快板儿的时候他又看到了抽屉里那只紫檀杆,黄铜口的唢呐,翻了个白眼是看一眼都嫌多余。

    这只唢呐是那天酒吧唱曲儿得来的奖励,还有个名字,勾魂索命,听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了,系统非常温馨的附送了一首曲子《闹海》还有一个任务,在相声舞台上累计演奏三次唢呐奖励固定奖励,口技。

    秦怀仁虽然不屑系统的无能,但非常眼馋口技这个奖励,何为口技?

    古文云: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听听古人的描述,表演者一人分饰多角,学的唯妙唯俏,这技艺得是多精湛。

    要说这口技,秦怀仁也不是一点不会。

    说书说相声都要学一点口技,说书的时候用的尤其多,因为是一人登台,制造氛围、区分人物、描述场景的时候就要用上,比如学个打雷声,学个女音,学个嘈杂环境等等。

    秦怀仁能学个场景音模仿个擦屁股纸,掐着嗓子学个女声也还能听,但你要让他学其他的那就不行了,因为没有传承,德芸社就没那种能人。

    可这个任务实在太苛刻了,他会的唢呐曲就三首,那首《囍》是绝对不能吹了,更别说是在舞台上,怎么办呢?

    秦怀仁自学成才的在网上搜索起唢呐曲来,出来第一首就是大出殡,也不知道是因为唢呐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的原因,他都没怎么记,看一遍就学会了,而且甩都甩不掉,那魔性的声音一直在他脑子里重复,他赶紧吹了一首《闹海》对冲。

    接下来他抱着为观众赴死的决心品尝了如《西去平安路》、《江河水》、《八条龙》、《念亲恩》、《哭灵堂》等几首经典曲子,好听啊,真好听,各位不妨去搜来听听。

    最后他选择了几首影视里的经典唢呐曲学习,准备看到时候是去祸害小岳专场呢,还是栾芸坪的专场,干脆一起祸害,雨露均沾?

    他想到这儿的时候自己都乐了,唢呐一响人全跑那小岳不得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