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 第八十六章·赈灾事大,再回南京

第八十六章·赈灾事大,再回南京

    王承恩和柳如是跟在后面,听皇帝问及,忙赶上两步回道:

    “万岁爷放心,张将军率兵上山后,便命各部分散,各自寻山洞容身,随驾物资也大多搬入山洞了,士兵、马匹并无折损,只有十来个感了风寒,太医已经用药……只是,车驾都毁了……”

    “没有损伤就好!”

    朱由检笑道:

    “车驾倒无所谓,每人发一两银子抚恤,尽快整顿兵马,寻路下山,赈灾非杭州一地事,朕得回南京了!”

    王承恩应了一声,下山去了。

    三人复上林隐寺而来,一进山门,便见老祖宗坐在树下,正指挥一队士兵整理佛像,抢修佛殿,朝朱由检招招手,笑道:

    “皇帝可睡醒了?”

    朱由检忙上前见礼,笑着说:

    “睡醒啦,老祖宗身子可大好了吗?”

    老太太道:

    “孙太医说,按理没这么快好,许是皇帝那‘糖’,有奇效?”

    “孙太医太谦了,糖能有什么奇效?”

    朱由检嘿嘿一笑,转过话题:

    “这几日大浪滔天,恐怕自松江、嘉兴至此,都有水灾,须得敦促南京户部赈灾,孙儿想尽快赶回南京……只是画舫、车驾都毁了,不好行路,不若老祖宗和凤儿先留几日,孙儿先去?”

    “不必……”

    老太太傲然道:

    “我年轻时,也善能骑射,养了这几个月,身子骨儿愈发清爽,倒也骑得马,南京至此不过五百多里,还撑得住!”

    “老祖宗……”

    “就这么定了!”

    老太太兴头上来,不容质疑,当即起身道:

    “鸳鸯,咱们走……凤儿也来!”

    周皇后顿时坐蜡,苦笑道:

    “老祖宗,我不会骑马啊……”

    “骑一段不就会了?”

    老太太毫不在意,一把拉住她手,便往东边精舍走去,六十七的人了,一说要骑马,也不让人扶了,大步流星。

    朱由检哭笑不得,这老小孩,真是……

    只是南京,还有人用吗?

    大明朝的南京,是真正意义上的陪都,帝国的备份。

    由于太祖朱元璋自南而北得天下,一开始定都南京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统南北之后,发现向北拖地不利,就有迁都的想法,始终在开封和西安之间徘徊,也没定下来。

    及至成祖朱棣,因得位不正,且帝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遂将北平升为北京,后又在北京设立六部,称“行在六部”,而后兴建紫禁城,至永乐十八年,正式迁都北京,号称“天子守国门”。

    至此,北京成为京师,不再称“行在”,南京应天府则变为陪都,只保留了并在南京留置礼、刑、工三部,均加“南京”二字。

    朱棣死后,仁宗朱高炽又想回南京。

    故将北京改为行在,原来留置的南京三部去“南京”二字,并增吏、户、兵三部于南京,复原六部之制。

    但朱高炽刚即位不久即去世,这事儿就作罢了。

    一直到英宗正统六年(1441),终于再次确定以北京为京师,南京六部前各加“南京”二字,遂成定制。

    作为留都的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不知是天意还是凑巧,经过近四十年,四代皇帝经营,给后继者在南京留下了一套完整的帝国备份系统,一旦北京陷落,皇帝可以立即南迁,无缝对接,凭天堑守半壁!

    因此,南京各部也绝非养老,而是各司其职。

    南直隶辖十五府、三个直隶州,按长江划分为江北的凤阳巡抚和江南的应天巡抚,辖区相当于后世的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等地。

    整个南直隶,是个特别行政区,没有行省一级承宣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州府直接对南直隶六部负责,官员考核、刑狱、守备,都有自决权,北京并不干涉。

    尤其是南京户部,不仅负责南直隶,还囊括了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占整个大明税收的一半以上,因此南京户部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

    这么要紧的一个备份,经过这几个月的勘合、抽调,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员几乎都北上去北京各部任职填坑了,剩下的不是老眼昏花,就是酒囊饭袋,不太要紧的职位,至今都还空着呢!

    要赈灾,找谁负责?

    思来想去,就剩下两个糟老头子——

    一个周嘉谟,今年八十二了,为官清廉,不党不群,历经隆庆、万历、景泰、天启至今五朝,做过户部、工部、吏部尚书,天启五年遭魏党迫害而被削籍,去年袁可立又把他请了回来,任南京礼部尚书。

    另一个王在晋也六十四了,在孙承宗之前任辽东经略,做过河道总督,能力其实也还行,但跟孙承宗互喷了好几年,梁子结大了,现在孙承宗是次辅,自觉尴尬,所以内阁请了好几次,他都不肯北上任职。

    至今,还是南京吏部尚书。

    要不然,让王老头去?

    朱由检正琢磨着,老太太已经换了短装出来了,鸳鸯、柳如是、琥珀也是一样打扮,唯独周皇后在短装外又罩了一层长裙。

    老太太精神很好,笑盈盈的说:

    “赈灾之事耽误不得,皇帝和凤儿共乘一骑,琥珀和如是乘一骑,老身自乘一骑,鸳鸯也会骑马,这就可下山了!”

    朱由检奇道:

    “琥珀还会骑马呢?”

    琥珀俏脸一红,讪讪道:

    “陛下,奴婢不会,如是妹妹会骑马……”

    一旁的柳如是傲娇得仰起小脸儿,满脸得意,怎么样,快夸夸我?

    “真厉害!”

    朱由检没吝啬大拇哥,笑道:

    “朕也是这几日才会,如是才十岁吧,当真难得……”

    杭州知府扑了个空,飞来峰上早已人去寺空,不由捶胸顿足,悔得肠子都青了,皇帝此行,一概不见地方官。

    连南京各部大员也没这福分!

    眼看天上掉了馅饼儿,却没叼住,能怪谁?

    此时,皇帝仪仗已经出了杭州府,锦衣卫、东厂番子在前探路,五千骑兵拱卫,一路望北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