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清水河畔 / 第二十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第二十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自金见木棑行驶得安稳了,腾出人手,将撞烂的木棑后端重新系扎了一下,留下六个人掌控前、后棑拨棹,自己与肇铁、自银走进棑棚仔细查看自火的伤势。

    此时自火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脸色苍白,嘴唇青紫,一动不动地躺在简易搭制的木板床上。见自火还处在昏迷中,自金伸出食指在自火的人中穴按揉了一番,半晌,自火才缓缓睁开紧闭的双眼,嘴唇勉强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气若游丝,目光涣散。见自火醒转过来,自金兴奋地说:“老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您放心,木棑的事我都已经替您安排好了。”

    傍晚木棑停靠在一个小镇下游岸边,按照自火的吩咐,自金上岸采购一些生活物质,顺便给自火抓了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内服外敷的中药,诸如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雷公木、三七等。

    在自金等人的悉心照料下,加上自火身体素质原本健壮,二、三天后自火便能试着走走了。

    几百年来,从虹港、案港、辰溪、麻旸等地的木棑,经千山万水,汇集到长德。长德的竹木交易市场开始设在河洑、牛鼻滩,后来转移到陬市镇、德山。

    清水河上游山区砍伐的竹木,顺着溪流转运到当地的竹木初级市场,然后编扎成“小棑”。放流到虹港、案港、元崚等地的竹木中级集散市场,改编成“中棑”。清水河中、上游的“中棑”漂流到长德,交易成功后,由扎棑工改扎成“大棑”,再用篾缆将一架架大棑首尾串联起来,组成浩大的入湖下江棑筏,每当桃花汛开始,棑牯佬在长德码头停棑、编扎、挂帮作业,沿江十几里水面上几乎都被棑筏塞满了,河面上十分热闹。棑筏上的小屋、窝棚鳞次栉比,入夜后灯火辉映,形成繁华的沿河水运景观。

    入湖下江的棑筏,像长龙一样顺着清水河漂进洞庭湖,流入长江后到达武汉、南京、镇江、常州等地完成交易。入湖下江行棑并非易事,洞庭湖由于湘江、资江、沅江、澧水等河流泥沙的汇入,常常导致湖道淤塞更改,兼以湖面开阔,风浪大,棑筏时常搁浅,一旦搁浅,搁浅时间少则数日,多则半月、个多月,常常让放棑人员人心崩溃。为求放棑顺利,每次启程放棑,全体棑牯佬在主棑上祭拜洞庭湖湖神柳毅,祈求顺风顺水。在长德东门外的水府庙东面,有一座打鼓巷码头。所有的棑筏漂流经过这里时,打鼓佬便击鼓三通,然后将钱钞摆在鼓面上,用红布遮盖,将鼓槌插在鼓的两边,称为“封鼓”,以免惹恼洞庭湖神。之后便改用鸣锣为号指挥棑筏漂入洞庭湖区。

    陬市镇跨清水河两岸,民居沿河有三、四里路长,分上、中、下李家洲。陬市是一个天然的木材集散地,江面为反S形状,头在陬市,尾部到了长德市区。河面弯曲,水流平缓,便于停靠木棑、船只。自古以来陬市有数十家做木行生意的,老板以X记为名称,有陈记木行、莊记、倪记、明记......,市镇上店铺林立,有生产竹篾缆的,有卖丝绸布的,有旅馆,有妓院,有赌馆......,十里洋场,景象繁华,吸引了大批江苏和长江沿途客商,陬市故称“小南京”。

    上河来了木棑,棑牯佬急忙上岸将木棑上的长竹篾缆拖上岸,串在河边大树底端,扣紧。木棑刚靠岸,早已候在岸边的一大群陬市人就纷纷跳上木棑,挑选木棑老板或者棑牯佬从上游带来的土特产品,比如小木盆、柚子、桐油等,木棑老板或者棑牯佬可以从中赚点小钱,下河地势平坦,田地多,山地少,加以人多,人口密度大,无地砍柴,燃料匮乏,有的穷人上木棑削木皮,捡些小棍棒当柴烧。

    木棑老板上岸找到木行老板交易木材,清点数量,木行老板先付部分钱给木棑老板开支运费,棑牯佬从木棑老板手中接过工钱后,棑牯佬就算完成任务了。

    上河人叫陬市人为“下河佬”,陬市人叫上河划棑的人为“上河佬”、“麻傢佬”(麻旸人),船棑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各大河湖流域内的各种物质文明交流。

    木棑老板一般住旅馆,比如“纯园”、“京汉居”,陬市在官码头设有唐班,土地巷有窑班,档次不同,如同发廊妹与宾馆小姐的区别。木棑老板去唐班寻乐,有江苏老板开的妓院,带来的江苏妓女,她们会唱京戏,妓院老板拉京胡。有些棑牯佬去低档的土地巷窑班找本土妓女寻欢作乐。以泄连日来放棑的艰辛与憋屈。“此地钱多人傻速来”。当今美国军舰上女兵不堪忍受远洋航行的单调、枯燥、性骚扰,女性参军人数日益减少,为了平衡性别差异,提高士兵作战能力,美国便提供优惠条件招募外国女子当兵。

    棑牯佬常常到“谭大伦”、“茂源”、“悦新”等布店买些青丝帕,陬市制作的京兰土布、胶兰土布带回家送亲人。有的棑牯佬走路回家,有的棑牯佬到长德市驿码头,找去钤阳的上行木船,勤劳的棑牯佬又当上了拉纤工走上水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