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幽之殇 / 全线开战

全线开战

    幽兴元八年,八月十九,炎阳谷。

    炎阳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峦陡峭。

    嬴樱在山谷两侧处设下埋伏,

    山谷两侧高处,一万精锐士兵,手持强弩,弓箭手排列在阵型两侧。两侧的沟壑和灌木丛,一队队整齐的士兵匍匐着,身着铁甲,手持长枪。有五万精锐士兵,由左翼统军将军都副都指挥使燕云统领。

    五十八部乌尔汗部,大约有六万人马,正浩浩荡荡地向山谷逼近。

    燕云站在高处,他沉稳地举起手臂,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弓箭手,放!”箭矢,箭雨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下,直扑乌尔汗部的中军。乌尔汗部的士兵们猝不及防,纷纷躲避,但仍有无数人倒在这无情的箭雨之下。

    然而,乌尔汗并未因此而退缩,他立稳住了阵脚,下令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以最快速度撤出炎阳谷。

    燕云果断地挥动令旗,命令沟壑中的步兵一跃而出。这些士兵仿佛从地底冒出的猛兽,手持长枪,直冲敌阵。战马嘶吼,刀剑相击,山谷瞬间被战火点燃,变成了一片杀戮的海洋。空气中的硝烟弥漫,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闪烁的刀剑上,形成一片片刺眼的光斑。

    两军交锋,刀光剑影交织,每一次碰撞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北疆边军的阵型犹如磐石般稳固,士兵们的眼神坚毅,每一次攻击都精准而有力。相比之下,五十八部的突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攻势逐渐减弱,士兵们的脸上开始显露出疲惫和恐慌。

    此刻,站在高处的燕云,审正在视着战场,他的眼神如同鹰一般犀利。看到乌尔汗将亲自率部突围,幽云果断地下令,阵型转换,步兵退回阵中,盾牌与长枪兵向前推进,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阻挡住乌尔汗部的攻势。而弓箭手则在后方持续射击,他们的箭矢如同雨点般落下,给乌尔汗中军造成了持续的压力。

    山谷中的战斗愈发激烈,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北疆边军的士兵们在燕云的指挥下,如同一部精密的战争机器,每一个环节都运行得井然有序。而乌尔汗部虽然英勇,但在这样的压制下,他们的抵抗越来越微弱。

    太阳渐渐西沉,山谷中的战斗仍未结束,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幽兴元八年,八月二十,烽火岭。

    由嬴樱帐下游击将军陆远率领的一万二千余人马,与五十八部联军,约二万余人马。两军在烽火岭遭遇。

    陆远仓促之下列阵,弓箭手在前,步兵居中,骑兵在后,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弓箭手们紧张地拉弦上箭,等待着战斗的号角;步兵们紧握长矛,眼神坚毅,准备迎接敌人的冲击;而骑兵们则在马背上调整呼吸,静待最佳的冲锋时机。

    五十八部联军的冲锋犹如狂风暴雨,他们的战马踏着尘土,嘶鸣震天,刀光剑影闪烁,直扑陆远的阵型。

    随着联军的冲锋越来越近,陆远将军下达了命令:“弓箭手,放箭!”刹那间,天空中仿佛下起了箭雨,密密麻麻的箭矢飞向联军。

    瞬间,烽火岭的天空被箭雨覆盖,仿佛黑夜降临,无数的箭矢如同流星划破天际,密集地射向联军。箭雨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在两军之间,联军的冲锋势头顿时受阻。战马嘶鸣,士兵哀嚎,箭矢的尖啸声和金属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五十八部联军并未因此退却,他们调整阵型,继续向前推进。

    陆远见状,立即命令步兵向前,与联军短兵相接,同时,骑兵从侧翼发起冲锋,意图打破敌人的防线。

    战场上,长矛与刀剑交锋,血花四溅,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生命的痕迹。双方士兵的勇猛无畏令人震撼,他们不顾生死,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

    陆远见状,立刻命令骑兵冲锋,陆远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直冲敌阵,挥舞长剑,斩杀敌军。

    然而,五十八部联军的数量优势逐渐显现,陆远的军队开始出现疲态。

    黑岩城。

    幽兴元八年八月十五,五十八部联军主力围困黑岩城。

    八月十七,五十八部联军开始攻城。

    黑岩城守将白无忌,率领着五千士族,正在面五十八部联军的十万大军轮番攻城。

    此刻,城头上的守将白无忌,身披银甲,手持长剑,目光坚定,引领着五千士族士兵,准备迎接五十八部联军的猛烈攻势。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对决,也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验。

    五十八部联军,宛如一股洪流,滚滚而来,势不可挡。他们的铁骑如同丛林般密布,马蹄声震耳欲聋,步卒如海洋般浩渺,队形严整,仿佛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攻城器械在他们身后轰鸣,巨大的石弹如疾风骤雨般砸向城头,火矢在空中交织成一道道死亡之网。

    然而,等待着五八十部联军的是,城墙顶端滚落的滚木擂石从,每当五十八部联军靠近城墙,都会引发一片惨叫与混乱。然而,联军的攻势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猛烈,他们的决心仿佛与数量一同增长。

    八月十九。

    白天,白无忌指挥着城防部队,抵御五十八部联军的猛烈攻势。

    然而,当夜幕降临,白无忌并亲自带领城中的百姓开始挖掘地道。

    同时,白无忌不断派遣了小股精锐部队,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突围而出,直捣敌营。这些部队如同幽灵般神出鬼没,频繁骚扰敌军,让五十八部联军疲于应对,士气大挫。

    八月二十二。

    在深邃的地下,白无忌精心策划的地道蜿蜒至黑岩城北门的敌中军军营。

    八月二十二日晚,月色如墨,星光黯淡,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白无忌亲自率领五百名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悄无声息地穿过地道,直捣黄龙。

    夜色之下,他们如鬼魅般出现在敌营之中,烈焰熊熊,四处蔓延,惊慌失措的敌军五十八部在火海中挣扎,他们的防御体系瞬间崩溃,在丢下两千具尸体后,五十八联军后撤十里。

    白无忌得胜回城,立刻命令城上的士兵熄灭火把,以防敌人察觉。同时,他下令将地道入口灌满火油,以防敌军的反攻。

    果然,当夜,五十八联军的三千精锐试图通过地道反击,却撞上了白无忌早已布下的死亡陷阱。火油瞬间点燃,地道内火光冲天,敌军的反击计划化为泡影。

    五十部统领,因昨晚的挫败而满腔怒火,于次日黎明破晓之际,发动了一场无畏的全面攻势,誓要一举攻克这座坚城。

    白无忌凭借其智勇双全,起初还能巧妙地抵挡住敌人的猛烈攻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黑岩城的防御优势逐渐被敌人的数量优势所瓦解。

    从晨曦微露到夕阳西下,五十八部联军持续不断地冲击着黑岩城,每一波攻势都像狂风暴雨般猛烈。

    白无忌虽坚韧不拔,一次又一次地将敌人击退,战场上留下的累累尸骸,是对他无尽勇气的见证。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并未因此减退,反而愈演愈烈。

    随着战斗的持续,黑岩城的城墙开始出现道道裂痕,防线日益脆弱。原本坚固的壁垒在敌人的轮番冲击下变得摇摇欲坠。

    更为严峻的是,守城的士兵们,经过一天的激战,人数已锐减至千人左右,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黄昏降临,黑岩城的天际染上了一片血红。

    白无忌深知再这样下去,城破是早晚的事。城破自己身死,倒是无所谓,也是为国尽忠了,但只是可伶了这城中的百姓。

    于是白无忌决定,今晚挑选精锐死士,向南为这城中百姓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城中百姓听闻,纷纷不愿走,反而争先恐后的把自家房院拆了,将那木石搬上城墙。

    城中青状男子拿起农具就登上城墙,一边帮助士兵修补城墙缺口,一边不断继续搬运石头、木头,架起大锅熬上金汤。

    而城中老弱妇孺,则是将各自家的余粮都拿出来,尽可能多的让守城将士吃饱。

    八月二十五。在四门埋伏了一整晚的五十八部联军,在次来到黑岩城楼下,发现黑岩城不但没有军心涣散、居民四散,反而比起前两日,士气更加振奋,那那些破损的缺口,也在一夜之间被填补上了。

    面对五十八部联军的又一次攻城。白无忌亲自登上城墙,鼓舞士气:“兄弟们,我们虽困于城内,但只要我们坚守到底,援军必至!”

    一时间,城中百姓与士兵同心协力,共同抵挡联军的攻势。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守护家园,更是为了守护他们的信念和尊严。

    在黑岩城的城墙上,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凝聚着城中百姓与士兵的汗水和血泪。他们共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抵御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援军何时会至,无人知晓。但他们坚信,只要坚守下去,就一定能够等到援军。因为在这黑岩城中,每一个人都是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了家园、为了荣誉而战。

    幽兴元八年夏,九月六。

    在战火纷飞的黑岩城,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正在上演。

    黑岩城,这座被五十八部大军围攻多日的城市,就在即将沦陷的关键时刻,幽帝国的援军如同神兵天降,从远处的山谷中突然杀出,直扑五十八部的后方。

    赵烈,这位五十八部的统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措手不及,仓皇应战。然而,他的军队经过连日的攻城,已是疲惫不堪,加上被这突如其来的援军打乱阵脚,瞬间陷入混乱之中。

    白无忌,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率领城内剩余的士兵冲出城门,与幽帝国的援军内外夹击。五十八部的大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抵挡不住,伤亡惨重,只得狼狈撤退。

    这场战役,五十八部损失了两万精兵,而黑岩城的守军也只剩下不到百人,城中百姓也是死伤无数。

    黑岩城虽然得以保存,但代价却是惨痛的。白无忌站在黑岩城的城墙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感慨。他知道,这场战役的胜利,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

    幽帝国的援军将领嬴樱,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将领,走上前来,向白无忌致敬。“白将军,感谢你们坚守黑岩城,为我调动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白无忌回应“这是末将应该做的。只是,目前五十八部的威胁仍然存在,此时尚不能掉以轻心。”

    嬴樱微微一笑,“还请白将军放心,我已那黑风涯守将取得联系,数日前,我已命其绕过黑石要塞,直扑黑涯城,按路程来算,不日将抵达黑岩城。”

    于是,在黑岩城的废墟中,嬴樱制定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然而,五十八部并非完全溃败,赵烈在撤退途中,重新集结残部,准备再次进攻黑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