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不圣圣尊 / 第三十一章 儒、道、墨、释、圣、至之辩

第三十一章 儒、道、墨、释、圣、至之辩

    “我认为可以将“儒”字拆分开来,“儒”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需”,拼凑在一起便是“儒”。故而儒,乃人之需也!”

    “此需所指,并非在于高高在上的帝王臣子,士族乡绅,而更在于覆盖所有寒门子弟以及普通人。因此我认为儒者若想经世济民,要引入一个商的概念!”

    ”商则极为重要,以商之法行儒道,则劳田者可以以粮换衣,裁衣者可以以衣换粮,如此往复,人人皆可各司其职,互赢互利,各取所需,进而满足人之需,终成儒道。”

    杨辰缓缓口诵自己对儒的理解,不多时,那页白濛濛的纸张金字慢慢褪去,上方的金字变成了:“商,亦儒之道也。”

    不一会儿,那白濛濛的纸张逐渐如迷雾般消散,杨辰感到自己的元胎中,多出了一团气。

    “这是什么?”

    杨辰心中惊讶,他感受到那股气十分独特,和自身元胎中所储存的元气和血气皆有所不同,蕴含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却见遥遥高处,妙言书嘴角露出赞赏之色道:“不错,此儒道可堪妙言,若是得到书页的认可,便可得到书页中所蕴含的浩然气,此浩然气蕴含人族圣者意志,可助你不借助外物促进元胎的凝练,对于此后凝聚亨种也有关键性的作用,不过既然你已经突破元胎境,吾再赐你一张黑纸页吧。”

    说罢,众人惊讶地看到那妙言书又翻出一张伴随奇异黑纹的黑纸,送往杨辰面前。

    “杨师兄竟然已经突破元胎境了!而且他这么快便解答了书页中的问题!”

    几人啧啧称奇,各自露出惊讶的表情。

    不过很快,他们自己身前那页白色纸张也发出了金色的大字。

    他们立刻也开始作答。

    只见青牛镇李家李素面前的白纸上方的金字写得是:“何为道?”

    李素见到这个问题,苦思冥想了片刻,突然露出了笑容道:“何为道,我不知道。不知,便为道,不知非无知,无为非不为,我以不知求以知,道祖以无为用作为。所以,何为道,我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李素面前的白纸也消散了,化作一团气遁入李素体内。

    妙言书称赞道:“妙哉!不知道,故而知道。”

    ……

    木箱少年郑匠面前的白纸上方写着:“墨者何为?”

    郑匠闻言,不假思索道:“墨,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凡兼爱天下者,皆可为墨,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从事工匠者,称“墨匠”,所行所谓,皆以利人。所以我以为,墨者,做好自己的事业,无愧自己,又帮助他人者,便是墨之所为。”

    不出意料,郑匠也成功完成了考验,体内演化出一团气。

    妙言书评价道:“善!”

    ……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仲远小和尚。

    仲远小和尚面前的白纸上方写着:“何为大乘佛法,何为小乘佛法?”

    仲远小和尚露出得意的笑容,此问题在佛门早有论述,在佛门这已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答案。

    仲远小和尚道:“小乘佛法主张众生自救,人人皆可自修肉体内心,不为外物所侵扰,自得正果;大乘则主张修行过程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不但要自我涅槃,更要扬我佛道,普度众生,以缓众生之苦!修身礼佛,自然不可仅自照己身,更要照亮他人,故而,我等应如三藏法师一般,修佛传道,以证大乘佛法!”

    仲远小和尚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他自小随着随母礼佛,去过许多著名寺院,也拜访过许多高僧,更是读过许多佛教经典和传记。

    对于白纸上的问题,他胸有成竹,等待着完美得通过考核。

    但时间一点点过去,仲远小和尚焦急等待,却发现他面前的那页白纸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金色大字甚至随着时间变化,变得越来越显眼!

    又过了一会儿,白纸依旧不动声色,显然,白纸对仲远小和尚的回答并不认可。

    “这么可能?我失败了?为何?我明明说出了最好的答案,为何没能通过?”

    仲远和尚心中充满了疑惑困顿,仲远小和尚自小与人探究辩论佛法,鲜有败迹,如今竟是大败一场。

    他不明白,他所言的内容在佛门经过千年考验,这约定俗成的答案为何得不到白纸的认可。

    “不对!不对!是你错了!是你错了!”

    眼见其他几人都通过了考验,仲远和尚内心突然发生了变化,焦急得大喊大叫起来,只是除了妙言书,无人知道他说了什么。

    黑色怪书嘴角露出不屑道:“这世上哪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何况你的答案完全错误!小乘佛法只修己身,大乘佛法却要普度众生?哈哈哈!思之令吾发笑!”

    妙言书话毕,只见白光一闪,仲远小和尚被黑色怪书传送了出去。

    ……

    几人无论是否通过考验,一个接着一个都慢慢被传送了出去。

    唯有杨辰被黑色怪书留在原地。

    他的面前还漂浮着一张黑色纸皮,纸皮上蕴含神奇的黑纹,细细观之,可以发现黑纹中蕴含着极为强大的威压。

    杨辰没有发现那些人已经离去,他的注意力被眼前这张黑纸深深地吸引,仿佛陷入了一个黑洞。

    杨辰可以感受到黑纸中蕴含着一股独特的力量,这股力量十分独特,让他的意识都模糊了些许,长久观看这张黑纸,他的大脑都会隐隐发出尖锐的刺痛感。

    黑纸自然地悬浮在空中,和方才的白纸相比,黑纸上的浮现的并非汉字,而是一串奇怪的金色蝌蚪文。

    “真神奇!虽然我看不懂这蝌蚪文,但是我的脑海却能明白他的意思。”

    杨辰惊叹了一句,很快就翻译出金色蝌蚪文的意思。

    “圣人与至人有何分别?”

    杨辰微微吃惊,圣人乃是修行者的尽头,走过了元、亨、利、贞四个境界后,便是所谓的圣人境。

    但是这个问题不但提到了圣人,还提到了至人,所言恐怕不是修行境界,仔细想来更有可能说的是一种思想的境界。

    就连从未下过山的杨辰也知道,人族历史上最出名的圣人和最出名的至人分别是儒院的祖师和道院的祖师。

    典籍中记载,这两位祖师的一生各有不同。

    一位是在人族内部积弱之时,纵使自身实力不足,仍然横空出世,拯救人族于水火,近乎以一己之力击退一方异族,保证了人族兴旺的火种。

    另一位则是在道院最为强盛时,没有选择称霸人族,而采取无为之道,悄然扶持了人族人道其他思想的种子,增进了人道修行的多样,才有了后来人族兴旺的百家争鸣。

    杨辰原来未曾了解过修行者,在大山看到这些典籍,只当是当成神话故事,但是如今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这些典籍极有可能是真的。

    杨辰闭上了眼睛深思,不久后,他的心中逐渐有了了答案。

    心中之念很快便如同刀刻斧凿一般,幻化成一行行金色蝌蚪文,出现在黑色书页上:

    “行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为圣人!知其可而不为者,为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