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清水河畔 / 第三十八章 搭田坎

第三十八章 搭田坎

    早稻田耕、耙后,由于秧苗还没长齐,日子不足,还没有长高,不能插裁。

    有力扛着铁齿耙来到稻田里,开始挖田泥搭田坎。正如长富所说的话,田埂被挖成一个陡峭的斜面,稀泥巴覆盖上去,还没来得及用铁齿耙压紧,就滑下来了,索哧一下滑到泥水田里。

    有力再次握紧铁齿耙挖了两、三次泥。可是稀泥巴每次搭上去又都滑下来了,而且越往后稀泥水湿滑了田埂斜面,搭上去的稀泥巴下滑的更快了。

    有力无奈地停下铁齿耙,思索起来。挖田坎也需要经验,需要墨守成规,不能轻易说什么标新立异,否则会把事情办砸了。眼下如何做才好?有力想起长富说过的话:“挖田坎要挖成凸肚型。”“凸肚型”无非是上面有一个较小的较平缓的斜坡,能够搭住铁齿耙挖来的那团稀泥的上端,缓解稀泥巴下滑。再用铁齿耙压紧、压实。田埂中间凸起的部分,使覆盖上面的那团稀泥巴弯曲变形,中间凹陷。一凸一凹粘连在一起,搭上去的稀泥巴就不会下滑了。

    为什么“凸肚型”田坎才便于接纳挖起来的那团稀泥巴,让稀泥巴不滑落下来?有力突然意识到,稀泥巴滑落下来的原因是搭田坎时挖的稀泥巴太小了。有力想起一个农民要耕种几亩稻田,砍、削、挖、犁、耙、踩……几番操作下来,农民早就累得精疲力尽,有心无力。因此每道工序都要讲究快速高效,能简则简,能省则省。挖田坎的时候,只挖掉田埂上薄薄的一层土,挖成“凸肚型”。搭田坎的时候,每次用铁齿耙挖一小团稀泥,覆盖上去,摊平,防止田埂往外渗水就行了。

    有力看见有的农民搭成的田坎,由于搭上去的稀泥层薄,过一段时间后,常常裂开了多条裂缝。薅田的时候,农民往往会伸脚踩一踩,踩紧实一些,以免往外渗水。

    有力站在稻泥里。稻泥经过犁、耙以后,变得十分松软。稻田里的泥水快要接近有力的膝盖,泥水下面的稀泥层才刚刚到小腿肚中间。有力想了想,此时的稻泥经过沉淀,虽然上层比较蓬松稀疏,承重能力差。但越往下,稻泥越紧实,承重能力相应增大。虽然有力挖田坎挖成一个陡峭的斜面,好在田坎不同与塘坎,比较浅。有力挠了挠后脑勺,心想:搭田坎的时候,别挨着田坎挖泥,稍微用点力,挖一大团稀泥巴覆上去。让这一大团稀泥巴上端覆盖在田坎上,勾住田埂,稍微缓解一下稀泥巴朝下滑。下端立在田坎里的稀泥巴里,被支撑住,以免下滑。然后快速地用铁齿耙压紧、压实就行了。只是这样做,不但多耗费了力气。原先为了多栽一行禾,多挖去的田埂土被逼无奈又填回来了。这是何苦呢?有力想:“有些事情在没有找到最佳处理途径的时候,按照常规出牌会省掉许多麻烦。不要总是想着‘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创新也要看情况,要找对地方,找对方向。有些规则不是想打破就能打破了的。即使现在打破了,今后又会被恢复。”

    小小的一阵风啊,慢慢地吹过来。在微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那花白得像雪,红得像火,粉得如霞……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人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大概由于刚下过春雨吧,每一朵花都像是洗了一次痛痛快快的澡,如同出浴后的美人,光彩夺目,香艳袭人!使明媚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活力!

    有力跑回家,特意挑选了一把最大的铁齿耙,来到田里开始搭田坎。搭好一丘田的田坎,有力伸缩了一下粗壮的手臂,拍了拍胀鼓鼓的胸大肌,扛起大铁齿耙朝下一丘稻田走去。

    长富看了看有力搭好的田坎,慢吞吞地说:“开始田坎被你挖成了一个陡峭的斜面,并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解决。你只需要在犁田之前把斜面顶端挖平一点,田埂高度降低一点就可以了。至少你现在搭田坎就不用如此费力气。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任何事情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尝试,才能真正的认识、理解、掌握,只有经历过锻炼,才能才有所增长。”

    有人说:“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

    是啊,杂交水稻、电脑、手机、互联网、太空舱……哪一样不是实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