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罡凌天下 / 第二十三章 韩国覆灭(新书求支持!)

第二十三章 韩国覆灭(新书求支持!)

    得!得!得!

    清晨,咸阳城的东城门甫开启,就有一名骑着骏马的鸿翎信使,狂奔进入城池,以振聋发聩的大喝,向整个咸阳城传达前线战报。

    “大捷!”

    “前线大捷!”

    “南阳郡守内史腾大破韩国五万兵马,攻下韩国都城——新郑!”

    “韩王安率满朝文武投降,韩国灭亡!”

    ……

    响彻咸阳城的呐喊,凝着无尽激动,告知城中官员百姓士卒,韩国,这三晋之一,在秦国强大的兵锋下灭亡,韩王安已投降。

    “太好了!”

    “韩国灭亡了?”

    “大秦铁骑,天下无敌!”

    ……

    朝阳尚未完全自东方尽头的地平线升起,夜间积累下浓郁的水汽,整个咸阳城就如一个尚未苏醒的巨人般。然则,鸿翎信使带来的消息,似一枚震动整个咸阳城的神雷,令咸阳城中的十数万居民,在最初的沉寂后,脸庞相继泛起狂喜神色。

    凝着欢喜,激动,兴奋,乃至迷茫等情感的话语,在咸阳四处响起,分外嘹亮。

    巴蜀楼。

    “韩国,灭亡了吗?”

    东方甫升起启明星,天玄就被老苍头这个爷爷自被窝中拉出,在老苍头的亲眼见证下,演练了一遍血战十式。随后,天玄来至巴蜀楼,享用几个素包子、一碗小米粥,再加上一小碟腌菜组成的早餐。

    外界传入的动静,吓了天玄一跳,一口粥水呛入鼻孔,咳嗽连连。在身边之人的帮助下,缓过这口气后,天玄竖起耳朵,细细捕捉外界动静,自言自语。

    “一切,要拉开帷幕了。”

    …………

    章台宫,王殿。

    鸿翎信使尚未入宫,他带回的战报,已传入大秦国君:秦王政耳中。

    正值朝会,秦国的满朝文武齐聚大殿,共同参拜那居于最高处,一袭漆黑王袍,英武不凡的至尊。政哥黑亮莹润,似蕴着无尽玄奥的眼眸半睁半闭,间或洒出明澈流华,落于殿中的文武百官身上,无论是智冠天下的智者,还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莫不噤若寒蝉。

    “报,启禀王上。”

    尽管,外界山呼震天,传入宫中,政哥却无动于衷,任凭王绾、冯去疾、昌平君、李斯等大臣出列,向他汇报大小事务。倏然,殿外传入鸿翎信使仍夹杂着兴奋的呐喊,伴着话语,鸿翎信使几近手足并用的奔入大殿。

    “南阳郡守内史腾大破韩国五万大军,韩王安投降,新郑城已落入我军之手!”

    鸿翎信使快步来至殿中,双手捧起内史腾亲笔书写的战报,激动上奏。

    刷拉!

    有着一头猩红色长发,举止矫揉做作的中车府令·赵高,似一道幽灵般来至鸿翎信使身旁,取走了他手中战报,送至政哥面前。

    “好!”

    纸张,这在两年前发明,取代竹木简与丝帛的珍贵之物,已在秦国上下推广开来。甚至于,因纸张较之丝帛更容易吸收墨汁,李斯等人开始钻研如何在纸张上写下优美字体。

    书法,这本该在数百年后才诞生的艺术,因纸张的诞生,于先秦时代出现了雏形。

    政哥打开卷轴,白里泛黄的纸张上,整整齐齐的书写着近百个字眼,正是内史腾的笔迹,以最简短的言辞,概括了灭韩之战的大概细节。当即,一抹激动自平素喜怒不形于色的政哥眉宇浮起,凝为一个‘好’字。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韩国灭亡,东方六国折损其一!”

    “大秦万年!”

    ……

    殿中的文武大臣,窥到政哥面上喜意,焉能不知,韩国灭亡一事属实,恭贺宝座上的黑衣帝王。

    【韩国,亡了?】

    在一片歌功颂德中,一名容颜俊朗,风姿隽秀的男子,仿若雕塑般无动于衷。头颅高抬,眼中隐有泪花闪烁,无尽悲哀自他身上溢出,似要感染身边之人,凝着无尽痛苦的四字,回荡在他心头。

    “韩非兄,你这是在为自己的母国心痛吗?”

    一名气度沉凝的男子立于其人身旁,感知到此人身上的悲哀,自觉小声的嘟囔道。

    “是又如何?”

    本该在数年前入秦后,就遭到姚贾、李斯陷害,被毒死的韩王安第九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非但好好的活至今天,更立身秦国朝堂,成为政哥最倚重的臣子之一。面对身旁之人隐含挑衅的话语,韩非剑眉上扬,不客气道。

    “韩国乃我祖辈基业,如今沦亡,我若一点都不伤心的话,恐怕王上第一个不会放过我!你觉得呢,李斯师弟?”

    ‘李斯师弟’这个称谓一出,另一名男子的身份,可谓呼之欲出,正是与韩非一道受教于儒家宗师荀子门下,却身为法家,无论身份、才能、手腕皆被韩非压制的李斯!

    数年前,韩非入秦,李斯以韩非乃韩人,心怀故国为由,欲诱使政哥处死韩非。岂料,政哥却道,“韩非自认韩人,正是其人可贵之处。倘若他不自认韩人,寡人反倒要杀了他!”

    诚然,李斯与姚贾的陷害,韩非有惊无险。可,此事一出,昔年在荀子门下时,便面和心不和的李斯、韩非两人正式决裂,成为朝堂上的一对死对头。

    王座上的政哥,面对下首传来的恭维言语,经不住心潮澎湃。好在,政哥见惯大风大浪。加之,韩国在东方六国中,无论声势、国力,都是最弱小的一个。较之名存实亡的卫国,只强一点罢了。

    不多时,政哥之澎湃心绪就恢复过来,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群臣稍安勿躁。继而,一对深不可测,似可将锦绣河山囊括其中的眼眸微眯,锋锐视线在群臣中巡回往复。

    “御史中丞韩非何在?”

    “王上,臣在。”

    随着政哥的呼唤,官居秦国御史中丞一职的韩非应声出列,冲宝座上的政哥拱手一拜。

    “爱卿,寡人要你去新郑走一趟。”政哥打量着韩非这个韩王安之子,眼中没有丝毫偏见,“可以给韩王安万亩良田,再加上王宫一成财富,让他安享富贵。”

    万亩良田,王宫内的一成财富!

    这,已是相当优渥的待遇了。

    听在韩非耳中,这个即将返回新郑,安抚百姓,处理善后事宜的韩国公子、秦国重臣,这段时间紧绷着的心弦一松,真心实意的朝政哥拱手一拜:“微臣,多谢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