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魏宫莲 / 【021】府宴

【021】府宴

    三日后,碧空如洗,艳阳高照。太师府大宴宾客。

    去年,世子的嫡长子华诞,上祀他嫡祖母博陵长公主。

    阖府持斋月余,便也不曾设宴。

    去年,宫里太皇太后的诞辰,也说念着先文成皇帝和先文献皇帝而没有大办。

    直拖到今年。魏天子拓跋宏便着乐安公主自民间进些戏曲杂耍等新颖而讨彩的,说是宫里的,别说太皇太后,他都看腻味了。

    这些年魏天子一直没有册立皇后。太皇太后便一直住在原本是皇后的中宫,如今魏天子说是要亲自给太皇太后祝寿,便着人修缮。

    到底是中宫皇后的宫殿,还有附近的几处宫殿。

    京都城里的清贵人家,几乎都想到了太师府里的昭仪娘娘。

    流言就是如此,从来是鲜花着锦,或者说烈火烹油,越传越离谱:

    中宫之宠。

    他们信以为真,推波助澜地接着往火上浇油,“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国之母的地位极高,宫中礼仪待遇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妃嫔,马虎不得。这民间娶妻和纳妾,也不一样。”

    就像民间娶妻之前,也要翻新房,刷刷墙。这还算合情合理的推断。

    接下来,一个个恍若亲见,或者有亲朋好友在魏宫宫廷里监工了。

    说是中宫皇后的正殿,自西汉以来,不是椒房殿么。

    之所以命名为椒房殿,是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调和一种名为茜草的香料,进行粉刷。

    茜者,色红也,研碎的茜草混合其中,可以让椒房殿的正殿,颜色呈桃花般妩媚的粉红,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

    又一说,是因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多福”的帝后百年好合之意……他们说,“这‘多子’的‘椒’,配得多了些。”

    索性所有翻新宫殿的正殿都这么刷了一层。他们言之凿凿,“不只是京都平城里,魏宫宫廷其实也相信,魏天子对昭仪冯氏的爱重。这些宫殿距离中宫娘娘的宫殿,很近,而太皇太后还要搬回中宫娘娘的宫殿居住,也可视作魏天子的孝心。”

    中宫之宠。

    丹蔻的这种感觉,在今天太师府世子冯思政长子诞辰上看完《佳人叹》(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戏曲)之后,得到了极限的膨胀。

    自家小姐也就三年前见了魏天子一面,这次大阅可没有。

    但并不妨碍他们相信。据他们纷传,大阅的时候,魏天子再次见到了冯家的二小姐。

    三年前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这一次,便成了更为传奇的“一见倾帝心”。

    或者说,燕赵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天午后,风和日丽,乐安公主命人开了待客的花厅,学着南朝士子曲水流觞。自然也可以去其他房间玩叶子戏(当时流行的一种骰子戏),或者与友人茗茶,下棋。

    一样隔水观戏。

    仿佛民间巷陌流传的戏说宫廷神话故事一样。戏中的女子姓“李”,以“夫人”呼之,李夫人。才一露面,就是与君诀别。

    李夫人留在史书上的痕迹似乎更多是她的美貌,进宫数年得汉天子专宠,诞下一子。月有阴晴圆缺,李夫人入宫只短短数年,却不幸身染重病,以至卧床不起。

    病中,汉天子亲自前去探望她。

    隔着彩绘画屏,李夫人面壁而卧,自请罪道:“妾蒙君眷顾,幸得入宫门。女子之荣,莫过于此。唯一的不足是稚子尚且年幼,我却于此时染顽疾,此天命,非药石可医。即将远去,恐怕无法再报答你的恩情。”

    汉天子面露不忍的神色:“除了孩子,你还有何话要对我说?我既然来了,见你如此,岂非更加痛惜。”

    “教人礼仪的书上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卧榻已久,也无心打理,实不敢以轻慢之姿态面见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夫人所托,我自有安排。”汉天子说:“可我还是想见夫人最后一面。”

    李夫人只是不应,始终背对着他,也不肯叫人撤了画屏。只说是遵太医所嘱。

    汉天子还是想最后见一见她,李夫人便以绢帕覆面而泣,不再说话。

    汉天子心里不悦,面上便显露几分,起身离去。

    汉天子走后,李夫人身边伺候的宫女不解地问:“贵人你为什么不一见陛下以嘱托兄弟呢?难道是对陛下有所误解吗?“

    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愿见陛下,只是为了他能够更加长久地记住我,哪怕只是我素日里美好的音容笑貌。你若爱过一人,便会知道,离别在即,总是盼着他记得的永远是你过往的美好,而非可能的嚎啕和失态。”

    李夫人病逝后,汉天子思念不已。

    忽一日,汉天子梦到李夫人,李夫人仍是面壁而立,依稀在看水面白色的碗莲,或者水里的鱼。

    醒来后,汉天子怅叹良久,便找来方士设坛作法,召其芳魂一见。

    帐帷里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离去。汉天子呼之不应,亦不见飞天而去的伊人回头,便凄然写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汉天子又自作赋以寄恨焉。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后世人推断方士因此发明了古代最早的投影仪,或者说,诞生了后世皮影戏的雏形。

    以烛火成像的原理。所以,方士一直劝阻汉天子走近。

    历史的真相,已经不得而知。

    但这些炼丹方士确曾因天子的一些个人喜好,而间接推动科技乃至生产力的进步。

    就像,历史上有的天子想着长生不老,方士便开始在炼丹炉里为天子炼制“仙丹”,服下据说就能成仙。

    后世人推断这些方士在隋唐前后为天子炼丹,导致炼丹炉爆炸,阴差阳错调配出了原始的火药配方。

    后来,火药广泛用于军事、采矿和民间娱乐活动,譬如爆竹。

    而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药的国家。

    另外,请注意一点,这些方士为天子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都能“造”出火药,炼丹炉都因承受不住而爆炸,所以,包治百病的“仙丹”不能吃。

    言归正传。

    后来,汉天子还是在梦中得以与李夫人一见。据晋朝人王嘉在《拾遗记·前汉上》所提及。

    汉天子在延凉室里午睡,忽然梦到李夫人姗姗而来,将一种名为“蘅芜”的香草赠与他。

    汉天子自梦中一惊而起,香草如李夫人般渺渺不见踪影,唯有沾染衣袖枕上的香气,历月不散。

    而蘅芜香因此成为一种出了名的香草,或者说,香方子。甚至有帝妃也会将调配出来的香料,以蘅芜命名。

    自晋而后,闽徐夤《梦》诗:“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

    清纳兰性德《沁园春.代悼亡》词:“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