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予国予民,乐安 / 31当我殁了?

31当我殁了?

    帝王仪仗回宫,朝臣在城门迎,后宫在宫门接,分工明确,合作顺遂。

    皇后携太子当仁不让的站在最中心和最前面。

    后射一步则是另外两个育有龙子的后妃,还有三五位分够高的后妃一起,而其他没够位分也没有子嗣的后妃,在这种场合是没有资格到场的。

    翌日,朝堂重新满员,皇帝询问自己出巡三月的情况,虽然每天都有奏折送到皇帝手中,但这是经过几位大臣筛选过后,出巡期间,非国家大事到不了皇帝的面前。

    苏顺德和小点子一人抱着厚厚一摞奏折走进来,铺到皇帝面前。皇帝随手拿出一份查阅。

    台阶下,沈丞相与杜少府额头沁汗,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皇帝,皇帝舒展眉头他们就稍稍放心,只要延帝稍微皱眉,两人就颤颤唯唯,看样子皇帝一旦出声他们就能五体投地奉上传家之物。

    皇帝不动声色的看了十来份奏折,收回目光看向群臣。

    大部分人相互乱瞄,大概在猜测是哪件事让圣上注意到,是对处理不满意了?品阶高的许多人眼睛都盯着地面目不斜视;唯有寥寥几人战战兢兢,恨不得让自己直接消失。

    皇帝面无表情,指着那几个人道:“你们几个,走上前来。”

    这几人自觉地跪在阶下,皇帝将奏折扔到他们面前:“说说吧,谁的主意。”

    “臣……臣的主意,陛下陷落江阳情况危急,人心不稳,臣坦心京师出乱,进宫求见皇后娘娘,又连通娘娘说服丞相,臣……臣有罪,妄窥君上,罪该万死。求圣上降罪。”杜少府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朝臣中的大部分不了解内情,仍旧一头雾水,杜少府是九卿啊,出了什么事让少府都自请我罪?悄悄探出求知欲的大脑袋,觑看向前几排的大佬们。

    “沈爱卿?这事你是主导吧。”

    沈丞相闭上眼睛,知道这件事一无论如何都推脱不了,“是,若没有臣的意思,娘娘不会同意,杜少府也没有那个能力和胆子做下这等事情。”

    “你们都知道,却没人反对?”皇帝目光转到后排,皱着眉问。

    原本冷眼旁观,老神在在的人忽然意识到火居然烧到自己的身上,犹疑不定。

    杜少府冷笑出声,这些人全都怒目而视。九族不保之人竟然敢取笑自己?哪里来的胆子!

    皇帝食指关节轻叩桌案,很不耐烦看这些人的眉眼官司。

    底下众人立马紧皮直立,作出一幅恭谨的模样。

    站在最后面的官员十分闹心,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晓得是哪个,胆子大得很,偷偷爬了两步,拿到了摔在地上的一份奏折。

    太子,监国?

    怎么回事?治粟內史傅观看看前面,又看了看后面,慢慢膝行后退,和自己的属官们聚在一起,眼神询问,:“小子,知道是什么事不?”

    属官满眼抗拒,主官上司明明是九卿,但却不知道其他人都知道的事情,最牛的是,他居然来问身为属官的我!

    苍天啊,最近治粟有多忙傅公心里没数吗!!

    皇上简直是一路出行一路往回寄各种植株,要命的是还要求治粟全部种活,治粟在京城一共不过二十几人,简直是忙的团团转,个个都像是用废的马车轱辘,弦都要断掉了。

    傅观恨铁不成钢的怒瞪自己的属官,人家其他九卿的属官怎么就都听到风声了?

    属官回瞪,人家主官更是门清,就你,就你啥也不晓得!

    傅观气了个仰倒,想起来还在大殿,用手使劲往回探,属官看不过眼,拉了傅观一把,给了他无数个嫌弃的眼神。

    属官们那边影影绰绰传出一些声音,引得傅观心里直痒痒。

    没忍住凑了过去。

    属官们看到治粟内史移过来,立马噤声,四散开来。

    治粟内史傅观……

    别走啊!(尔康手)回来我们还能一起玩耍!

    后面傅众发现了自己家的奇葩兄长还在往人群里凑。明明皇帝都开始巡视大殿了……

    傅众很想不管傅观,可惜以大肇法动不动就牵扯三族的情况下,傅众就连想当做不认识傅观这个人都不可能发生。

    “你回来,回你自己的位置去。”傅众拉着长兄,把他推回自己的位置。

    虽然被弟弟堆搡有些不爽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但傅观是谁,耳聪目明的很,最关键的四字傅观听的很清楚:太子,监国!

    要不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陛下这么的生气,但凡换一个场景,傅观都会以为自己听错了。

    开什么玩笑,圣上正值壮年,何况皇上最大的皇子才四岁,四岁监国?是谁在开玩笑~

    娘娘糊涂,沈丞相糊涂啊!这不成心盼着陛下死吗!傅观都想不通他们怎么敢,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九卿全都没有阻止。

    或许他们忘记了这位君主是以制法著称?想到这里傅观的失笑,怎么可能,不过是想着法不责众罢了。

    觉得自己无可替代,可笑,他们似乎忘记了这整个国家都属于陛下,除了陛下,谁还能是不可或缺的呢。

    此时整个朝堂也就只有傅观还有闲心在思考整件事情。

    大臣惶惶不安,黄帝面无表情,宫廷侍卫队不知何时已经布满了大殿。

    有人悄悄的溜走,早已经飞奔向后宫。

    沈皇后提起裙摆,没了一贯的雍容风度,云鬓一侧的珠玉步不再像平日一样轻摆,晃动地像风铃被大风吹一样。

    匆匆进了前殿,沈皇后看向丞相位置,见沈丞相完好无损,稍稍松口气,抬手扶好头冠,轻轻福身示意。

    众大臣回礼,喊道:“皇后陛下千岁千千岁。”

    这一下,前殿刚刚压抑的氛围被突如其来的皇后打破。

    谁都知道皇后是为了丞相而来,但有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有些不可置信,沈丞相与皇后虽然同姓沈,但他们姓的可不是同一个沈。

    一个是姬传沈氏,一个是芈传沈氏,这两家细说起来祖上还是有仇的。

    这是朝会,皇后出现在本朝还属头一次,有眼尖的小内侍搬来了一张皇帝以前做太子时用过的胡椅,走到苏顺德旁边耳语几句。

    苏太监点头表示同意,小内侍将胡椅搬到皇帝左下手,请皇后坐下。

    皇帝看着皇后恢复了正常面色呼吸,问了一句:“唐毅侯府可知道此事?”

    皇后面色一僵,嘴硬:“陛下,妾百日未见天颜,实在思念,才不顾朝会闯了进来,并不知晓陛下与群臣所议何事。”

    皇帝奇怪的看了皇后一眼,但见群臣对此毫无异议,也没有反驳。

    实际上,帝后夫妻不和已久,一日不见思之三秋对帝后来说简直像天方夜谭。

    皇帝把奏折放到皇后手心一份,开始好心的给皇后讲解:“皇后请看,这里,”很明显的“太子已阅。”

    “我正在问他们太子监国一事,皇后对此有什么见解吗?”

    稳了稳心神,皇后问皇帝:“陛下是觉得此事不妥?”

    “当然。”眼底含着冷漠,皇帝眼尾轻挑。

    “那陛下是认为太子身为太子也不应监国,还是认为太子能力不足?”

    立马有人跳出来大喊:“国君出,朝事问于太子,太子监国,古之制也。陛下!”

    “太子不过四岁稚子,你们如今倒不嫌他年幼无知了?”

    此话一出,群臣冷汗津津,当年陛下未满十三,先皇遇险,他们是如何阻止还是太子的陛下监国的???〣(ºΔº)〣

    忘了还有这一茬!!

    沈丞相给那个年轻官员使眼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年轻官员表示收到信号,自信满满的讲道:“陛下,乐安郡主不过五岁,智慧过人,临朝两年,这次还在江阳立下功劳,都是龙子凤孙,太子自然也不差。”

    乐安……

    万万没想到,人在旁边坐,祸从天上来,一口锅毫无预兆就落到自己的头上。乐安哭笑不得。

    看到台阶下夸夸其谈的人,皇帝眸中的冷色都变成了无语,虽然台下之人智商堪忧,但能进大朝会应该也算得用?这让皇帝对台下的所有官员都起了怀疑,像这样没脑子的人,下面有多少?

    沈丞相与杜少府乘机向延帝求情,听着台下毫无遮拦,没有逻辑的话,皇帝觉得沈杜二人至少算是能干,直接砍了挺浪费的,还是留着干活吧。

    不过人才的选拔需要重视起来了,明明以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都是人才,现在却都是鱼龙混杂,不堪入目!

    最近几年群臣勾结,士无寒门,这一批下去,可用之人真是不差多少。

    不过皇帝也并没有觉得他们绝对不能动,当年太祖领了一帮兄弟就打下了万里江山,最初的他们不过集结了一座县城的一帮兄弟,如今大肇治下七十二县,更不必担忧治国之事。

    “沈易,国家大事,擅自专断,谪为江阳郡丞,限一旬内任职;杜绝,身为少府,妖言惑众,?收回官印,绝其官途,三代以内不得为官。”

    “至于其他人,知情不报,欺上瞒下,幸而天佑大肇,不曾酿制大祸,尔等六人罚俸半年,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