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秦时:罡凌天下 / 第一百零九章 初心为何

第一百零九章 初心为何

    “山上一切都好!”赤松子闻言,眼中划过赞赏,“师傅的身子骨也还算健朗。”

    “那就好。”天玄松了一口气,“待我从燕国回来,就回山看望师傅。”

    天玄此言一出,赤松子神色骤变,张嘴欲言。

    天玄在终南山上时,赤松子与他每日都见面。赤松子早已看出,在这个师弟稚嫩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颗不甘寂寞的心。果不其然,这个师弟下山后,很快就投身官场,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一介白丁,一跃成为秦国军功爵制第六级的官大夫。

    更被秦王政钦点,将随秦国大将王翦一同出征。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天玄没死在战场上,最多十年后,就会成为秦国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政坛凶险,战场血腥,赤松子不愿看到天玄在这一切中丢掉性命,更不希望他在乱世的风雨中迷失自己,步了白起、吴起之辈的后尘。

    “小师弟,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沉吟片刻,赤松子方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也要自己承担。”

    “掌门师兄,这一点我当然明白。”天玄被赤松子此言勾起了前世记忆,腔调起伏,“人生在世,只有一件事无法选择。那就是:什么人成为你的亲人!除此之外,什么都是自己选的,选择之后必须有承担的勇气!”

    这般说着,天玄心底泛起道道涟漪。

    【前世,我曾懊恼过,学校里为何没有好好读书。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我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那就不要怨天尤人!】

    赤松子又道:“小师弟,我只希望你牢记四个字——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心湖跌宕的天玄,呢喃着出自赤松子之口的四字,神色变幻。

    【人生在世,的确要不忘初心。但,我的初心是什么?辅佐政哥父子,开创出一番辉煌霸业,好像不是;静待乱世的到来,开创属于我的霸业,好像也不对;携佳人荡漾在秀美山河之间,过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这更是扯淡!】

    ………………

    兵戈起,杀气荡。

    秦国境内,政哥因燕太子丹指使荆轲行刺,勃然大怒,命老将王翦率十万大军攻打燕国。为了一举扫灭燕国,政哥将天玄与公输仇联手研制出的马具:马缰、高桥鞍、马蹄铁装备在军中战马之上,意图用一支极其精锐的骑兵,一举奠定胜局。

    另一边,荆轲刺秦之事宣扬天下,虽然有无数人不甘荆轲的失败,愤恨秦王政竟再度躲过一轮刺杀。但,此番秦国攻打燕国出师有名,魏国、楚国、齐国不敢贸然出兵相助,只能坐视燕国独自面对秦国的兵锋。

    燕都,蓟城。

    棠梨殿。

    黝黑肃穆的殿宇,整体基调为漆黑,相传是百年前,燕国的一代雄主——燕昭王修建。燕昭王就是在这座棠梨殿内,召见如乐毅般的贤臣,令燕国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斯时,棠梨殿内除了简单装饰的陈设外,再无其他。

    惜哉,自燕昭王以来,燕国江河日下,再无明君。时至今日,曾凝着燕国辉煌的棠梨殿,以金玉为装饰,单薄轻纱如云似雪,似舞动之美人。

    嘭!

    燕国之君——燕王喜,将十几个竹木简推倒在地,因酒色过度而分外苍白的脸颊上,挂满惊鸿未定的怒意。

    “秦国大兵压境,诸卿谁愿为寡人分忧?”

    王翦的大军尚未正式出发,尚处在集结过程中,已令燕王喜惊怒交加。蕴着愤怒与惶恐的话语,回荡在棠梨殿。

    殿内,燕国文武群臣齐聚。

    除了燕太子丹之外,还有燕王喜之弟雁春君,以及大将军晏懿等臣子。一个個平素号称能征善战的将领,待燕王喜的目光投过来时,莫不头颅低垂,根本不敢与之对视。燕国国力微弱,秦军又获得了督亢地图,加上出师有名,领军之将更是威震天下的老将王翦。

    燕国众将扪心自问,若是上阵,纯属自寻死路。

    一时间,棠梨殿内唯有燕王喜凝着愤怒的言语轰鸣,迟迟无人搭话。

    “父王,儿臣请缨,率军与秦军一战!”

    半晌,承受着燕王喜有意无意间的愤怒目光,立于班列最前方的燕丹心底长叹,自班列中走出,请缨一战。

    “好!”见燕丹请缨出战,藏匿在燕王喜眼中的一缕冰寒杀机,重新纳入眼底,面露欢喜,“丹儿,寡人将国中兵马尽数交付给你,定要击败秦军!”

    “喏。”得到燕王喜的保证,燕丹紧绷着的心弦微微一松,就待退出棠梨殿。

    “太子且慢。”在燕丹即将离去,筹备战事的关口,棠梨殿内响起一个刺耳的声音。大腹便便,穿金戴银的燕王喜之弟——雁春君出列,嘴角挂着蔑视,意味深长道,“王上,兵者,国之大事也。”

    “太子既然请缨,不妨请他一叙战略,也让在场的诸位将军品鉴一下。毕竟,此战关系着我燕国的存亡!”

    “王弟说的是。”‘燕国的存亡’这五个字,雁春君刻意加重了语气,落入燕王喜耳中,骇得燕王喜浑身一个激灵,认可了这个弟弟的观点,“丹儿,你打算怎么做?”

    唉!

    燕丹已接到项燕传来的讯息,虽知燕国覆灭在即,仍有心一战。岂料,雁春君这个王叔,要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战略说出。当即,燕丹眼中光泽黯然,心中长叹:

    【父王,我今日在这里讲述战略。恐怕最多十天,所说的一切就会送到嬴政面前!】

    “父王,儿臣打算向代国的代王嘉求援。”燕丹一五一十的将自己揣摩数日的战略说出,“燕赵两国虽常年征战,但在秦国的兵锋前,已是唇亡齿寒之势。若与代王嘉携手,当可拼凑二十万大军。”

    “届时,大军依托着易水安营扎寨,无需担忧受到偷袭。燕赵之人,对易水周遭地形熟悉。若能拖至寒冬,秦人不耐酷寒,定会大量冻死、冻伤。届时,大军再行出击,纵然秦军主将是王翦,也可一战而胜之。”

    “好!”

    棠梨殿内回荡着燕丹苦心筹谋的战略,滚滚不息,似要突破空间之封锁,震动燕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