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天之道也 / 第三章 一出好戏,配角第一

第三章 一出好戏,配角第一

    一番忙碌过后,五十人的饭菜终于做好。

    王也与大师兄李寒衣及十三师妹王影将蒸好的红米饭端上桌,这红米饭是白米与山上的红子刺掺杂在一起煮的米饭,虽说煮出来的颜色艳丽好看,可味道却不怎么好吃。

    这三年来,天灾人祸天下动荡,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小菩提道观里又少有香火,为了活着,自然是要寻一条活路,而这山上的红子刺就是活路,若是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谁又想吃这难以下咽的红米饭。

    王了将饭盛好后,行动自如的上去端取,行动不便的则互相递让。

    当所有人面前的黑色套碗里都盛有满满的红米饭后,大师兄李寒衣才停下盛饭的动作,然后熟练的端着碗转身坐到桌上。

    王也看了一眼师父陈德菊,师徒俩相视而笑。

    在陈德菊眼神的示意下,王了抿了抿嘴,喊道:“开饭了,还是老规矩,吃前不管,吃后洗碗。”

    随着他话喊完,所有人都开始动起筷来。

    之前处理兔肉的赵九斤直接起身将装着兔肉的盘子端到自己面前,然后右手拿起竹筷,只见他的筷子每一次碰到兔肉时,兔肉就会飞起,几个呼吸的时间,被装满兔肉的盘子里只剩一块拇指大小的兔肉,而五十块兔肉都被分落进了其他人的碗里。

    王了见状,端起碗走到赵九斤身旁,眼里望着赵九斤碗里的兔肉,嘴里嚼着红米饭说道:“小胖子,怪不得你长这么胖,原来是耍了小心眼,你这块兔肉明显比我这块大,不行,我们得换一下。”

    面对王了的质疑,赵九斤知道他话里的用意,桌上的人都知道,也都在等着一出好戏,这已经成为了吃饭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主角一直都是没事找事逗乐子的王了,配角则谁都有可能,就连他们都师父陈德菊有时也会被王了这临时起的意套入其中。

    吃饭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这顿饭的配角是王影,毕竟她今天的那一瓢水将所有人埋藏在心底的知道涨了起来,可谁也没想到会是张九斤。

    虽与所有人所想有偏差,可无论配角是谁,这出戏都会很有趣,此时听到王了的刁难,所有人都在想张九斤会如何化解。

    而面对王了临时起的这出戏,张九斤先是看了看众人摆出一副听戏看戏的姿态,然后再回过头瞧了瞧小菩提道观里饭桌上的主角王了,最终回过头,望了望自己碗里的兔肉。

    他心里明白王了为何选他做配角,无非是因为自己将最小的兔肉留给了自己,所以王了想借演戏为借口,将最小的兔肉换到他碗里,而赵九斤之前分肉的时候,刻意将最大份的三块分别分给了他师父陈德菊、师姐王影与九师兄王了,本以为自己分肉的时候动作很快,不会被王了发觉,可还是被他察觉到,故想与自己交换,想给他最好的那块兔肉。

    这就是王了,无论什么时候或什么事都在为他们考虑,总是将他自己放到最后,赵九斤喜欢王了重情重义,可也烦他太过于重情重义。

    面对王了故意的刁难,赵九斤为了让王了吃到最多的兔肉,脑子里疯狂的想着两全其美的办法,最终他张开嘴巴,朝着红米饭上的兔子吐了吐口水:“我呸呸呸…九师兄,不是师弟我不愿意与你交换,实在是这兔肉有了师弟我的口水,若九师兄你不嫌弃,那就换吧!”

    “好你个赵胖子,今日这戏刚开始,便被你这一嘴给了结,算你小子狠啊!”王了无奈一笑,摇了摇头,端着碗收回伸出去的筷子转身向自己的座位走去。

    众人见他这出戏刚开始就结束,都不由笑了起来,谁也没想到这赵九斤会做出吐口水的举动,当真是宁与李寒衣争吵,莫与赵九斤比贱。

    坐回座位上的王了面对众人的笑声,连忙吃了两大口红米饭,便吃边说:“还是那句话,吃前不管,吃后洗碗。”

    众人见他那猴急的样子,笑声更大了起来,虽然如此,手里的筷子已经动了起来,毕竟五十人都碗筷,是有点多了。

    主位上的陈德菊欣慰的看着都已经长大的弟子们,心里想着等山下平静段时间后,就带着李字辈与王字辈的弟子下山寻些轻松的事做赚些生活费。

    自从一年前朝廷与在巨鹿郡起义的张觉开战后,天下诸侯都以为以张觉的三万“太苍军”会在三个月内败在大汉大司马李田率领的二十万铁蹄之下,可谁也没想到,张觉在幽幽谷以少胜多,击退了李田的二十万大军,并与之缠斗至如今未见败势。

    而天下十二州也因此动荡不安,靠近巨鹿郡及幽幽谷方向的多数城池都开启了闭城模式,使得许多需要从这两处方向运往其它州的货物停滞不前,从而使得天下物价上涨,许多地方百姓因食不果腹开始了逃难之行。

    龙里郡虽离巨鹿郡数千里,却也受到影响,大汉兵马因此兵权分散于各路诸侯手中,如今不敌张觉起义军,各路诸侯又隔岸观火,总有借口不肯出兵为大汉平乱,导致张觉一胜再胜,从原先的三万人马变成了如今的十九万,这个结果出乎各路诸侯预料,为了防止张觉一家独大,各路诸侯开始向朝廷派出援兵,可这些援兵大多数都临时被抓的壮丁,龙里郡近三个月被南王侯强制征兵一万七千余人,皆是老弱病残,这些人无疑是被送上战场当胜利者的奠基石。

    陈德菊想起一些往事,如今天机将至,小菩提道观里的孩子们虽有以一敌百的本领,可在大势之下,必然会因她的往事而被送上战场,到时生死在人,命不由己,心念至此,低眸望了一眼碗里的红米饭,心想饭后下山,算一算如今的世道与天下的局势,再将她年少时随师父远游所买的道家银器拿去典当,为即将到来的劫难铺路,让她的弟子们入海成鱼。

    王了看出他师父有心事,便开口问道:“师父,您在想什么?”

    陈德菊抬眸,看了一眼王了,也没隐瞒:“为师准备下山去看一看。”

    听到下山二字,王了顿时来了兴趣,也起来别的心思:“师父,徒儿随您一块下山可好?”

    陈德菊想起一些往事,知道自己拦不住她这个古灵精怪的徒儿,便应道:“你下山可以,可你需与为师约法三章方可。”

    王了信誓旦旦的说:“师父,只要你愿意带徒儿下山,莫说约法三章,就是三十章也可以。”

    陈德菊突然认真起来:“那好,就约法三十章。”

    王了一脸吃瘪的样子:“师父,你就别逗徒儿了!”

    陈德菊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王了耍起无赖:“师父,您是知道的,徒儿我非君子,是个小人而已。”

    陈德菊点了点头:“你有自知之明这点是天下人难得的优势,那就约法三章。”

    王了脸上的表情又恢复如初:“师父您说。”

    陈德菊不忘吃了两口饭才说道:“第一,下山之后,与为师保持十丈之内的距离,第二,入城之后,少说话多听话,第三,不可搭讪面容娇好的女子。”

    王了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这三个要求对他来说难与不难皆是他一念之间。

    他好玩,因此每次下山都会玩起失踪,等个五六日才屁颠屁颠的跑回观里,有几次还带着他的师兄弟们跑出来龙里郡,让陈德菊担心了半月有余,虽对他惩之以戒,可他这贪玩的性子是打死也改不了,这让陈德菊很是头疼,她知道小菩提道观装不下王了的心,可在他未有自保实力前,她希望王了的心能待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小菩提道观里的孩子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赵九斤喜欢做菜,一棵白菜他能做出一百种花样,甚至更多。

    三师姐王昭喜欢寻找奇形怪状的石头,在她房间的地上,可以找出一百种以上的石头。

    大师兄李寒衣喜欢砍竹子,然后将其做成竹剑,对此王了曾问过他是不是喜欢练剑,李寒衣说他不喜欢练剑,只是喜欢将竹子做成剑而已。

    从小到大,李寒衣不知道用竹子做了多少把竹剑,每一次做好的竹剑都会消失不见,王了对此感到好奇,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了看到李寒衣将他做好的竹剑扔到小菩提道观西墙后的万丈深渊里时,才知道那些竹剑都去了哪。

    而王了的兴趣很奇葩,可以说很无耻,他每次下山都会做一件被众人鄙夷的事,那就是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遇到样貌好看的女子就会厚着脸皮上前搭讪,别人见他长的不错,也乐意与他聊上几句,可王了三句之内,必有一句会让被他搭讪的女子生怒离开。

    毕竟,一个陌生人刚与你聊天,不过两三句话就想和你洞房花烛夜,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他是个无耻下流龌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