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清穿之四爷娇宠福晋后多子多福 / 第109章 不能怠慢

第109章 不能怠慢

    “你们是?”栀蓝问。

    “回主子的话,奴婢们是爷找来伺候主子的。”

    叫红玉的丫鬟刚说完,四阿哥的声音从主屋那边传了过来:“什么事儿啊,这么久才回来,今儿个刚回府,就让爷等你是吧?”

    望着端坐在主屋上首位置喝茶的四阿哥,栀蓝快走了两步。

    请安行礼之后,栀蓝笑着说:“时间长不见各位姐妹了,就多说了两句,不过爷怎么过来了?”

    “怎么?爷不能来你这儿?”

    “爷这话说的,这偌大的贝勒府都是爷的,爷怎么能不能来妾身这儿呢,只是红玉她们这是……”

    “她们是来伺候你和云楚他们两个的,以前你在别院,规矩上你怎么高兴都行,现在既然回府了,就不能再那么怠慢了,身边只有黄莺一个人伺候也着实有点少了。

    两个丫鬟一个嬷嬷,你看你把谁留在身边,其余的让她们跟着云楚和云舒就是了。”

    皇上从江宁一回到京城,就下旨说明了云楚和云舒的身份,虽然明面上是四阿哥的义子和义女,可是总归是皇上认定的,所以也不能太让人小瞧了,奶娘和丫鬟是基本的。

    “让她们三个都跟着两个孩子吧,妾身这儿暂时没什么事儿事儿,黄莺一个人应该能忙得过来,云楚和云舒两个孩子可是皇上专门让爷您认下的义子和义女,咱们府上自然是不能怠慢了的。”

    “那就按照你说的。”

    四阿哥说完看向红玉她们三个:“以后你们在云楚和云舒他们身边伺候,一定要精心,把他们当成是爷的亲儿子和亲女儿,若是让爷发现你们怠慢了两位小主子,皇阿玛要是怪罪下来的话,爷饶不了你们。”

    所谓拉大旗做虎皮就是如此。

    虽然这三个人都是四阿哥精挑细选的,绝对可靠,可他还是把皇上给拉出来了,再次和她们强调了要好好地伺候孩子们。

    “还有以后两个小主子有什么事儿和福晋说,两个小主子现在在福晋名下,以后福晋就是你们的主子。”

    “奴婢们知道了。”

    “下去吧,两位小主子在外头玩,你们好生伺候着。”

    交代完了,四阿哥问栀蓝:“李氏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啊。”

    “你不说就算了。”

    栀蓝笑:“爷,妾身知道你关心妾身,只是妾身和她之间不过说的是女人之间的话,也不好和爷说。”

    “行,随你吧,她要是有什么幺蛾子,你和爷说……”

    “爷!妾身能应付的,好多事儿以前妾身就是不想管,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妾身不能像是以前那么混沌了,也不会再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似乎有点意外栀蓝的说法,四阿哥盯着栀蓝看了许久:“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好的。

    只是,爷能护着你这话不是说说的,你依靠爷也完全可以。”

    “妾身知道,刚回府,有人给妾身下马威,妾身要迎头迎战,不能缩回去的。”

    “李氏她现在是侧福晋是因为……”

    “爷,妾身省的。”

    “现在府里的孩子都是她的,前两年弘昀也没了,不管是为了安抚她,还是为了堵住宫里有些人的悠悠之口,府里内宅这边都需要有身份稍微高点的人来撑场面的。”

    其实他就算是不解释,栀蓝现在也完全能理解。

    毕竟这四年府里的代替自己的福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她已经清楚了,一个没什么用,只占着名分的福晋,始终是个雷。

    必须要有不会被人怀疑的身份还不算低的人来维持一下贝勒府的现状。

    而李氏成为侧福晋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她对权力向往,想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机会,这种情况下,她自然希望有个病恹恹不能管事儿的福晋,那样她这个侧福晋就成了府里内宅真正的话事人!

    而且就算是她知道福晋是假的,她也会咬紧这个秘密的。

    因为一旦被人知道了,四阿哥是不是会倒霉,李氏或许不会在意,但是有一点,四阿哥不会被杀头,那肯定是要新福晋的。

    那她就又屈尊人下了,李氏绝对不会允许那样的局面出现。

    “你理解就行。”

    康熙从江宁回来,看似好多事儿都处理好了,但是太子还没被废呢,朝中上上下下风起云涌的,四阿哥事情也不少,大白天的,他不可能一直待在府里。

    看栀蓝这边没什么事儿了,他就先走了。

    他走了之后,栀蓝就让黄莺给八福晋下帖子,就说自己回府了,邀请她来府上小聚。

    虽然贝勒府和八阿哥的府邸很近,八福晋应该知道自己回府了。

    可是知道归知道,早前她毕竟找了四阿哥说要去别院见自己,当时没见,现在怎么都要有个姿态的。

    虽然八福晋可能着急见栀蓝,但是毕竟是有身份的人,接到栀蓝给她的帖子也不可能今天就来串门。

    所以懂草药的靠谱的人先被找来了,不过不是黄莺找的,是新来的丫鬟红玉。

    示意黄莺把从李氏的丫鬟那儿拿来的药铺开,让药铺的人瞧。

    见对方一直皱眉,栀蓝知道李氏弄来的这些药没那么简单。

    “都是些什么药?治什么病的?”

    “回福晋的话,这些药看起来就是稀疏平常的滋补药,就是这一味药,草民有点不敢确定。”

    栀蓝看着对方手里拿着的草药,也走近看了看。

    “除了这一味药别的确定都是寻常的滋补的?”

    “回福晋的话,草民不敢欺瞒,除了这一味药,其余的药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能找到一模一样的药方,的的确确是滋补的药方。

    而且这样的药方草民的小铺子里每天能抓几十副,赶上季节交替的时候,一天能抓几百副也是有的。”

    “那这一味你依你的经验瞧着像是什么?”

    “草民也不敢肯定,不过瞧着像是新药?”

    “新药?”

    “像是明万历年间才在南方一代发现的一种,草民有点说不准……”说着他把药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

    栀蓝注意到他的举动,也下意识的皱了皱鼻子,觉得这味道像是在书上看到过,但是却忘记了书上说得是哪种东西了。

    这个时候对方犹豫着说了一个名字,栀蓝扶着桌子踉跄着后退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