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明男儿,宁死不屈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明男儿,宁死不屈

    到底于心不忍,袁崇焕不忠,于辽东兵马何辜?

    说到此处,又改口道:

    “算了,还是命兵部给他下道命令,若能截住建奴,也可半途击之,若事不可为,立即退守,星夜驰援京师!”

    朱由检说完,张嫣却没搭腔,只微微点头。

    估计也快到了,生怕一开口冒出什么怪异的声音来。

    不料,朱由检坏透了,偏偏不让她得逞,又等了一会儿,见张嫣不由自主扬起了脖子,当即吹灭蜡烛,站起身催促道:

    “看你疼得汗都出来了,快回去!”

    完全不给她机会挽留,猫着腰走到殿门前,“吱呀”一声,打开殿门,又借大门掩护,鬼鬼祟祟遁往另一侧殿角去了。

    张嫣快哭了。

    你就不能再等几息么?

    咬牙切齿,歇了好半天,才扶着柱子站起来,环视四周,却早不见了朱由检的踪影,顿时有些气馁。

    这下,想凑过去都没人了?

    愣了一下,想起自己还“肚子疼”,便披上斗篷,双手捂着小腹,躬着身子慢慢挪到殿门,“吱呀”一声关了门。

    长叹一声,这样儿回去,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十一月初一,遵化的八百里急报果然到了。

    张嫣按朱由检吩咐颁旨,命天下兵马入京勤王,另着兵部给了袁崇焕一个比较灵活的命令——

    视战况自决,可以拦截,也可以直接回京。

    同一时间,情报局的消息也到了:

    建奴三路大军突破长城之后,却没有继续推进,反而开始休整兵马,右翼留驻马兰峪城,皇太极本部合兵左翼,停在汉儿庄城。

    此外,还有一则细报:

    顺天巡抚王元雅坐镇遵化,侦知建奴踪迹后,立即分两路急报,一路直奔京师,另一路则赶往山海关示警。

    王元雅信使于二十九日抵达山海关,但是……

    袁崇焕已经于二十八日命辽东总兵吴襄率四千精骑驰援遵化!

    骆养性据此怀疑,袁崇焕早知道建奴入寇之事,知而不报,必有蹊跷,所以特意在密报末尾提醒——

    袁崇焕或不可信,山海关或不能守!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对袁崇焕是不是可信,他早就没什么想法了,关键是下一条消息,让他很是为难:

    及至发报时,顺天巡抚王元雅仍然没撤走,而且驻守遵化东侧三屯营的总兵官朱国彦也没撤,理由是没见着建奴!

    没见着,他是藏起来了!

    这一招明显是袁崇焕派吴襄来送死,而且已经通过某种取道给皇太极打了招呼,要不然建奴十二万兵马,已经占据了遵化以东的汉儿庄城,以西的马兰峪城,区区遵化,可以一战而下,怎么会按兵不动?

    朱由检一拍大腿,吩咐道:

    “立即命骆养性传讯王元雅,务必连夜撤走遵化、三屯营等地兵马,另派锦衣卫去截吴襄,让他转道京师,决不能落入建奴圈套,明日一早,建奴就要来遵化吃饺子了!”

    即时通讯,就可以随时微操,来咬我啊?

    朱由检一夜没睡,次日晌午,魏忠贤终于拿着密报来了。

    王元雅、朱国彦撤了,吴襄也跑了。

    听到锦衣卫传讯,吴襄顿时气得骂娘,当即率军向南,直奔丰润。建奴倒没什么动静,眼睁睁看着遵化城火起,也没冒头,估计还爬冰卧雪猫在山里,等吴襄的四千精骑跑来送死……

    这一日,袁崇焕也动了。

    只不过他没有去遵化,而是从山海关经永平,直奔蓟州城!

    几乎,是一条直线!

    这也印证了朱由检的猜测,吴襄那一路兵马,果然是打算丢给建奴吃了,连战败的消息都不想等,这么着急?

    十一月初五,建奴两路兵马集结于遵化城下。

    肉包子没吃上,遵化城的粮草、辎重也烧没了,负责埋伏的济尔哈朗和岳托很郁闷,皇太极倒是没当众出卖袁崇焕,只骂他俩不懂机变,眼睁睁看着城内起火,也不知道拦住王元雅!

    岳托跟皇太极是光屁股长大的好基友,知道他有气,也没敢顶撞,耷拉着脑袋认了,济尔哈朗嘟囔了几句,差点捱了鞭子。

    次日,皇太极命狗汉奸范文臣率三千蒙古兵固守遵化,其余兵马则立即开拔,直奔蓟州!

    由于京师以北、以西,早已迁走了百姓,坚壁清野,建奴大军连一粒粮食都得不到补给,如今天寒地冻,连草都没有!

    人还可以吃肉干,马却捱不住了,所以皇太极走得很快,只想尽快占了遵化城,好生补给一番。

    只不过,袁崇焕更快!

    从山海关到蓟州城,比从遵化到蓟州城路程要远了三倍以上,但袁崇焕比皇太极早出发五日,又不分昼夜疾行,竟在十一月九日晌午抵达蓟州城,比皇太极还快了半日。

    傍晚,皇太极率大军抵达蓟州城外。

    远远望见敌军,蓟州守军便打算依密旨烧尽粮草、辎重,逃之夭夭,却被袁崇焕拦下了,一派誓死报国的样子,令全军出城——

    面对十二万敌军,区区两万明军,竟然放弃最拿手的依城死守战术,反而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要跟建奴打野战?

    你投敌,也投得太过明显了吧?

    蓟州守军差点儿哗变!

    这时候,从遵化退下来的顺天巡抚王元雅站了出来。

    他本来打算在遵化跟建奴干一仗再走,可惜没能如愿,至今仍觉得脸上发烧,遂登高大喝:

    “建奴入寇,京师危在旦夕,懿安皇后仁义,怜惜我等流血丧命,才下此令,然我等堂堂七尺男儿,适逢报国之机,倘一仗不打,就往望风而逃,万一京师陷落,将来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说罢,拔剑出鞘,单骑出城,振臂大呼:

    “建奴敢来,且踏我残躯而过,有卵子的,可敢随我辈赴死?”

    王元雅入遵化以来,适逢孙承宗搬迁百姓,各镇兵马也沾了光,粮草充足,饷银管够,士气正盛,一见巡抚如此,遵化守军顿时热血沸腾,当即嗷嗷大叫,蜂拥出城!

    遵化兵马一走,蓟州兵也没辙了。

    袁崇焕是蓟辽督师,妥妥的顶头上司,手持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连王元雅都可以临阵砍了,他们算个鸟?

    一队队,踏着遵化兵马的脚步,列阵城外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