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第282章 不预不立

第282章 不预不立

    太行山很少有老人,基本都是年轻的男女,难得是孩子居然也不少。

    就太行山的环境,孩子的夭折率至少翻一倍。

    四十二万人口里面,老人只有千余,孩子三万左右,其他都是年轻男女。

    男女之中,又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几乎达到二比一。

    大量的单身汉来到前往并州和司州,在官府的安排下进行相亲。

    对象是有改嫁意愿的寡妇,还有一部分适婚少女。

    相亲为自愿原则,女方有优先权,若两个以上的女性选择一个男性,则男方有自主选择权。

    理论上,这次相亲只支持一夫一妻。

    做到这一步,张和也算是仁至义尽,不愿意改嫁的寡妇,他也的确没有强迫什么。

    张燕麾下的军队进行整编,留下平时表现还凑合的士卒,要说完全没有不良嗜好,就骗鬼吧!

    遴选过后,刘备麾下算是多了两万士卒。

    具体怎么调动由他决定,反正张和不插手。

    如此等了五天,长安终于是给出最终批复:

    太行山脉归入并州治下,设置三个县,县长由张和任命。

    张燕为归义中郎将,调入太史慈麾下。

    各部被打散到凉州、汉中、南阳、颍川和兖州。

    一部分归张飞统御,一部分归关羽统御,两支军队人数各三千。

    昔日太行山的诸匪,也都给了官身,基本都是武官,也只能是武官。

    让他们去治政,那是对百姓生命财产的不负责任。

    “今年可能要过得拮据一些……”张和感慨,“不过至少不必担心,别人会趁机打过来。”

    之前损失上万士卒,再加上地盘扩大到东郡濮阳,防线进一步拉长,很难说敌人会不会打过来。

    如今新增两万士卒,再加上另外补充的部分,刘备麾下战兵超过三万,再加上地方的县兵郡兵,基本不怕别人打过来。

    黑山军的那些钱粮物资,扣除武器装备之外,基本都不可能归公。

    人家归顺,但那些钱粮物资是私人物品,可没说要上交。

    好在那些百姓,基本是有余粮的,否则四十二万人,那多少粮食都不够。

    大概是张燕也担心把张和逼急,所以没有做得太过分。

    “粮食我们并不是很紧张,还有一个多月就能收获一批,不过今年可能要减产。”荀攸汇报。

    今年稍微有些干旱,就算水利工程已经全面开动,翻车大量投入,也难免会减产。

    不过张和改良的麦种,本身就是高产品种,就算减产,也只是平均水平。

    “不如说,我们这边的高产作物,还有早熟的鸡鸭,居然没有全国普及,真就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张和调侃道。

    “事关地方豪族的利益,属下也不好评价那么多。”荀攸有些尴尬。

    各地不引进,一方面这些高产作物对地力的消耗也的确厉害,必须有粪肥和草木灰作为补充。

    很多技术都是配套的,只是把高产作物引过去,反而把自己的土地搞废了。

    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控制粮食的价格,如今这世道,商路受阻,粮食很大程度依靠地方生产。

    能依靠操控粮食价格来赚钱,谁愿意去经商?

    尤其如今经商环境不稳定,很容易血本无归。

    还是那句话,若非条件不允许,他们大概愿意退化到刀耕火种时代。

    问题各路诸侯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没推广,还是太浪费地力。

    已经有传闻,说张和故意弄出这玩意,把大汉的耕地都给破坏掉什么的,这就纯粹是个笑话!

    但凡他们亲自过来凉州,司州和并州看看,就知道这边的土地就算每年都在种植高产作物,地力也没有衰减下来。

    背靠黄河流域,旱季河床出现,泥沙减少,肥沃的河泥就是最好的肥田材料。

    就是这黄河到底是黄了,民间已经有人称呼它为‘浊河和‘黄河。

    不保护水土,再过个几百年,差不多也就定名为黄河了。

    “说起来,匈奴基本如今都是耕种为主了吧?还游牧吗?”张和突然想到这问题。

    毕竟黄河先是从匈奴的地盘流过,才转到并州这边。

    扣除朔方那边有些戈壁,沙漠可能都不是很多,问题南匈奴的确是在黄土高原上。

    “基本已经不会游牧,毕竟美稷那边有很肥沃的平原。”荀攸想了想,“只是那边的情况,别人知道得甚少,或许商人知道一些,得找人问问。”

    的确,南匈奴占据河套平原,在张和看来就是浪费。

    他们的农耕技术很差,最担心的是浪费地力,还疯狂扩充耕田,导致水土流失。

    别看张和来自民族大融合的未来,但这个时代胡人对大汉的债得另外算。

    总不能说后来民族融合了,就把匈奴的罪过直接定义为内战,然后说霍去病是打内战,不是民族英雄什么的……

    能提出这种观点的,脑子怕不是有大病。

    毕竟按照这个逻辑,若干年后那边被我们融合,那是不是以前的入侵都算内战了?

    血统是血统,三观是三观,民族立场是民族立场。

    血统再纯正,三观和民族立场出了问题,那就废了,看那些香蕉人什么德性就知道了。

    张和早就过了皇汉的冲动年纪,血统早就不那么看重。

    所以他支持汉化胡人,只要他们以汉人自居,以汉人的礼仪和规则约束自己,维护汉人的利益,这就是汉人。

    拿到更高的层面来说,自己是大华夏主义,再说华夏本来就是以包容著称,不管主动被动。

    废话半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姑且不说。

    只说这几年南匈奴劫掠并州这笔帐,别说是其他民族,就算本地出现这种武装性质的割据和叛乱,地方出面镇压很正常的。

    也不说什么民族大义,国际问题的,南匈奴劫掠并州。

    张和身为并州牧,决定要取消‘南匈奴自治区,并且把肇事者依法处理,就问谁敢有意见?

    在张和查看舆图的过程,胡思乱想的时候,知道那边情况的商人也过来。

    “回使君,南匈奴的确是以耕种为主,不过也放牧。他们也放养大量的牛羊和马匹,每年从那边都有大量的牲畜运输过来出售。”商贾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出来。

    “放养,不是圈养?”张和很快注意到这点。

    “是的,大概是习惯这样了,就维持放养的状态。”商贾擦着头上的汗水。

    能和这样级别的官员接触,是他的荣幸,也让他战战兢兢。

    得,还真就是游牧,直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不知道原本历史是怎么情况,但后来黄河浊成这样,要说没半点关系也说不过去。

    “秋季能打过去没?”张和询问。

    “使君,今年还请消停一些……”荀攸叹了口气,“况且我们的话题,怎么就转到这边来了?”

    “这不明摆着的?并州耕地少啊!”张和抱怨,“偏偏优质的耕地,这不都在那一带。”

    话是那么说,可并州如今的情况,显然不是以耕种为主。

    大量的煤炭产业开始朝着全国铺开,已经逐渐从农业,开始朝着工商方向发展。

    可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并州的发展会彻底偏向工商行业。

    这边粮食不足,从其他州运输过来便是,然后把这边的工商产品,运输到其他地方销售。

    说到底,在张和的主持下,商路已经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那可不行,这年头交通还是很不发达的。”张和反驳,“现在是并州人口少,以后人口多了,粮食不够吃,那边运输过来的,路上会有损耗,量多了一样浪费,最后这粮价太高一样难顶。”

    既然河套平原,云中五原那边河网密集且平原居多适合耕种,自然是要拿回来的。

    退一万步说,向东是太史慈主导,那么自己除了向北还能怎么着?

    总不能等太史慈撑不住,过去支援一番,捞点边边角角的战功?

    更别说他要从这边打过去,物资都是并州这边支付。

    其他物资还好,甲胄武器管够。

    可这粮食,大规模征战的情况下,怕是会影响到本地百姓的用度。

    现在不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以后出现了再头痛,或者被迫从其他地方运输粮食过来,那不仅浪费时间,也浪费粮食。

    尤其去年关羽和张飞好歹已经打了一仗,太史慈却是唯一没有出战的。

    他会不想出战,赚点战功?

    就现在的局势,最多一两年就得开战,现在不做准备更待何时?

    “道理是这个道理……”荀攸想了想,随即反应过来,“使君,您的意思是连云中那边也?”

    要说南匈奴还是内附,可云中等地如今可是步度根的地盘,打过去那可相当于和鲜卑开战了。

    “那是并州的地盘,我只是把它们收回来。”张和回道。

    这话也没错,本来就是并州治下,只是占领那边的人,身份却有些特殊。

    “难道不应该先平定天下,然后再做打算?”张既询问,主要是坐不住。

    “鲜卑有几个校?”张和反问,“武器甲胄多少?骑兵和弓弩又几何?本官不打过去草原,断掉他们南下和进入云中的路就好。再说我们就算不打过去,他们就不会打过来?要算陛下还是死在步度根手里,为陛下报仇有错吗?”

    有错吗?好像没错啊!

    可要说没错,好像又有些问题……

    “那应该是凉王来做决定的。”荀攸提醒道。

    “废话,真汇报上去那就打不成了。”张和吐槽,“先打了再说,大不了以后北疆我包了!”

    实在不行,带个三千骑兵进入草原,专门找落单的部族收拾,就看鲜卑有几个部族。

    别看草原大,上面的民族基本都是逐水草而居,知道河流的走向,基本就能找到部族所在。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崔均觉得话题越来越远,“虽说不预不立,使君这也预得太早了。”

    “广平,你这就不对了!”张和怼了回去,“就今年这情况,扣除把这计划不断完善,我们还能做什么?你当我不知道鲜卑不好打,这不计划周全一些,怎么行?”

    粮草不需要担心,甲胄武器也不需要担心,士卒也已经有了,一两万人放在并州,不考虑怎么好好打出去,难道还让他们继续浪费粮食?

    最终他们之间,不知道是谁当了二五仔,把消息传给了刘备。

    “打过去,朕准了!”刘备这样回复的,应该说不愧是汉昭烈帝。

    “就知道大哥会支持我的……不对,大哥什么时候称帝的?!”张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