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第300章 信鸽与肥猪

第300章 信鸽与肥猪

    信鸽是张和很早就想养的,问题之前的纸张不太好折叠,同时很多东西不完善。

    尤其是这鸽子的品种不行,还达不到信鸽的标准。

    古代猛禽和野兽更多,好处是房屋低矮比较容易找到目标。

    需要重点培养鸽子的自保能力,觅食能力,当然还有足够强大的体力。

    这意味着首先要把适合作为信鸽的品种选育出来,然后在这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更适合野外生存和长途飞行的品种。

    于是足足三年,才培养出现在这一批,大概一百多只信鸽。

    它们温顺,能准确找到目的地,野外生存能力更强。

    经过一次层层的选育,最高距离能从晋阳飞到姑臧那边,当然那也只是没有测试更远的距离。

    速度是八百里加急的两倍,一千公里的距离,两天左右就能抵达。

    快马加鞭还要考虑地形的问题,再快也要个五六天的时间。

    若是去长安,只要不遇到什么大型猛禽,基本能一天抵达。

    翅膀很发达,能携带一百克的东西飞行,极限大概是一百五十克左右。

    这意味着能用小竹筒,把大概几百,甚至一千字的文书,通过信鸽进行传递。

    尤其飞行高度,也能最大限度避免被弓弩射下来的可能性,除非它们累了不得不下来休息。

    “把一批幼鸟,分别送去长安、冀、阳翟和濮阳。”张和吩咐。

    “喏!”负责养鸽的几个百姓连忙回应。

    这些鸽子吃豆粕或者蚯蚓就好,蚯蚓一直都有大规模饲养,买一些回来不成问题。

    而经过张和这三年改良过的大豆,扣除磨豆浆之外,都拿去榨油,毕竟含油率较高。

    榨油的副产品,就是大量的豆粕。人也能吃,不过基本拿来喂牲畜,鸡鸭和鸽子也可以。

    如今各地都有养蚯蚓,集中养殖鸡鸭,大量的鸡鸭导致地方的肉价明显下降。

    除了懒汉和故意摆烂的家伙,否则只要认真工作,隔三差五买点鸡鸭肉回家打牙祭,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更别说随着大量的豆油出来,不少百姓家里做菜,甚至已经能加点油脂进去。

    油多了,吃的饭就减少了,各地产出的粮食,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主要是价格也下降了。

    刘备治下的百姓,可以说是最幸福的,毕竟他们是真的能吃饱穿暖。

    如果是长安的百姓,甚至可以去读夜校,丰富一下自己的学问。

    不如说,扣除官立的夜校外,从夜校毕业的学生,现在也有不少在各地开夜校赚外快。

    白天工作,晚上授课一两个时辰,每个月额外得到一些收入,家里的生活肉眼可见的变好。

    自然而然的,也就有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

    大量完成启蒙的百姓出现,可想而知下次科举,来参加考试的人数一定非常可怕。

    不过这种事情,等下次科举再头痛吧!

    保守估计,还要再三年,才会有下次科举。

    期间若有人能意识到这问题,早点做准备的话……

    看着陆续被装好,然后被送出去的信鸽,张和一拍脑袋,连忙过去军营,把信鸽的用法抄写四份,分别托人送过去。

    以前他提到过信鸽,只是大家都没有实际见过和用过。

    就算知道,那正常使用,自然也是下面的人来,这就需要把用法给写下来。

    写着写着笑了笑,若信鸽大量投入使用,这长安大概要设置专门的鸽房。

    大量的信鸽要在这里集散,把各地的消息进行传递,同时又有各地的信鸽运送来这边暂放。

    不得不说,在这个交通不太方便的时代,信鸽能让消息的传递方便一些,可也方便不了多少。

    毕竟你得先把鸽子带到别的地方,然后才能利用它归巢的特性,把消息带回当地。

    与此同时,又要在补充一批到长安或者别的地方,否则就没有别的鸽子能把消息带去那边。

    当然这也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驿站设置鸽房,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驿站,以及大量的鸽房。

    通过驿站来接收信鸽,然后一层层传递下去。

    到一定程度,把信鸽一层层送回上一层的驿站,等待下一次的消息传递。

    这样显然是最安全,也是最省心的办法,只是相对的,投入的人力成本就必然要增加。

    不过总体来说,比骑马要快得多,尤其在山地比较多的地方,信鸽比骑卒更方便。

    要不要那么做,交给朝廷衮衮诸***痛,张和只负责提议,接不接受他们的事情。

    反正基础他已经打下来了,信鸽的育种也已经完成。

    以冀,阳翟,濮阳,晋阳和长安,甚至是南郑作为,两边逐渐设置驿站,很快就能把信鸽体系给完善起来。

    “下一个!”张和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过去另外一片区域。

    这三年又不是真的无所事事,不是处理政务,就是忙着军务,再不然就游戏化改良品种。

    就说棉花,再给他五年时间,改良成为长绒棉都有可能。

    这玩意原产南美,这玩意纤维柔长,强度也较高。

    而原产印度的是粗绒棉,产量低、纤维粗短,不适合机器纺织。

    以前是没办法挑剔,毕竟有棉花就不错了,美洲那旮旯也还去不了。

    后来有空,就自己专门育种,同时找人帮忙育种一段时间,逐渐有长绒化的趋势。

    正常来说没那么快,在卡了三个难度游戏化的BUG之后,品种的改良就变得很不正常。

    真就多亏这游戏化的外挂AI低,否则少说也直接出来一个反BUG补丁什么的。

    换言之如今张和已经不满足于游戏化外挂,他开始如何卡BUG来薅这个外挂的羊毛!

    不过这次不是棉花,是别的东西——家猪!

    眼前的这些,就是一层层选育出来的黑猪,不如说华夏猪基本都是黑猪。

    如今这群家伙,正在大口大口嚼着猪草。

    猪草的品种不少,能喂猪的都算,不过这批的消化系统更强,扣除毒草基本都能消化。

    于是打猪草也变得更简单许多。

    它们比以前的品种更贪吃,也更不喜欢动,一年左右到三百斤左右,实际到二百斤左右,也差不多可以出栏了。

    自己也算是习惯汉斤的计量单位,不过每次说几百斤几百斤的,还是觉得有些恍惚。

    “今天杀猪!”张和吩咐,“选育的五个品种都杀一头,看看哪个口感更好。”

    既然已经已经能迅速养肥,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保证口感。

    在吃的方面,量要重视,口感也要重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肉质好的猪,被他放在另外一个区域。

    经过一层层选育,口感更更好,清香不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当然,距离可以直接拿来做刺身,可能还要选育个四五代的。

    也就是他开挂,换了别人三十代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至于他要杀的这一批,就是用肉质最好的,与成长最快的这一批繁衍的结果。

    什么时候口感不那么糟糕,且长胖又快,又不挑食,那么差不多就可以商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