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我是林弟弟 / 第十三章 ‘高考移民’

第十三章 ‘高考移民’

    拜别薛姨妈三人后,林梓墨骑着马不消片刻便到了目的地,来到一所大宅门前。

    林子墨命小厮递上贾政的名帖给门房,门房接过之后,说了句稍等片刻,便往里通报去了。

    “老爷在客厅,这位少爷请进。”门房带着林子墨一行人进了院子。

    进了院子,林子墨先是让旁边的小厮牵着马去一旁等着,然后跟着门房进了里院。

    按照朝廷惯例,国子监祭酒是正四品官员,分配的房子属于二进房,只有10来间,在神京中,这样的房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林子墨随门房进了里屋,有一老仆走过来,门房退去,由老仆引路,左拐右拐,穿过走廊,过了一座桥。不一会就到了客厅。

    仆人弯了弯身子,说到:“老爷在里面等您多时了,请进。”

    林子墨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然后径直走进客厅,只见一老者坐在堂前的椅子上,客厅左右两侧也都摆着桌椅。

    老者一头银发,头发梳的很是精致,面容虽然苍老,但精神却是很好,一手拄着拐杖,面容严肃,不怒自威,不禁让林子墨想起前世的高中老师。

    这想必应该就是李纨的父亲,李守中,林子墨心里暗自想着。

    看到李守中,林子墨赶忙行了一礼,说道:“学生林子墨见过先生。”

    “不必多礼,请坐。”李守中看着眼前的林子墨,心底不禁涌出疑惑。

    老者见林子墨坐下来,先是吩咐丫鬟泡一杯茶,待林子墨接过茶杯,便问道:“你是何人,与存周有何关系?为何拿着存周的名帖见我?”

    林梓墨听到李守中的问答,回答道:“那是子墨之舅父,在我过来前,舅父还特地给您写了一封信,还请您过目。”

    说着,林子墨双手将信呈上。

    李守中接过信,确认了是贾政亲自写的,然后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林子墨在一旁看着,拿起茶杯,品尝起来,并没有多言。

    待李守中看完之后,放下信张,林子墨也放下手中的茶杯。

    李守中看完信后,有些怀疑,毕竟十一岁的秀才,应该是史上最年轻的秀才了吧!如果不是知道存周的为人,李守中肯定不会相信。

    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李守中说道:“存周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进国子监可以,想必你也知道进入国子监对你以后科举的好处。但是,我也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还请大人示下。”林子墨听到后,很是平静。

    要知道,按照大乾科举制度,如果秀才想要参加乡试的话,须得回原籍参加科考,也就是说,林子墨想要参加明年的乡试,就必须提前回苏州,在原籍贯参加科举。

    但是,国子监的监生不一样,在大乾律法中规定,国子监的考生可以就近赴考,也就是说如果林子墨进入了国子监,成了监生,就可以直接在顺天府神京进行乡试,不必回原籍考,浪费在路上的时间。

    自前朝以来,籍贯差异对科举影响程度很大,富庶地区的科举竞争十分激烈,最典型的就是江南地区,反观云、贵等边远省份,人才匮乏,甚至生员都不够。

    江南地区的考生去了云、贵地区参加科考简直是降维打击,导致了许多‘科举移民’,甚至还有人“冒籍”参加科举。

    而大乾承袭前朝的科举制度,南北直隶科考政策更是让科举移民和冒籍更加肆无忌惮,原因就在于分省定额取士制度。

    说起定额取士制度,那就不得不谈起前朝的科举南北榜案。

    前朝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刘三吾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自此,南北分卷科考取士成定制。

    而顺天府、应天府这种都会的名额远多于其他地区,录取率极高。所以很多官员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子侄送去南北直隶考试,国子监监生无疑是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方法。

    李守中说道:“据存周在信中所说,你今年十一,并且已经进学了,可否属实?”

    “不敢欺骗先生,这的确属实。“林子墨不卑不亢的回道。

    李守中虽然信中看到存周写的,不免有些怀疑,以为是舅舅夸大,但是如今亲耳听到,却也是大为震惊。

    “前朝杨文忠公十二岁乡试中举,本以为是最为年轻的,没曾想我大乾也有这般的人才。”李守中看着眼前仪表堂堂的少年,不免有些唏嘘。

    “我同令尊林海(林如海,字海)也曾一起共事过,对令尊的为人、做官之道甚为敬佩,想必他的儿子应该不会相差甚远。”

    “多谢先生夸奖,我虽年幼,但也不会做出有辱家门之事,还请大人放心。”

    “如果说只是简单的监生名额,想必存周也不会让你来找我,这样,下月初,国子监内部会有一场自测,到时候我会提前通知你,到时候是否能进入国子监,以及进入六堂中哪一部堂,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学生明白。”林子墨起身恭敬的行了一拜礼。

    “你不必如此,我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是否能够进入还得看你自己的造化。”李守中摆了摆手说道。

    “先生客气了,许多人想要这个机会都不一定能够有,先生大恩,子墨必不敢忘。”林子墨恭敬的回道。

    李守中笑而不语,只是把旁边的茶壶的嘴微转,壶嘴对着林子墨。

    林子墨看到了这一幕,知道是该自己离开了,于是站起来,向李守中辞别。

    李守中也没挽留,只是让仆人送到门外。

    出了李府,林子墨看着天上的太阳的方位,又大致的算了算,应该是到了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