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 第一百三十一章·广渠门大捷,可笑,可笑

第一百三十一章·广渠门大捷,可笑,可笑

    行至广渠门,朱由检忽然停下脚步,喟然一叹。

    张嫣听到,扭头疑惑道:

    “陛下,怎么了?”

    朱由检摇摇头:

    “真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古人诚不欺我!”

    穿越以来,今日才注意到北京城全貌。

    按这个地形,袁崇焕就可笑了……

    明朝的北京外城,是一个“吕”字型,上面那个“口”成于永乐十八年,其中囊括皇城、宫城,自北向南依次是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共九个城门。

    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俺答曾率兵攻至京城近郊。

    嘉靖帝命筑正阳、崇文、宣武三关厢外城,不久停止。

    两年后,给事中朱伯宸建议修筑外城,以固城防,最初设想将内城和先农坛、天坛环绕起来,形成一个“回”字。

    工程开始后不久,发现实际工程量比原设想要大得多,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经与严嵩及工程负责人陈圭重新计议,决定分期施工,先在正阳三门以外,筑南城墙一面。

    筑完南墙之后,发现实在没有财力继续筑另外三墙了,于是将工程缩水,干脆将南墙两端往北延伸,呈“凹”字型,跟原来的外城衔接,并就此定型,成为一个使北京城从四四方方,变成一个“吕”字!

    新筑而成的这片“凹”字型外城,除包裹了热闹的城南集市外,便只有先农坛、天坛两处重要建筑,算是战略缓冲。

    这个“凹”字城,被称为“外罗城”。

    “凹”字顶端左右两角,各开一门,西面是西便门,东面是东便门;底端有三个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凹”字两侧,西面开广宁门,而东面一侧——

    正是大名鼎鼎的“广渠门”!

    后世网上袁粉提及袁崇焕,必然要吹嘘他的“广渠门”大捷,并以此认为关宁铁骑可以力战建奴,放开一战,必能扭转乾坤,而崇祯杀了袁崇焕,就是自毁长城,自取灭亡!

    键盘侠们看史料的时候,都不看地图么?

    当时的情况是:

    建奴从北方而来,京师北城首当其冲。

    所以,及时赶来勤王的满桂(大同总兵)和侯世禄(宣府总兵)都都囤于北城的德胜门外,正面御敌。

    而袁崇焕呢?

    不仅绕了路,还没去德胜门。

    早在河西务时,总兵周文郁就向袁崇焕提议:

    “大兵宜趋敌,不宜入都。且敌在通州,我屯张家湾,相距十五里,就食河西务,敌易则战,敌坚则乘,此全策也!”

    袁崇焕直接否决,说要——

    背障神京,面迎劲虏!

    说得倒是漂亮,可一到北京城下,就立即直接绕过北城、东城,跑到建奴最不可能打的广渠门外,还摆出一副死守的姿态!

    于京师而言,这个“凹”字型的外罗城本就是个战略缓冲,说丢就丢,因为破了“外罗城”,正阳门一线才是真正的外城,跟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一样高大坚固,有护城河,也有箭塔、堡垒!

    皇太极是失心疯了么?

    辛辛苦苦,千里迢迢绕道蒙古,率六万八旗铁骑来京师武装上访,就为破了广渠门,去先农坛、天坛上香吗?

    而且,德胜门外,明军兵力不足。

    满桂、侯世禄着急赶路,各有五千骑兵,还有少量步兵,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五千人,其他各路援军加起来有足足二十万,可还在路上,最近的也还在六环开外,根本来不及救援……

    而这个时候的广渠门外,袁崇焕七千步兵在前,九千关宁铁骑在后,另有蓟州等地驻军四千,足足两万,却丝毫没有支援德胜门意思!

    皇太极见状,鼻子都笑歪了。

    当即决定先吃掉德胜门这一部明军,倒也担心打着打着,被“按兵不动”的袁崇焕偷了屁股,所以一开始就分兵了!

    一路,攻打德胜门。

    另一路,绕过北城、东城,跑过来单挑袁崇焕!

    皇太极对袁崇焕足够尊重,左翼四旗旗主、正蓝旗莽古尔泰、两白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镶黄旗豪格全部参战,各自带了一部分“护军”,另外还有两千蒙古兵。

    若换个人,指挥辽东军团。

    见德胜门兵少吃紧,而莽古尔泰这一路兵马又不太多,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用步兵拖住敌军,掩护机动性最强的九千关宁铁骑立即赶去德胜门战场支援满桂!

    而袁崇焕呢,还是分兵死守,不动如山。

    结果,也跟他想要的一样:

    满桂一向勇猛,此时敌众我寡,仍然不愿放弃骑兵优势,战事一开始,便主动出击,趁建奴以千余白甲兵试探攻击,就立即下令冲锋,果然打了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前队一片混乱。

    没奈何,皇太极只能全军压上。

    战况甚是焦灼,城头明军也开始帮忙了……

    可惜,帮了倒忙。

    当时满桂、侯世禄陷入重重包围,双方兵马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炮一开始是瞄准了建奴,可打着打着,就落到自己人头上了,甚至连满桂都捱了一炮!

    宣大军团腹背受敌,很快败下阵来,宣府兵马很快溃散奔逃,满桂悍不畏死,仍然带伤左冲右突,打得身边只剩下两百多人,城头观战的崇祯倒也算个人,连忙命人打开瓮城,把满桂救了进去。

    这时候的广渠门之战,居然还没结束!

    从天亮打到天黑,皇太极那一路已经收兵,却一直没来支援。

    最终,袁崇焕的关宁兵马“力战而胜”,追击“十余里”,他自己也“身中数箭”,因铠甲厚,而毫发无损,脖子上差点儿捱了一刀,也被部将“凑巧”挡住,只擦破了皮……

    这就是所谓的“广渠门大捷”!

    朱由检脚踏城墙,看着广渠门,只想骂一句,捷你大爷!

    怪不得,“广渠门大捷”后的平台召见,德胜门主将满桂对袁崇焕怒目而视,还骂他是国贼——

    眼睁睁看着建奴在德胜门外屠杀友军,你在这里死守先农坛,不发一兵一卒,坐等建奴来打,皇太极若不派兵来打一下……

    都对不起你!

    朱由检没头没尾的说了那么一句,张嫣更疑惑了,又问:

    “陛下,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