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第113章 杀真满

    “痛快!”

    陈五一枪将清军捅了个对穿,当即策马冲向另一人。

    “50两!”

    北伐军士卒怪叫着将手中骨朵狠狠砸在清军脑袋上,后者当场脑浆四溅,死得不能再死了。

    这种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锤状兵器,借助战马冲刺的冲击力,堪称开颅利器!

    失去了战马的八旗士兵,宛若没了牙齿的猛虎,战力登时大减。

    趁你病要你命。

    两百名北伐军骑兵使劲驱策战马,尽可能让马匹保持高速运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劈砍、捅刺、猛砸,收割清虏性命。

    那些将后背留给敌人的清军士兵纷纷丧命。

    也有一些骁勇的清军士兵,在与北伐军骑兵错身而过的瞬间,灵巧地躲过攻击,并迅疾攻击马腿等脆弱部位。

    战马吃痛栽倒在地上。

    北伐军士兵被摔出去数米远,当场就不省人事。

    还有的清军士兵在千钧一发之际纵身跳上北伐军士兵马背,在后者尚未反应过来之际,拔出匕首狠狠刺入。

    抢夺马匹成功的清军并未着急逃离,反而是转头与北伐军冲杀起来。

    可谓是极其勇猛!

    当然,场中最勇猛的当属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

    面对迎来冲来的北伐军骑兵,鳌拜不躲不闪,目光死死盯着对方。在双方马匹交错而过的瞬间,鳌拜轻轻扭转身躯,躲过北伐军士兵的长枪,并顺手挥出手中骨朵。

    只是轻轻的一击。

    那名北伐军士兵当即横飞出去,整个胸膛都塌陷了下去。

    体型魁梧雄壮又包裹在一身重甲中的鳌拜,身形丝毫不见任何迟钝,在北伐军中左冲右突,所过之处无一幸免。

    “满洲第一勇士果然名不虚传!”

    眼见场中剩余的清军渐渐稳住阵脚并开始反向冲杀北伐军,朱敏铖连忙让人打出信号,命令陈五率领骑兵撤退。

    “追上他们!”

    鳌拜反应也十分迅速。

    他已明白今日是中计了,看对方有条不紊的样子,显然今天的事情不会到此为止。

    要想逃出生天,追随敌军骑兵并击溃他们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朱敏铖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等鳌拜收拢剩余清军时,北伐军骑兵早已不见了踪影,而清军来时的路上已经布满了一道道路障。

    与此同时,济南城中。

    “不好了!清军入城了!”

    “清军屠了衍圣公,现在又要屠济南了!”

    无数人奔走呼告,乱成一团。

    “清虏抢走了我们的粮食、钱财,如今又要干什么?这是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啊!”

    “为了活命,诛杀清虏!”

    方大猷为了筹集六百万两,已然将山东官绅、百姓得罪了个遍。

    屠戮衍圣公府更是将孔孟之乡的反清情绪给推向了高潮。

    如今听说真满大兵入城,即将推行所谓的‘跑马圈地、剃发易服’等政策,当即全城激愤,无数人喊着‘诛杀清虏’走上街头。

    “咚,咚咚咚!”

    “砰!砰砰!…”

    街道上硝烟弥漫,北伐军士兵有序地轮转射击,枪声不绝于耳。

    间或混杂着虎蹲炮的‘通通’声。

    然而无往不利的线列步兵战术这一次却遭受了重大失利。

    鳌拜一马当先,清军士兵悍不畏死地冲锋向前,很快就冲破了第一道路障,进入弓箭射程内。

    不时有清军士兵中弹栽下马来。

    在这个距离上,燧发步枪强大的冲击力、贯穿力能够轻松击穿清军身上的重甲,完全就是一打一个不吱声。

    然而清军士兵顶着嗖嗖飞过的子弹,完全不顾身旁中枪倒地的同伴,有条不紊地挽弓搭箭。

    “啊!”

    “救命!”

    清军弓箭的威力同样不可小觑,弓马娴熟的真满大兵射速更是远超北伐军士兵,很快就有不少士兵中箭。

    相比之下,并不着甲的北伐军士兵都是脆皮,一时间损失惨重。

    而且即便经历了不少战斗,北伐军士卒的士气仍远远比不上鳌拜率领的精锐清军。

    短短片刻功夫,战线已经有崩溃的迹象。

    “退守第二道防线!”

    朱敏铖见状立刻发出指令。

    虽然在战前他就已经预见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亲眼所见,心中仍不好受。

    欧洲的线列步兵排队枪毙战术并不适合华夏战场,因为建奴依仗的从来就不是步兵!

    要想对付弓马娴熟的建奴骑兵,最有效的办法是大慈大悲加特林菩萨。

    重机枪的普及才是骑兵退出现代战场的最大缘由。

    但这会儿显然不现实。

    其次就是火炮和工事。

    用火炮的覆盖射击来远程打击骑兵,同时炮弹会使战马受惊,从而迟滞骑兵的进攻;此外依靠多重壕沟、拒马等工事让骑兵跑不起来、冲不过来,这样便可战胜骑兵。

    但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

    笨重。

    阵地是无法移动的,但是骑兵可以。

    所以,这种办法只能用于防守,无法进攻。

    朱敏铖眼下的做法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退守第二道防线以后,北伐军士兵重新得到屏障的保护,清军则再一次被迟滞,于是双方伤亡比再次逆转。

    等清军逼近,就再次退守下一道防线。

    如此不断往复。

    战场之外,朱敏铖面色铁青。

    在鳌拜带头冲锋之下,残余的清军士气不减反增,冲破最后一道防线就在旦夕。

    一道道防线前,清军与北伐军的尸体杂乱交叠。

    战斗到现在,他并不能说对北伐军失望,毕竟面对清军精锐铁骑的冲击,北伐军虽然很快就放弃了前后五道防线,却也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才撤出,并没有出现如明军那样未战先怯的迹象。

    朱敏铖沉默着跨上战马。

    陈五亲自擎起绣有朱字的黄边白底龙旗,又有两名亲兵举起日、月旗,他深知朱敏铖的性格,此时断无退后之理。

    “兴兵北伐以来,我日夜期待着这一天!”

    “今日,杀鳌拜!”

    朱敏铖神色中染上几分兴奋和嗜血。

    没有人比他更期待杀尽建虏!

    “杀鳌拜!”

    一百余名骑兵齐齐抽出长刀,隆隆的马蹄声在城内回荡。

    “杀出去!”

    与此同时,终于冲破了北伐军最后一道防线,看着来时的方向,鳌拜眼中闪过希望和一丝狠厉。

    “将来必血洗济南以报今日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