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6.1.2.1自制炉子

6.1.2.1自制炉子

    6.1.2.1自制炉子

    冬天来了,天儿一天一天的冷起来。到了十月末冬(十一)月初的时候,小村就很冷了。搭炉子就迫在眉睫了。如果没有准备好的炉子,碰巧也没有买到炉子,那还是能够自己动手来解决的。法子总是人想出来的。

    那时候物资是匮乏的,有些东西用久了不能够发挥原来的功效了,但是也不会就被扔掉,比如用久了的铁水桶,铁水桶破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能够再用来装水了。冬天的时候还是可以拿来做一个简易的炉子来取暖的,虽然不怎么好看,也不怎么耐用,但是还是可以度过寒冷的冬季的。

    大体上就是在水桶的上半部分靠近上面的地方开出一个与炉筒子粗细相当的孔来,然后把炉筒子安在上面,小村人叫做搭炉子,外面也有的人叫做安炉子。

    若只是在相应的位置开出一个洞来,安装炉筒子的时候就会很麻烦,小村的人通常是画出一个与炉筒子粗细相当的圆形来,之后按照橘子瓣的形式,用破旧的剪子按照橘子瓣的每条线剪开来,剪到圆周线的地方就停下来,圆周的部分就不剪断,再把形成的橘子瓣向水桶外面的方向掰出来,这样子各个橘子瓣就形成了一个沿着圆周线分布的部分,小村人把他们按照圆周线的方向弄弯曲或者就不弄,之后就可以把炉筒子套在上面了。粗细稍稍有些误差的时候就粗略的把橘子瓣向内或者向外掰一下,直到合适了为止。

    其实这样还不行的,还需要安装炉箅子的。在破水桶的相应的部位,通常是中部靠下的地方,在壁上同一个高度上开几个小孔,插入相应粗细的铁棍儿,然后把炉箅子装在水桶里面,炉箅子就被这几根铁棍儿搪住了,不会掉下去。再在炉箅子水平面的上面,开出一个正方形的小孔来,找一块小铁皮,剪成比这个正方形小孔稍稍大一些的正方形来当做炉门,利用铁丝儿固定在了水桶上面,一个简易的炉子就做成了;也可以不做炉子门,烧炉子的时候从炉子上面的盖儿口那儿添加烧柴;一个冬天就靠着这个简易的炉子来取暖过冬了。

    这仅仅是小村人在那个特定的年月的生存技能罢了。但是却又不仅仅是我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更不是我在若许年的读书当中能够领略到的。仅仅是源于生活又用来改变生活而已。可能您拿着这个说明来制作相应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制作成功,这仅仅是为了说明当时的生活罢了,不是作业指导书。

    自己制作的炉子那时候在小村还仅仅适用于烧柴火的炉子,后期煤进入小村的时候,烧煤的炉子渐渐成为了主流。烧煤的炉子再也不能够使用利用破旧的水桶制作的了。道理很简单,铁皮薄,烧不了几回就可能出现问题了,再烧几回就可能烧坏了。真的实在要使用的话,也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黄泥,这样才能够勉强使用,这种做法在我生活在小村的那些年叫做套炉子,套炉子不仅仅是我们说的为了保护炉子那个薄薄的壁,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把比较粗的炉子里面变细一些,能够节省很多煤才是目的。套上了也就不利于散热了,我们说有一利就有一弊,这个是存在的,看你取舍点放在什么位置上。

    炉子的样式呢,也不尽相同。比如可以把它同土炕结合在一起,那在小村叫做炕炉子,是直接把炉筒子插在土炕远离烟囱的那一侧的炕墙里面的,由于高度的原因,这样的炕炉子是要向地面以下挖进去一定的高度的,不然的话,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生活中的知识似乎能够用我们在初高中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炕炉子中的柴草在燃烧时候产生的烟尘直接进入炕洞当中,通过炕洞、烟囱排出屋外,过程中烟尘中的热量同炕面坯进行交换,并通过炕面坯传导到炕面上面来,睡在炕上就很暖和了。

    炉子给屋子取暖,柴草燃烧产生的烟雾给炕面加热,热交换得到了最大的利用。这样的炕炉子省去了烧炕的环节。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减轻了生活方面的劳动强度,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是应当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