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建文四十年 / 第二十五章 巧舌如簧

第二十五章 巧舌如簧

    “没记错的话,咱已经把那本《三国演义》列为禁书,是谁胆敢把禁书拿出来给世人看的!”朱元璋面无表情,化身青面修罗。

    朱权身子一哆嗦,君父君父,先是君,然后是父,恐怕这次朱权难逃一劫了。

    朱楩朱橞也知道逃不了干系,凤凰台是他们一起创办的,连坐在一起也是大罪。

    也怪不得朱元璋这般动怒,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要说最让人忌惮的东西,同行稳列前三。

    他们同样知道行业内幕,拥有就好像一个五十岁的企业高管,治理企业的那套理论在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手里玩转得炉火纯青,这时高管就必须开始担忧自己的晚年。

    提拔?收做弟子?

    不可能的。

    像管理、造反这类不能用考试成绩来判定优劣的项目,敌人头上不会亮血条,也不会标注攻击力防御力,永远不知道他轻飘飘的一拳里究竟夹杂什么样的怪东西。

    唯一办法就是,除之而后快,防范于未然。

    朱廷心知这是与朱权达成联盟的最佳时刻,当即跪了出来:

    “皇爷爷,孙儿不解,为何《三国志通俗演义》会被列为禁书!”

    朱权充满感激朝朱廷望了眼。

    朱元璋见朱廷明知故问,哪里管他是宝王爱王,怒道:

    “洪武十九年翰林院的禁书名单中,咱清楚记得那本书在里头。当中写的都是些什么事,看过的人谁人不知!”

    朱廷深吸一口气,反问道:

    “皇爷爷既读过,孙儿冒昧问一下,说起《三国志通俗演义》,皇爷爷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朱元璋愣了愣。

    朱廷不依不饶道:

    “孙儿有幸也读过,若是让孙儿来说,最先想到的是刘玄德携民渡江的仁,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义,秉烛执刀守二嫂的礼,诸葛卧龙庞凤雏的智,赵子龙的胆,是老黄忠挎弓射定军,张翼德持矛吼当阳。试问谁会去慕那身膏肉油的董太师,挟天子令诸侯的曹孟德,皇爷爷,孙儿这话有错否!”

    说到关云长时,朱橞的腰杆子不由直了直,附和道:

    “儿臣也是这般想的!”

    朱元璋陷入沉思,朱廷说的好像没问题。

    其实他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本书并不排斥,尤其里头有几段还颇合他的胃口,像火烧赤壁,不就是当时鄱阳湖之战火烧陈友谅大军的场景,陈友谅的艨艟巨舰、百舸争流,悉数焚于自己的小舟火筏之中,堪称绝唱。

    当初读到那一段,朱元璋拍案叫好,还和张百全说,那诸葛孔明不如改名叫诸葛元璋罢,反正都姓朱,做的事也大差不差。

    后来底下有大臣上疏,说《三国演义》书中藏有大量造反之类不法事,其实也就是没事找事,弄点文字狱,在朱元璋面前抛头露脸一下。

    朱元璋年纪大了,没那么多心思跟底下人争论,时间久了便默许了他们的意思,于是翰林就把《三国演义》列为禁书,不得传阅。

    现在回想起来,朱元璋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欠了考虑。

    可皇帝怎么会错呢,他皱起眉头,抬脚就给朱橞来了一下。

    “给咱跪好,让你说话了么。禁书就是禁书,你嘴里把他说成花,他依旧是禁书。”

    朱廷接着说道:

    “皇爷爷,孙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别和咱搞弯弯绕绕,当着列祖列宗面,知无不言。”

    “那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孙儿就说了。您常说唐太宗是毕生追求,孙儿看来,秦二世才是您的追求。”

    咕咚,咕咚,咕咚。

    朱权三兄弟狠狠咽了口口水,允炆这是疯了吗!

    朱元璋勃然大怒:

    “放肆!”

    富有节奏的木鱼声将朱元璋的怒吼扩大万倍不止,宛如醒狮咆哮,罗汉吓威。

    秦二世是个什么东西,亡国之君,无能之辈,最后被一个太监的手下逼得自尽。

    朱元璋心目中的贤君,唯有李世民一人,狂热到以至于画师进宫给朱元璋画像,也要往李世民神韵逼靠。

    说他的追求是胡亥,就如同质疑他朱元璋的三观,岂不是活生生打他的脸!

    头顶朱元璋的勃然大怒,朱廷不慌不忙道:

    “如若皇爷爷不拿胡亥当追求,又何必去寻他被赵高指鹿为马的羞辱?《三国志通俗演义》本是奇书,却造人诬陷为造反之术,这和指鹿为马有什么区别?

    依孙儿看,蓝玉才该论罪,天下长治久安,百姓何故造反,他分明就是眼红顾成声名鹊起,借凤凰台连载《三国演义》来给顾成泼污水。

    镇远侯顾成在黔中广散粮米的事,全应天传得沸沸扬扬,百姓都在赞扬朝廷美德,此乃仁也;顾成驱逐胡虏,镇守一方,忠心耿耿效力大明,此乃义也;携杀器在外,不借此问朝廷索要官禄,此乃礼也;镇黔中十余年而不乱,此乃智也。

    这等仁义礼智之功臣,横遭污名所诟,简直就是英雄蒙耻,是,是岳武穆惨遭秦桧暗算。他蓝玉在这个时候说我们凤凰台要造您的反,这话说出来谁信,谁又会当真?

    列祖列宗在上,孙儿这话若是有半分假,半分违心,愿遭天谴!”

    远在凉国公府的蓝玉心里苦,老子就是想单独给你朱允炆下绊子,哪里想了那么多,老子怎么就成秦桧了。

    然而嘴长在朱廷身上,朱廷此时宛如黄桥修上身,巧妙地将矛盾推给蓝玉,现在反倒成蓝玉的错了。

    这事究竟谁对谁错?

    这事压根没个对错,三国演义确实通篇讲的都是造反,也如同朱廷所言,满是仁义礼智信。

    全凭朱元璋怎么想了,主观意识在这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油漏的滴答声和木鱼声传响大殿,恰好一束光从殿门角射了进来,直直照在灵牌上,粉尘静荡在空中,祖宗灵牌反射出耀眼的金光,好似真的显灵一般。

    朱元璋长长舒了口气,道:

    “咱不是胡亥,《三国志通俗演义》也不是造反之书,这些咱就算知晓,白纸黑字的禁令还刻在翰林院碑林中,你要么去学那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跟那群读书的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