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魏宫莲 / 【023】才人冯氏

【023】才人冯氏

    西宫娘娘冯氏便也笑了:“见你这样我就放心了。你的母亲还担心你了,要我说,你出去不欺负别人就是好的。”

    说到这里,又跟身边的尚宫说,“且记下吧。我记着,上次乐安公主来找我,是不是也是这么一回事儿啊。”

    尚宫笑回:“是。”

    “那孩子是谁家的?”西宫娘娘又问。

    “南阳郡公郑羲家的。”尚宫回道。

    “那就这么着吧。”西宫娘娘略微点头,又道,“记得跟她们母亲说一声,再换过来。”

    尚宫应了一声。

    西宫娘娘遂又笑望彭城公主,“这下遂了你的意愿吧。只是,我听乐安说了,那却是个木讷寡言的。甚是无趣。”

    顿了顿,又道,“且回你的案前,坐好。待会儿你天子哥哥也要来。”

    彭城公主应了一声,回了她的案前。

    听西宫娘娘又道,“我尝了这个却是不错,冯才人出宫,且记得将这个也加进去。让她带给她母亲尝尝。”

    说着,又道,“也不知道宏儿什么时候来,且让她们先尝尝。若是觉得好,待会儿再装食盒里。”

    魏天子进来的时候,瞧见的就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他便站了站,目光在瞧见太师府四小姐的时候,分明微怔了一怔。

    随即笑着唤了太皇太后一声。

    “总算来了。”太皇太后看一眼,“亏得我今天没请外客,都是自己家里几个人。”

    说着,看着落座的魏天子,又道,“是谁又拉着你说话。一说,就忘了时辰。回头,我且让人跟他好好说说。”

    说得魏天子也笑了。

    “皇祖母不说,不说得早,孙儿还打算留他吃饭了。”魏天子拓跋宏笑回,“倒不是他拉着孙儿,是孙儿有话问他了。”

    顿了顿,又道,“太师回来了。”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听他接着说:“孙儿同太师一说话就忘了时辰,只得放了始兴出宫,护着太师回府。想来,也是说不完的话了。”

    说到这里,却听太皇太后笑着说了一句:“如此甚好。早两天,博陵公主进宫来看我,也提了一句。我琢磨着,也该回京了。”

    “是叫朝廷的事情给耽误了。”魏天子拓跋宏只说了这一句,就不再说了。

    转而笑道,“太师带了些洛州土仪来。孙儿刚刚还在懊悔,忘了让始兴顺路带些彭城的土仪回去。”

    说着,便有人奉着洛州等地的土仪到了太皇太后案前。

    “徐州刺史还先回来了。”太皇太后端详着,笑笑,看着身侧尚宫:“把我们长安的土仪也拿出来,原是说了,我请天子尝尝鲜的。”

    顿了顿,又说,“还叫天子拔了头筹。”

    又说,“这些土仪,也给他们兄弟姐妹分一分,只说是他们天子哥哥的一片心意。从我的那份里,拿些给莲仪。”

    尚宫领命,眼见着宫女将晚膳端了上来,自命人接了土仪,下去安排不提。

    自魏宫出来,已经是盏灯时分。太师府四小姐冯清自宫门处上了马车,丫鬟彩云提着食盒,落后一步。

    等到马车进了太师府,进了四小姐冯清的院子,下了车的丫鬟彩云再也忍不住,莫名掉下眼泪来。

    进了屋里,太师府四小姐冯清自顾自地在窗下坐了下来,拿起一卷佛经细看。等到彩云抽噎声低了下去,才开口。

    “怎么呢?”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难过。”丫鬟彩云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原来不明白,这会儿想想,倒是懂了大少爷三少爷几分。”

    “就为这?”冯清自佛经中抬起头来,“都说了,是冯太师回府,休沐两天了。”

    “可,可。”丫鬟彩云可是听到了彭城公主说话的,分说道,“可女学还上着呢。”

    “彭城公主会自己一个人去进学?”冯清问她。

    “怎么可能。”丫鬟彩云这趟进魏宫,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顿了顿,接着说,“上次让我们等了她足足半炷香的工夫,才来了宫女,说是彭城公主病了。”

    回头还听说,不比皇子,别说她们这些才人,公主的先生都没地儿告状了。

    陪公主读书,且得过且过吧。

    “那还担心什么呢。”太师府四小姐笑谓之,“这回赶上太师回府,你就不好奇,带了些什么洛阳土仪回来。”

    叫自家小姐这么一提醒,彩云才注意到手中的食盒,说是西宫娘娘给太师公主的。

    正好丫鬟石榴端着茶水进屋来。

    彩云看一眼,又看向自家小姐。

    听得她接了茶水,笑说:“你且跟着石榴去母亲那里。想来,她也是有话要问你的。”

    彩云刚刚也是担心着了,这非年非节的,魏天子也没有辍朝,就自家小姐回了府。

    博陵公主肯定是要问的。

    “眼见着就要到腊日了。”丫鬟彩云想了一路,总觉得挑这个时候发作的彭城公主,是故意的。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在南北朝时期,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也就是腊八,腊八节。她说,“奴婢可听说了,过了腊日,学里也不会进学了,就是春假。就提前两天工夫被打发了回来。”

    丫鬟彩云说不上来,就是不痛快。可再不痛快,抱怨了两句,她就提着食盒跟石榴走了出去。

    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于魏天子拓跋宏是,于太师府也是。

    是年十一月初七日,怀州百姓伊祁苟初自称是尧的后代,应当称王,在重山聚众反叛。洛州刺史冯熙奉征,剿灭了他们。

    而这一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十一月。履职洛州的太师冯熙这才赶在年底,进了京城。

    回京复命。太师冯熙和魏天子便是说的这个事情,不免又提到民间水旱灾年,还有蝗灾,民生为艰。

    年底回京城复命的刺史州官,大概和魏天子谈及地方民生艰难的多,百姓忍饥受冻。

    又是腊月寒冬。

    朝廷附议。

    十二月初八日,也是腊日,魏宫下令因八个州郡有水、旱、蝗灾,百姓饥困,开仓赈恤。

    同日,任命安定王拓跋休为仪同三司。

    这时候的北魏,虽然没有后世“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却已经在做了。

    冯太师回府,不出意料的,府里改成了晚膳喝腊八粥。

    这时候的太师府,已经有了低矮的圆几和胡凳,一桌可坐三五人。

    在腊日凑头一处吃腊八粥。这还是他自洛阳回来,一家人头一次聚在一起吃饭。

    太师府四小姐冯清看一眼,不出意外的,圆几上就有太师自洛阳带回来的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