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3.3.1.2.1.4做豆腐

3.3.1.2.1.4做豆腐

    3.3.1.2.1.4做豆腐

    是不是一斤黄豆就能够换一斤豆腐呢?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我们看看豆腐匠的工作。

    预要毕其功必先利其器,这是一句大家都熟知的话,也有着它的道理;不过小村人不会说这句话,他们常说的是“人巧不如家什妙”,可见工具在生活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做豆腐的豆腐匠是要有他的工具的,我们或者说是设备更确切一些。

    我们大家都知道黄豆比较硬,把黄豆破碎了并不容易,现在我们有很多工具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这个工作,不过在几十年前的小村,并没有我们现代化的工具,这个也是实事,所以我们真的不要说你说的那个太没有水平了,谁信啊这样的话,假如真的不相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穿越回去也还只能够寄希望于写书的人;一个可能的事情就是认为这个说法不确切,也真的不屑于看这样的文字;或者十维空间来了,大家可以各行其是了。

    历史上经验的传承,也有口头与书面两种方式,很多也都是我们没有亲身见到过的,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是一个方面,另外的一个则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验证。

    直接粉碎有一些问题不好解决,或者就没有办法解决;不过人们的智慧与上辈老人流传下来的经验还是战胜了简陋的条件的,比如小村那时候就有一个很好地解决办法。

    早期小村做豆腐是需要把黄豆浸泡一段时间的,比如说三四个小时或者更多一些时间。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豆腐匠都是使用大缸泡黄豆的,通常在晚饭后就要泡黄豆,比如他想做一个干豆腐,用料三十五斤,那他就称出三十五斤黄豆来,倒进大缸里面,随后打水倒进大缸里面去,这时候的水要富裕一些,才能够保证浸泡出来的黄豆充分地吸收了水分。

    泡黄豆也不就是简单的把黄豆倒进大缸里面去,加上过量的水就可以上炕睡觉了,也还是需要管一下的,比如豆腐匠收来的或者换来的黄豆里面的一些杂质,在倒入大缸之前就已经使用簸箕簸或者遛出去了,不过难免还会有一些残余混在里面;大缸里面倒入水之后,一些浮在表面上的杂质就飘了起来,飘到水面上面来;那些混在里面的杂质还不容易就马上飘起来;豆腐匠会拿一个长木杠比如就是一根大擀面杖、插进大缸里面搅动几下,把黄豆搅起来,这样有利于把混在黄豆里面的杂质清除出去。

    漂浮在大缸里面的杂质自然需要清除出去,至于那些小的泥土块,怕是就只有溶解在大缸里面的水里面了。不过在捞出黄豆的时候,溶解在水里面的土不会被捞出来,漂在上面的一些东西利用笊篱就可以轻松的清除出去,比想象的容易一些。

    黄豆泡了一段时间之后已经变软了,用手轻轻一捻表面的皮子就脱落下来了,露出了里面白白嫩嫩的豆瓣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