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予国予民,乐安 / 36 杀虎口

36 杀虎口

    很快,就看到远远矗立着的雄关,再远些的长城也清晰可见。

    从尘沙中奔出几匹烈马,马上的人穿着甲胄,其中两人背着箭囊,每匹马身侧挂着长弓,几人腰间配剑,形容稍有些杂乱,唯有一人长髯飘起,一身儒生装扮,与大漠格格不入。

    正是前来相迎的军师与副将。

    等走到近前,他们下马便拜。

    “属下见过大帅。”

    长公主跳下马去迎接于那如身长袍之人,两人相视一笑,男人拿出腰间酒壶,看了馆阁一眼,馆阁拿起直接喝了满口,递给男人,男人干脆一饮而尽。痛快淋漓。

    相继上马,天色尚早,一行人走的比较悠闲。

    乐安被馆阁长公主交给了自己的侍卫长,坠在长公主和长袍人的身后。

    “哎,”示意侍卫长接近秦校尉去,乐安探出头问他:“这人是谁?”

    秦校尉是长公主的亲兵,曾经跟着长公主在西北待了七年,对西北的状况应该很熟悉。

    “是长公主的军师,也是好友。”

    “那他叫什么?怎么称呼?”

    “军师姓萧,开国功臣后人,郡主可以按辈分喊人。”

    “萧家不是隐居了吗?”乐安好奇道,“京城都没萧家人,我记得皇舅舅曾经派人去请萧家人出世,后来也石沉大海,不见声响。”

    温嬷嬷在后面整理撵驾,现在长公主、郡主都在外面骑马,可一回进城却要乘撵驾,华盖上的装饰品都在棉花里。

    绸缎打开抖一抖,棉花就掉落了,可华盖上装饰的金银器棉花都挂在里面,最后想了个办法,拿火烧一下。

    这就很费事了,温嬷嬷喊来春意,嘱咐一遍,让她前面去找郡主。

    “只有我乘撵?那母亲呢?”

    “温嬷嬷说长公主之前吩咐过,她到西北不乘撵驾。”

    “撵驾用的是长公主的规制。母亲不乘我是不好单独乘坐的。”

    “郡主,撵驾马上就整理好了,长公主不乘奴吩咐把减两把五明扇,郡主就可以乘了。”

    “不,华盖用的也是长公主规制,既然长公主不乘,我也不乘。你们后面随着仪仗走,我们前面骑马。”

    “郡主,这空着……”

    “空着没关系,但要是越制,回京就等着奏折吧。听我的,都不乘,你们后面跟着就行。”

    “是。”

    很快到了边城杀虎口,城门大开,走近乐安惊奇的发现城门口并没有多少人驻留,只有正在经过的人看到城外缓缓而来的大华盖驻足。

    有几人似乎认出了馆阁长公主,人群中欢呼一声“大帅!”

    这一声引来了更多的欢呼,从街道上的人家里钻出不少人,看到馆阁长公主都十分兴奋,有人举着自己家的小儿在头顶摇,大喊着“大帅回来了!”

    馆阁长公主也很开心,时不时停下来和人们打招呼。

    “馆阁长公主居然和这些庶民认识。”温嬷嬷诧异的看向春意。

    这个春意还真知道一些,“长公主当年在西北军没担任大帅时,好几次带兵救回了被掳掠的黔首。而且那时候长公主年小,活泼开朗,经常到街上玩,杀虎口黔首不算多,一来一往的,大多就都认识了。”

    “春意姑娘真厉害,我都没听说过长公主的事迹。”

    “我妈妈是长公主身边的亲卫,长公主的故事我从小就听。”春意抿嘴笑笑:“可惜我根骨不好,简单的一二式都学不会。”

    “春意姑娘与令母感情真好。”

    “听说温嬷嬷家中也还有亲人在。”

    “嗨,嬷嬷前半辈子是个命苦的,儿女都没了,只有一个侄女还是前些年才认得亲,我这侄女做姑娘时就大事不开阔,小利又贪得紧,现在成亲了想要唬我到她家,我多大年纪,她这小心思我能看不透?只在年节书信往来一番,其他时候,我是绝不见她的。”

    “春意姑娘,我给你交个底,嬷嬷是准备跟着郡主到头的。”

    “嬷嬷放心,郡主在大事小情行事都颇有章法,绝不至亏待嬷嬷。”

    想知道馆阁长公主在和黔首交谈什么,乐安追到了最前面,与长公主并驾。

    “多年未见,杀虎口仍然如故。”

    “是啊,这八年杀虎口都没什么大战,每年互市黔首也都能糊口,这几年人口增长了三分,已经是很好的光景了。”

    “胡人还来劫掠吗?”馆阁长公主仔细观察杀虎口的一草一木,战后的伤痕看起来已经年代久远。

    “很少了,他们的大多数还是想保住互市的,这几年大肇兵强马壮,胡人不敢再来。”

    “胡人这些年的人口增长了多少?”

    “难说,听说匈奴打到了更西边,那里有一个富庶的地方,大月氏这两年对匈奴处于劣势,但匈奴现在对大月氏的兴趣不大。”

    “看来局势不乐观啊,原以为那一战可以和平二十年,现在看最多十五年了。”

    “大帅不必忧心,前年皇上就派出了使节,一来去探路,看下西方是什么情况,二来也是要远交,匈奴掳掠成性,一直是周边的大患,相信会有人想通和我们一起的。”

    “难,匈奴的品性不一定是那边之中最恶劣的,草原上的气候比中原更多变,我们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草原只会更糟糕。”

    二人静默,不再说话。

    乐安模模糊糊感受到了两人的情绪,到底还小,跟了一段路再没听到讲话就又坠在身后。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杀虎口关,城关旁边就是军营,城楼上每隔一段就有垛口,乐安来不及细瞧已经被带到了一个楼前。

    厚墙垒出了三层高的望楼,有一位虎背熊腰的女将站在楼前,此人气质独特,看着就如这城墙一样敦厚。

    馆阁长公主笑起来,二人携手进了望楼。

    望楼在外面看高大威严,里面却极是简朴,和大地一样灰扑扑的颜色。最中间桌子上摆着一张舆图,上面零星标着几个地方。

    往里走左侧是一排兵器,般般齐全,好些乐安甚至没见过,角落里一排箭罍,旁边墙上挂着一张三石大弓,旁边又是一排精美的两石常弓。

    右侧墙上又有一幅舆图,这张舆图极大,铺满了两层高的墙面,上面的地名多了许多,底部的大肇只显出西部,西北部关卡,向上都是关卡外的地方。

    最上面的地方乐安看不到,舆图中间却很明显的画出了一层层的山,以笔锋来看,可见画图人见到此山的震撼。

    馆阁长公主阔别西北七八年,此时回到熟悉的地方也忍不住打量。

    此时也停在了舆图前。

    “陈青,这舆图?”

    女将军走上前来:“大帅,这舆图是这些年制图师重制的。这些年边境平和,军队里会制图的都在外面跑,你看,最上面的那个,就是最新做的,那里有一片能过的去的海,海上有一个不逊大肇的帝国。”

    “哦?兵力如何?”

    “兵力一般,匈奴拿大肇没办法,好些都西下劫掠此处去了。”

    “匈奴习性难移,西北边境安宁保不了多久了。”

    “大帅觉得还有多长时间?”

    “五年到十年,匈奴必定再次来犯。”

    “可惜到时你我已老,这江山还得交给年轻人来守。”

    “是,陈青明白,这就着手挖掘将才。”

    “嗯,此次我来一是看看老朋友,二来,也带了一桩任务。”

    “大帅吩咐。”

    “不必如此,我已不沾军务许久,把事情交代给你,我陪郡主在这里好好玩一玩。”

    陈青一愣,郡主?哦,大帅还是长公主,是听说大帅有了一个小郡主,这才感觉到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孩子,低头一看,好一个灵巧的小丫头。

    “这是乐安郡主。”馆阁长公主指给陈青看。

    “真是漂亮灵巧的小娃娃。”陈青赞道。

    陈青低下身子,从桌子下面抽出一个箱子,指给乐安看。

    “小郡主,这个送你了,就当我送你的见面礼。”

    乐安抿嘴乐,这位将军真是豪放不羁,京城里那些贵夫人身边的侍女每一个都能文雅的,准确的掏出合适的礼盒。但这位女将军的这种一看随意又亲切的做法反而更让乐安开心。

    “这是些什么?不会是军功吧?”

    “大帅,我是晓得吸取教训的。”

    “哈哈。乐安去打开看看,是些什么。”

    “嗨,大帅我和你说,这次的礼物一定让你打满意。”

    “哦?你这个粗神经直脑子能会挑合适的礼物?”

    “我可是料敌以先,问了咱杀虎口所有女将才选出来的,绝不会错。”

    “问的都是女将军?”

    “那是……那不是还有街边的小娘子嘛!总之绝不会错就是了。”

    馆阁长公主乐,记得自己最开始和父王来边境,还是小将的陈青送自己礼物,就是一箱子军功,差点把自己吓傻。

    后来很长时间都有心理阴影,每次来都躲着陈青。

    这么一想,对陈青送乐安的礼物起了兴趣,对乐安道:“乐安,打开来看看。”

    “现在?”

    “开吧,开!我陈青绝不会在一天沟里翻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