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清水河畔 / 第十六章 棑牯佬、拉纤佬

第十六章 棑牯佬、拉纤佬

    按照自火的吩咐,杨长贵、陈玉全等人先将砍伐的杉木剥皮,只留下末梢的枝条,用来散发杉木的水分,便于杉木风干。

    自火看着一株株粗壮的杉木条,不禁喜形于色,似乎白花花的银钱在握。

    未等到杉木条完全干透,自火便安排人把杉木条溜到清水河边,由杨长贵、陈玉全等人扎制成木棑,沿清水河顺流而下,直奔洞庭湖而来。

    初冬的清水河显得格外澄清,水浅的地方,河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两岸的草木一片枯黄,几丛翠柏点缀其间,透露出少许生机,河岸上的草丛里不时窜出来野兔、野羊等动物,来到河边饮水,看见河中央木棑上的人们,又倏地钻入草丛里去了。头顶上南飞的雁群有时发出刺耳的鸣叫声,自火从木棑上的篷房里走出来,嘴上叼着铜烟杆,随意坐在篷房旁边的一截大圆木上,眯缝着眼睛,惬意地吞云吐雾,眼前的景象多像自己年轻的时候跟随大人们划棑下长徳的情景,只不过那时候是给别人当划棑手,如今却是自己当老板了,想到这里,自火不由得站起身来,围绕木棑四周查看了一番,确定木棑是不是被竹缆系扎的牢实,以免散架的危险,毕竟木棑已经流经了几个险滩,差点撞了暗礁,好在前两天刚下过几场小雨,清水河发了点水,确定竹缆完好无损后,自火又走到木棑前头,查看了一下水势,看到木棑的走向偏离了水流方向,马上要求棑牯佬到木棑后列划动条木制成的棑棹,使木棑的走向与水流方向一致,行驶在河中央。

    居住在清水河两岸的人们通常称这些划棑棹的人为棑牯佬,称那些为大木船拉纤绳的纤夫为拉纤佬。

    棑牯佬、拉纤佬大多是靠出卖苦力为生,这些迫于生计,数月奔波在江湖之上的人们生活得十分凄苦,饥饿、疾病、危险时时侵扰着他们,农奴样的身份使他们比猪、狗高贵不了多少,从那些街坊乡村泼妇们的对骂声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以前的人们,因为没有节育措施,只要能生小孩,九个、十个不算多,生下来的小孩能不能养大成人,就要靠运气了。疾病、饥荒常常折磨着当时的人们。有的人家生了十多个小孩,可能最后长大的孩子也就只有六、七个,用他们父母的话来说就是混大的。与生存相比,教育根本就毫无意义,有人会为了争点吃的大打出手。泼妇们往往用手指着对方,一边跺着脚,一边叫骂:“你这个死麻皮,就是个猪日的,狗日的,棑牯佬日的,拉纤佬日的,撒千家的……。”大概骂架的人,彼此憎恨对方,视为仇人,恨不得一句话将对方骂死,所以专拣一些毒辣龌蹉、不堪入耳的话语叫骂,仿佛在人们的眼里,至少在泼妇们的心目中,棑牯佬、拉纤佬是卑贱的,低人一等的,但是棑牯佬、拉纤佬何辜,竟至于被骂架的泼妇们纳入猪、狗同列。

    这些呼喊着号子,流着血汗,身份卑微的撑船划棑的人们却始终激情昂扬,刚经历险滩的拼搏,转瞬又驶入一段长长的、幽深的、水势平缓的峡谷,看见河岸边有洗衣、洗菜的女人们,就撮嘴长啸或发出下流话语进行撩逗,在女人们的咒骂声中哈哈大笑,借以打发单调枯燥、空虚无聊的岁月,每当傍晚船、棑停泊码头,适逢有集市的地方,这些平日劳作时喊着“嗷唠嚎”号子的棑牯佬、拉纤佬就三五成群,上岸溜跶,或赌场烟馆,或酒店青楼,从简单直接中寻找快乐。第二天清早,天色微明,在老板或者带工头的催促下,棑牯佬、拉纤佬又匆忙解缆启程。

    在呼啸凛冽的寒风中,初冬的清水河水面上泛起层层浪花,在幽深,水势平缓的河中央,不绝如缕的白色水泡沫一漾一漾地朝远方缓缓流去。

    经过连续多日的航行,一日下午,自火的木排驶近白浪滩头,自火赶紧吩咐大伙将木排靠了岸,多年的放棑生涯使自火深知白浪滩的残酷,清水河全长一千多公里,从源头云雾山鸡冠岭、斗篷山麓奔出,沿途汇聚一千四百多条支流,波涛滚滚,穿峡越谷,汹涌澎湃,东流入洞庭湖,涌入长江,汇入东海,一路多急流险滩,尤其以白浪滩最为凶险,人皆传说:“船过白浪滩,闯出鬼门关。”白浪滩是清水河数百险滩中最长的一段险恶滩流,在元崚县境内一泄四十余里。那里不但暗礁密布,而且浅窄浪急,但又是一条黄金水道,几千年来,发生在这条水道上“船棑沉浪底,寡妇长悲歌”的惨剧不计其数,就连东汉名将马援,率西征大军讨伐五溪蛮,逆清水河至白浪滩,蛮兵凭险据守,马援强渡不能过,最终与数百部众染病困死在滩边石窟,留下一座伏波庙,以及“走遍天下路,难过崚水渡”的千古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