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 第二十六章满朝野都比不上赵凯

第二十六章满朝野都比不上赵凯

    板蓝根?

    这个名字挺奇特的。

    韩颖觉得这个板蓝根似乎是一种药。

    而不是奶茶。

    “县长,这是一种药吗?”韩颖问道。

    这边,自己先灌了几口板蓝根。

    赵凯方才解释道,“这是一种抗瘟疫的饮料,叫板蓝根!”

    “预防瘟疫,从你我做起!”

    瘟疫?

    听到这儿。

    韩颖等人才方才清楚,知晓了赵凯这么做的意图,因为,自从赵国大地震后,就有许多灾民逃入鹅城,虽然这些百姓给鹅城带来了生产力,但,随着鹅城人越来越多,瘟疫也被带进来了。

    因为,凡大洪,必有大灾!

    而大灾的核心就是洪水过境之后的瘟疫。

    所以,一种可以预防瘟疫的饮料?

    一想到这儿。

    在还未正式讲课前。

    韩颖等人这也是连灌了好几口板蓝根!

    方才正襟危坐。

    在赵凯面前,当起了一个个倾耳聆听的学生。

    至于主题嘛。

    便是此前已经定好的社会阶级论。

    以及家天下和“家”天下的区别。

    与此同时。

    秦国。

    东郡与上党郡的交界处。

    秦,太行山口。

    群臣仍在争议。

    针对着如何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

    却不想这时。

    蒙恬已经带着人将太行山口成功炸出来了一个小口子。

    并返回向嬴政复命。

    “大王,幸不辱命!”

    “太行山口已成功炸开!”

    “目前黄河上游水位正在下降!”

    蒙恬的禀告,让嬴政心底一松。

    因为,若黄河水患还解决不了。

    大秦遭受洪灾。

    这东出的步伐,恐怕就要被拖慢几年。

    嬴政他的毕生之志,也要从此延后。

    而这,是嬴政万万不想看到的。

    “蒙恬,你且派人在太行山口安放好土地雷!”

    “三日后时间一到,炸开太行山!”

    移山填海。

    是此前嬴政从未想过的。

    然而,如今就因为几颗小圆球,让移山填海成为了事实。

    这让嬴政很是兴奋。

    因为正如蒙恬所言。

    这些小圆球有移山填海之力。

    若是将这小圆球运用于军事。

    那么,这对大秦军队而言,将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

    可是,当吩咐全已下去。

    群臣还在争论办法。

    甚至群臣中还有人提出。

    说,黄河水患乃是上天见天下失德。

    要来惩罚人间。

    所以要想治理黄河水患。

    这就得祭天。

    恢复周礼的祭祀流程。

    甚至是用人牲来祭祀黄河河神。

    只有黄河河神满意了。

    黄河水患方才能够得到缓解。

    听到这个说法。

    愤怒的嬴政直接将谏言的这位官员关进了大狱。

    因为,秦国自献公时废除人殉制度,就是看到了人生殉葬的弊端,觉得这是周礼的糟粕。

    殉葬丝毫无用。

    如今这些朝廷官员,不思水患治理之法。

    这还强行将治国之好坏和天灾联系在一起。

    就似乎在讲,黄河水患是因为他嬴政无德。

    对此。

    嬴政愤怒不已。

    因为,相比于赵凯而言。

    这些位只会夸夸其谈的儒生,实在是太无用了,毕竟,赵凯给出来的是具体解决办法,而这些大臣们,不仅无用,还乱扣帽子,这让嬴政愤怒不已。

    一时间。

    见群臣如此无用。

    嬴政想到了自己在鹅城中所见到的高考做官制度:

    先实行义务教育。

    再经过中考,高考两波分流。

    为鹅城选拔基础性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尤其是高考做官制度和大学之间的嵌合。

    通过十二年的义务教育。

    将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最后在进入大学进修。

    进修完毕后,直接入官府做官。

    按照大学所学的内容,做相应的官职:学官吏的管官吏;学军事的管军事了;学刑法的管刑法;学礼制的管礼制;学人丁户口的管户口;学土木兴建的管兴建!

    如此一来。

    通过了中考、高考两层选拔的官员。

    至少不会出现这只知之知乎者也的儒生,而都会有一项擅长的技能。

    若大秦能够建立起如此的一个官制!

    那大秦的帝国工作效率,都将大大提升。

    这边。

    当一见到前方叽叽喳喳的群臣。

    又一想到鹅城中的繁华和安宁。

    嬴政在心中下定决定,等这次他嬴政再去了一趟鹅城,嬴政他竟然要将这赵凯给弄到咸阳来。

    让他来根据他的高考做官制度。

    来给大秦帝国设计一个可以真正千年万年的官制,以及大型的学校培养制度。

    毕竟如今大臣的官制。

    弊端很大。

    导致朝野中的这些官员。

    很多都是尸位素餐,啥才能都没有,只有一张嘴。

    就比如说世袭。

    谁能保证父亲是龙,儿子还是龙?

    虽说秦国相比于山东六国有一个优势,那便是天下士子归心。

    但没有一个真正健全的制度。

    就算秦国成功一统六国。

    这也没办法走远。

    想到这里。

    嬴政就觉得。

    大秦的官制。

    是时候来变上一变了。

    而这边。

    正思索着鹅城的高考取官制度。

    恰在这时。

    嬴政他的一众子弟。

    出现在了嬴政面前。

    同样在讨论黄河水患的解决办法。

    这让嬴政心里一阵期待。

    连忙将一众子弟招过来。

    开口问道:“扶苏,胡亥,尔等也已蒙学了有些日子了,听你们在谈论黄河水患之事,你们可有什么想法?若有的话,可说与寡人来听听。”

    扶苏是嬴政与郑妃的孩子。

    年少聪慧。

    跟着王绾学习儒家治国之道。

    年纪虽小,但此前已经显露出其在治国理政上的天赋。

    这让嬴政很是期待。

    但见这时,扶苏听了嬴政的话,开口道:“父王,儿臣觉得,当务之急是豁开太行山口,随即在黄河下游修建运河,将黄河之水引入海河或淮河流域,如此才能让黄河不死中原生灵涂炭,重复当年大禹治水时的人间惨状!”

    “除此之外,洪灾过后必有瘟疫,我大秦应该派当地所属官员,速速清淤消灾!”

    “如此,方才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扶苏的回答,让嬴政有些诧异。

    因为,扶苏和赵凯同样收到了一点。

    以人力使黄河改道。

    保护中原。

    虽然扶苏并没有说出如何挖开太行山口,这一个救灾的核心,但扶苏考虑得非常全面,不仅考虑了秦国还考虑了天下,甚至还有灾后的救灾之事。

    这让嬴政很欣慰。

    并同时在想。

    或许赵凯所一直提倡的那所谓人民医院。

    还真有必要快快兴建了。

    那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真为了大秦的社稷安危。

    “胡亥,你呢?”

    扶苏的回答让嬴政很满意,觉得一个扶苏,比一群大臣都有用。

    而胡亥年纪虽小,但也一向聪慧,如今算是学业考究,嬴政也想听听胡亥的意见。

    不想此刻,胡亥紧接着说出来的一番话,那是让嬴政瞬间神色一黑。

    只见此刻,胡亥开口道,“回父王,儿臣的想法与兄长一样,无甚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