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臣 / 第八十八章 号火

第八十八章 号火

    周军大营旁边的山上突然燃起的火柱着实是把周夏两军吓了一跳。

    周军还好说,宋云森提前通知了各军主将,由这些将军去安抚麾下士卒,并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骚动。

    夏军就比较麻烦了,突然燃起的大火让夏军很多人认为是周军进攻的信号,不少已经休息了的夏军士卒被紧急叫了起来,匆匆的走上了作战位置。

    等到严阵以待的夏军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之后,不少夏军士卒都是破口大骂,可还没等他们骂几句,坪山上的驻军飞速派人下山,通告了永和城中同样燃起了一道火柱。

    “这肯定是周军在和杜守谦宁德志联系,通知曾善祝,小心永和城中的武襄骁武二军出城。”得知两处一起燃起火柱的刘观泉,顿时明白了这是周军在和永和城中的守军联系。

    曾善祝是曾善庆的弟弟,曾善庆留在永和城的一万人就是由曾善祝率领的。

    “二哥,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要是通知永和城的话,周军大营点火就行了,永和城没有必要点火回应,再说了,武襄军和骁武军被围困了近两个月,城中粮草应该所剩无几了,就算是他们出城,养精蓄锐的一万精兵也足以拦住他们。或许,墨云山中还有武略营留下的士卒。”

    “应该不会,胡轩投敌,武略营和康赵寨的那群人已经出了墨云山,我们在大周的细作探查到,康赵寨的百姓都留在了秦峰郡,那两千多青壮则是跟着武略营一起到了永宁城,其中还包括了骆续和太玄军投降的那些士卒。”刘观泉想了想,否定了刘听泉的想法。

    “大都督,刘振武的话有理,不排除胡轩在墨云山中留了一支精锐小部队的可能,还是小心一些为好。这一战我军人数处于劣势,唯有守住阵势方有胜算。”军师西门桀却是同意刘听泉的说法。

    “西门先生认为该当如何?”

    “命令杨振威立即率军一万前来支援,永熙永盛两城也可以抽调一部分士卒前来。这一仗我军不能败,若是败了,宿平县以东就不复为国家所有了。”西门桀的声音有点颤抖,常年在暨南关和成国军队交手的他,也从周军的推进中感觉到了一丝压力。周军果然不是成军能比的,难怪成军进攻大周的南云州,每次都是铩羽而归。

    “李云熙的援军到哪了?十天前就说到了安宁郡,现在怎么也到了玄名郡了吧?”刘观泉把希望寄托于即将到来的李云熙身上,毕竟那里有五万大军。

    “李大都督派人前来通报,太玄各郡今日春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加上各郡的郡兵都被抽调一空,导致太玄境内盗匪四起,粮草辎重遇袭之事时有发生,故而大大拖慢了行军的速度。如今刚刚进入玄名郡,只怕是赶不上这一次的大战了。”西门桀取出一封信函,递给了刘观泉。

    “才到玄名郡?看来是指望不上了,西门先生,你替本都督写封信,请李大都督务必先派一支部队先赶到永州,配合义勇营等部收复永熙永盛二城,最少也要把咱们的退路清理干净?”刘观泉无力的说。

    “大都督,你这是?”

    “多准备一条退路罢了,告诉杨玉和,不用派人来这里了,派人去守好永兴城。”

    “大都督!我军还没败呢!你这是做什么?”西门佑愤怒的喊到。

    刘观泉没有理会西门佑,挥手示意众人离开帅帐。

    众人无奈,只得是各自退出了帅帐,只留下了刘观泉在帅帐之中仰天长叹。

    ……

    半个时辰之前,永和城,城楼。

    被围困了近两个月的武襄军和骁武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城中储存的粮草即将消耗殆尽,城中士卒的口粮一减再减,已经到了不得不宰杀战马的地步。

    “周军怎么还不来?他们是想把咱们饿死一半,再以救世主的模样出现吗?最近一段时间墨云山里也没有消息传出来,胡轩那批人都去哪了,还来不来解围了?”

    杜守谦刚刚走进城楼,就听见了宁德志的抱怨声。

    “宁兄,别抱怨了,留点力气准备杀出去吧。”杜守谦笑着把手中的绢布递给宁德志。

    “又来了?十几天之前说南方有火光,说明周军已经到了,让咱们也举火回应。这都半个多月了,周军的影子在哪呢?现在还来,真把咱们当傻子耍吗?周军攻占了永宁城?”宁德志骂骂咧咧的接过了绢布,低头看了起来,忽然间嘴骂声戛然而止,抬起头来震惊的看着杜守谦。

    “怎么样?你还觉得是骗你吗?刚刚我在西门和南门都看了一遍,夏军的大营虽然还在,可是营中的士卒明显少了很多。我怀疑刘狗贼已经把大部分的人调去对付周军了。”

    “当真?”宁德志还是有些不相信。

    “我骗你做什么?”

    杜守谦话没说完,忽然听见了有人叫喊,杜守谦和宁德志赶紧走出城楼,循声望去。只见被安排在城中最高点的士卒高声呼喊到,南方隐隐有火光亮起。

    还没等杜守谦问话,宁德志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看!”宁德志手指着南方,出声提醒。

    “看什么?”杜守谦顺着宁德志的手指看过去,只见坪山之后,一道火光冲天而起,在漆黑的夜色中格外的显眼。

    “快,通知北城那边点火。”见到火光冲天,杜守谦急忙叫喊起来。

    一阵急促的锣声响起,很快,北城墙上也燃起了一道火柱,只不过比起周军大营边上的火柱,要小很多。

    “传令各营,准备作战,今晚就是咱们报仇的机会。告诉弟兄们,出城后只要没有佩戴标记的,一律格杀勿论。”见大火烧了起来,杜守谦和宁德志召集了所有都尉以上的军官,通知今晚将要出城战斗之事。

    “出城?城外不是还有刘贼的军队把守吗?”有些校尉提出了质疑。

    “武略营请来的援军已经到了,我和宁将军也不瞒你们,援军来自于大周。”

    “大周?武略营投降大周了?还要带着咱们一起?杜将军,你可别忘了,陆将军和郭将军都是死在周军手中的。骁武军的各位兄弟我不管,武襄军的,谁要是敢提一句投周,别怪我郭魁手里的刀不客气。”宁武营的一位校尉郭魁愤怒的抽出腰刀,砰的一下子砸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郭魁是郭耀将军的亲侄子,从小父母双亡的郭魁,一直被郭耀将军带在身边抚养,对于郭耀将军的感情极深。

    郭耀将军战死,郭魁一直想要找周军报仇,如果说宁德志是最不想投靠大周的中郎将,那么郭魁就是校尉中最不愿意投靠大周的。

    “郭校尉,你先看看这个,或许你的想法会有所改观。”面对郭魁的愤怒,杜守谦没有生气,让人把之前的书信交给了郭魁。

    郭魁接过信,看完之后把信拍在了桌子上。

    “你们相信这些鬼话?叔父战死是我亲眼所见,这还能有假?我知道现在武襄军的主将都是陆峥将军的部下,我们宁武军的人在武襄军中说不上话。但是今天,杜将军,卢将军,我郭魁把话撂在这里,宁襄军的我不管,宁武军出身的,有一个人敢去投周,就从我郭魁身上踏过去。”

    郭魁的强烈反应让整个大厅中气氛十分的沉闷,不少宁武军的旧部都站了起来,站在了郭魁的身后。

    “郭兄这又是何必呢?想要更多的证据证明信上说的是真的?简单,我给你带了个证人过来。”

    就在局势有点脱离杜守谦几人的掌控之时,大厅门外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陆凯带着几个随从,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陆凯?你怎么进来的?武略营进城了?”看见陆凯,武襄军众人包括郭魁在内都很惊讶,他们都知道陆凯被杜聪将军调派到武略营,在胡轩将军麾下,此时应该在城外才是。

    “杜将军、宁将军,末将奉胡轩将军命令入城,特地带来了两个人,他们可以证明郭耀将军和我叔父到底是怎么死的。郭兄,你要不要听听这二人到底怎么说?”陆凯笑着看向郭魁。

    “陆凯,你真的相信周军说的那些话?这二人真的能证明?”郭魁半信半疑的看向陆凯带来的两个人。

    到了这一步,事实上郭魁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许事实真相真的是信上所说的那样,可让他就这样投降周军,他的心里一时半会还转不过这个坎。

    “这位是大周军中的军医,吕先生。当时郭将军和陆将军被俘后都是由吕先生医治的,后来遇刺之后,二位将军也是在吕先生面前过世的。”

    陆凯指着一个年逾五旬的老者,对郭魁说了几句话,然后又指着被五花大绑的中年人。“这个人,就是当时刺杀二位将军的刺客首领,被周军抓住一直关到现在。这二人,都是胡轩将军从宋帅那里要来的,郭兄和诸位有什么要问的,可以问问他们二人。”

    “谁知道是不是周军故意送来的替死鬼?”郭魁身后,有人小声的嘀咕着。

    “如果这样你们还不相信的话,我也没什么话好说的,胡将军说了,去不去投周军全凭自愿。解围后想要离开的一概不阻拦,但是,若是以后在战场上遇到,绝不轻饶。”陆凯听见嘀咕声,声音冷冽的说到。

    胡轩不是烂好人,帮助武襄军和骁武军解围可以,不愿意投周的他也不会强求。可是承了他的情逃出永和城,又加入夏军的其他部队,那到时候战场上相见就绝不会轻饶。

    站在郭魁身边的人一起看向了郭魁,就在陆凯传达胡轩意思的同时,郭魁等人也问清楚了郭陆二位将军的真正死因,尽管有些人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包括郭魁在内的大部分人已经相信了陆凯等人的话。

    “好,我郭魁跟着你们去,不过先说好,若是此事是有人造假的,别怪我郭魁不客气。”

    郭魁一表态,原先宁武军的将领也都同意了投靠周军的提议。

    骁武军那边,在宁德志和卢涛凌的劝说下,所有都尉以上的军官也都同意了,他们和周军没有大仇,和夏军却是有着徐华年的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