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第49章 借刀杀人

    朱光府上今日格外热闹。

    身为济宁州的前任知州(从五品),虽然是‘前朝’官员,大顺权将军郭升到来后却也并未对他过于苛责。

    毕竟大顺是兵不血刃拿下济宁州的,朱光也算是献城有功。

    当然郭升也并未让他复出当官。

    “大哥,那方元昌昨日甫一入城,就在城内大肆拷饷!据说已经抓了不少人,你说他会不会对咱们动手?”

    朱光之弟朱罔有些不安地在厅内走来走去。

    朱祈年摆摆手让婢女退下,亲自给朱罔倒茶,淡定劝慰:

    “叔父莫急,此事父亲早有计较!”

    朱罔闻言期待地看向朱光。

    朱光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捋着胡须笑道:

    “二弟,大顺军不过是一些目不识丁的泥腿子,要治理这天下还得靠我等读书人!你说是这个道理不?”

    朱罔重重点头。

    对此十分认同。

    “先前郭升没有用我,那是因为顺军刚刚入城,立足未稳不敢大意。故而更为倚重王世英!”

    “现在不一样了,顺军要想治理济宁州,还是要跟我等读书人合作!那帮乡野村夫懂什么经世济民?你且看着吧,为兄起复之日不远了!”

    朱光负手于背,显得极为自信。

    其实他原本并不想投降大顺,无奈顺军到来得太快,根本不给他逃去南方的机会。

    这才在署道佥事(武装部长)王世英的裹挟下,举城投降了大顺。

    “可是方元昌如今在城内大肆拷饷,大顺似乎并不想与我等读书人合作啊?”

    朱罔还是有些疑惑。

    在这个年代,读书人,更直白一点说士绅地主或者耕读世家,往前推几代谁家祖上没阔过?

    哪家没出过官员?

    因此全都在‘拷饷’的打击范围内。

    “二弟,你且安心!那方元昌只不过针对一小批乡绅,断不可能与所有读书人为敌!”

    “先亮剑,再怀柔,如此才能收服众人!顺军无非就是做的这等打算!”

    朱光对此极为自信。

    自古以来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顺现在玩的这一套,老祖宗早就玩腻了!

    朱光这位传统读书人压根没有想过,大顺或许真的不打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又或者不打算跟现存的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罔眼前一亮。

    “如此说来,待拷饷结束,郭升必然启用大哥!也唯有大哥才能安抚这城内乡绅,让众人归心!”

    在朱罔眼中,‘众人’自然指读书人。

    庶民百姓,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中。

    “不错!”

    兄弟二人对视一笑。

    “那外面众人?”

    “自然不见!”

    此时此刻,一众乡绅、‘前明’官僚吏员正焦急地等在朱府外。

    “诸位老爷,我家老爷身体不适,今日无法见客。各位请回吧!”

    仆人恭敬地俯身说道。

    “哼,身体不适是假,不敢出来是真吧!我等本就不愿投降顺军,是相信他朱光才有今日!老匹夫竟然做起了缩头乌龟!”

    有脾气火爆的当场骂道。

    “景升兄,慎言!”

    当即有人劝阻。

    “诸位!今日朱大人想来是不会见我等了!不如由我做东,一起去知味楼小坐?”

    说话者乃是济宁州最大的地主潘士良。

    往上推三代祖上做过大明的布政使,从二品的封疆大吏,算是济宁城内排名靠前的大户了。

    昨日韩四派人上门让他两日内备齐七万两饷银!

    潘士良一边筹备银两,一边召集家奴、私兵,一边又前来拜会朱光。

    做了三手打算。

    “潘兄,那就叨扰了!”

    众人纷纷涌进济宁州最大的酒楼知味楼。

    “潘员外、陈员外、唐员外…”

    掌柜见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来了一小半,大惊之余立刻上前打招呼。这些人互相之间矛盾不少,平日里可不会聚在一起。

    “诸位,请!”

    掌柜亲自将众人引到天字号包间。

    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酒佳肴,众位乡绅尽皆面色愁苦,几乎无人动著。

    “元琅兄,不知此次顺军索要几何?”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七万两!”

    潘士良并未隐瞒。

    “嘶~”

    一众倒抽冷气声。

    “哼,潘氏家大业大,七万两也不过尔尔!”

    名唤景升的人小声嘀咕道。

    “景升,切莫多事!”

    张晋民悄悄扯了扯他衣袖,又趁无人注意飞快夹了几口饭菜。

    在这个饭局上,尚未及冠的魏景升、张晋民都是小辈,二人家世也并不显赫。前者是大明内阁首辅魏藻德的远支族人,父亲做过金乡县丞;后者家世更一般,本人乃举人,并没有官身。

    二人乃是同窗。

    昨日同时接到通知,魏景升需缴纳3000两,张晋民需缴纳1000两!

    “家父在世时仅做过一任五品同知,方贼竟然索要一万两白银!”

    “我唐家更惨!上推五代先祖做过北直隶左参政,家道早已中落,那方..竟然让我缴纳两万两!”

    “我家不过些许田产,那厮竟要我出七千两!”

    众人打开话匣子,纷纷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张晋民等少数几人面容愁苦,显然缴纳这笔钱对他们来说颇为困难。其余大多数乡绅则是气愤大于悲苦,心中更多是被人勒索的不满。

    “潘员外,你说我等到底该如何做?”

    众人纷纷将视线看向潘士良。

    潘士良面上无任何变化,只淡淡说道:

    “大顺到此,我等聊表心意犒劳大军也是应有之义。”

    闻言众人多有失望。

    “然而这济宁终归是诸位的济宁,济宁大事尚需诸位操持!方元昌不应如此咄咄逼人,军饷一事理应诸位首肯才是!”

    “是矣!”

    众人纷纷附和。

    “然那方元昌嚣张跋扈,昨日已经拘了数人,据说在牢狱中肆意折磨,城北郭员外竟被生生打死!我等为之奈何?”

    “对啊,那贼人恐不会与我等坐下来商量!”

    说起方元昌,诸位乡绅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方元昌的催饷司不过百余人马,诸位家中奴仆远不止此数。有何俱哉?”

    潘士良淡然笑道。

    “是啊!方元昌不过一跳梁小丑!”

    有不少人悄悄握紧了拳头。

    潘士良心中嗤笑一声,今日目的已经达成,且看是否有人脑袋一热去跟方元昌死磕!

    干掉方元昌最好。

    干不掉也无所谓,相比方元昌,他更在乎大顺对于士绅的根本态度。

    区区七万两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