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 第一百一十一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百一十一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山西还不是重灾区,陕西才是!

    庆王在宁夏卫,算得上是大明诸藩之中最差的封地,不仅地方经济不行,而且还被蒙古三面包围,真正的“天子守国门”,所以从初代庆王起,就不断上奏请求内迁。

    期间,庆王府要么被蒙古人打,要么被叛军打,第十代庆王甚至险些在“孛拜之乱”中惨遭灭门!

    传至朱倬漼这一辈,更是苦上加苦。

    陕西各地烽烟四起,王府朝不保夕,一听能回京师,差点儿哭出来!

    家财的没有,人给您送来了……

    韩王一系,最初封在辽东,初代韩王生怕一就藩就回不来,一直拖着,苦苦哀求,终于改封至陕西平凉府,朱亶塉是第十一代汉王,眼睁睁看着延安府那边的饥民杀官造反,一天天心惊胆战。

    盼回京,都盼出花儿来了,哪会犹豫?

    三十个藩国,十六个都怂了,楚王的周天子梦,还有希望么?

    楚王以外,剩下十三个。

    能打的……

    真不好找啊!

    最先跳出来响应的藩王,竟然是最穷的岷王朱禋洪!

    当真是光脚不怕穿鞋,这厮在朱由检试水的时候,就旗帜鲜明的支持楚王朱华奎,反正家里快揭不开锅了,见楚王造反,又许了“东周之例”,当即率家丁竖旗起兵。

    这厮倒也有些自知之明,并未攻打州县,而是直往武昌而来。

    岷王一系,最初封在陕西岷州卫,后来被流放福建漳州,又被召回京师禁锢,最终被成祖移国于湖广宝庆府武冈州,距武昌倒也不远,可他手上那仨瓜俩枣,有个屁用?

    第二个,唐端王朱硕熿。

    朱硕熿也是河南唯一一个跟风造反的藩王,主要他封国在河南南阳,紧靠着湖广襄阳府,离京师远,离武昌近,不搏一搏,心痒难耐!

    朱硕熿是唐王的第八代传人,又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酒色之徒,因为专宠小妾,为了扶幼子上位,竟把亲儿子、孙子圈禁了整整十六年,虎毒不食子,这厮如此狠毒,自然吞得下楚王的画饼。

    剩下几个跟风的,封地都在湖广:

    襄王朱翊铭在襄阳府、荆王朱慈烟在蕲州府、惠王朱常润在荆州府、桂王朱常瀛在衡州府、荣宪王朱由枵在湖广常德府。

    这几人虽竖了反旗,开始招募兵马,但还所在封国,既没有出兵攻打州县,也没有去武昌支援楚王,不知是想坐山观虎斗,还是怕被楚王吞并而被迫站队,暂时不明。

    最后一批,则属于骑墙派,暂时没有响应楚王,却也没按《削藩令》将王府上交地方,比如:

    封国在陕西西安的秦世子朱存枢、广东韶州府的淮王世子朱常清、江西建昌府的益定王朱由本、陕西汉中府的瑞王朱常浩,以及广西桂林的靖江王朱履祜……

    还有一个衡王世子朱由檡在山东青州,腊月忽然病逝,到现在还没定下继承人,王府一团乱麻,估计是赶不上趟了!

    袁可立委婉的提醒朱由检——

    之前对藩王的估计,可能太过于乐观了,照目前形势看,恐怕用不着天下兵马勤王,单单南直隶三大营,就足以平叛!

    那可不行!

    火既然放了,就必须有效果!

    朱由检垂死病中惊坐起,当即召来王在晋,先呕血一滩,然后回光返照,气急败坏得骂了一顿造反诸藩。

    王在晋以为他气糊涂了,等他骂完,便小心翼翼的劝道:

    “陛下息怒,其实形势并不危急,如今各路勤王兵马已有二十余万,楚王才只占了武昌、黄州两府,一战即可拿……”

    “你想错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招招手,道:

    “附耳过来!”

    王在晋忙凑到跟前儿,朱由检抹了把嘴,低声道:

    “诸藩之乱,不过演戏而已……袁、孙二位阁老已在京师附近布下天罗地网,所以平叛之事,也必须演,许败不许胜,你知道么?”

    “演戏?”

    王在晋大吃一惊,忽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指了指东北方向:

    “演戏给那边看么?”

    朱由检点点头,忿忿的道:

    “朱华奎这个扶不起的阿斗,等他成势,黄花菜都凉了……王爱卿去助他一臂之力,率勤王兵马打败一场,送些粮饷过去!”

    王在晋嘴角一抽,我这是平叛,还是姿敌?

    到底做事谨慎,倒没有直接反对,知道皇帝是嫌弃楚王烧得火不够大,但究竟要烧多大,却也吃不准,便低声问道:

    “陛下到底要怎样?”

    朱由检道:

    “朕必须被叛军围困于南京,王爱卿死战不退,不断抽掉各路勤王兵马,务必使宣大、蓟州等地防线空虚,才好引建奴上钩!”

    这么大的事儿,你不早说!

    王在晋消化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前后一联系,顿时豁然开朗,怪不得皇帝这次游幸南京,处处怪异……

    原来,下了这么大一盘棋?

    到底是做过辽东战区总司令的人,一旦念头通达,宏观战略就浮上心头,略一沉吟,便道:

    “陛下且安心养病,微臣知道怎么办了!”

    朱由检点点头,又抛出一颗定心丸:

    “放心,朕这次也是装病,只等叛军围城,朕便要金蝉脱壳,去京师坐镇,届时王爱卿须得帮老祖宗多多遮掩,万不可泄露!”

    果然……

    正常人吐这么多回血,恐怕早死了!

    王在晋松了口气,忙叩首道:

    “微臣遵旨!”

    其实,朱由检是有些着急了,竟忘了堵胤锡。

    有这位在,岂能让他失望?

    挑动藩王造反,只是个开胃菜而已,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大明皇室子孙,不下二十万众,留着过年么?

    王在晋兵马还没出南直隶,便听说楚王又颁发了新檄文,号召天下皇室子孙都行动起来,一起到南京武装上访,劝皇帝禅位于楚王,而事成之后,凡从龙皇室,皆有厚赐——

    藩王封国,郡王封府,镇国将军封州,辅国将军封县,倘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从龙有功,依然有封地,按功勋大小,可封府、州、县不等,先从者可优先选择封地!

    此策一出,诸藩之乱的熊熊大火才真正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