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翻云覆雨 / 第38章 伸张正义

第38章 伸张正义

    如果是放在往常的话,毛骧断然是不会就这般直接的挑衅李善长,毕竟作为皇帝心腹的他,对于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及李善长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都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

    可是此时,胡惟庸案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一个可以借着皇帝的怒火将李善长也彻底击垮的契机。

    “我劝你还是不要说太多废话,实话告诉你给你管饭又擅自把你放回来的老王,已经被我派人吊了起来,这半会儿估摸着已经在开始准备盐水鞭子了。

    你若是不肯配合的话那也简单,刚路过刑房的时候我已经让人重新把里面的炭盆烧了起来,只要你小子乐意,那么早上的那边烙铁时刻都在等着你。“

    毛骧阴沉的语气说完,当即做出了一个手持烙铁的动作。而这一次他手指向的方向,不再是胡轲的额头,而直接是胡轲的心脏。

    “你想把这一次的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威胁已经摆在了面前,胡轲的正面抵抗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想让李善长退出朝堂,滚回濠州老家颐养天年。“

    毛骧恶狠狠的说道。从语气中可以听得出来,今天因为李佑的事儿,他在皇帝陛下那可没少吃苦头。

    “做不到。“哪怕明知道毛骧怒气颇盛,但胡轲依旧冷冷的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你还是不愿意配合?“毛骧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我的意思是,既然要做不妨就把事情做绝,让李善长回家颐养天年,最终留给你的将会是无穷后患。想要将这个麻烦彻底的解决,那不妨直接将李善长也送上死路。“

    胡轲说完,眼睛再一次死死的盯住了毛骧,而毛骧此刻那张阴气十足的脸上,此刻也露出浓浓的不可思议。

    胡轲的话对于毛骧来说实在有些太大胆,以至于在听到了话之后好半晌,这边的堂堂的亲军都尉府指挥使,半天都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对于毛骧来说,能够将自己从眼下这场危机中解决出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从来不敢奢望,在解决危机的同时,还对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家伙出手。

    作为皇帝的心腹,朝野各个方面消息的汇聚点,毛骧对于李善长在大明朝如今的环境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着远超常人的理解。

    以李善长为首的庞大淮西勋贵,已然是当今朝堂上最具有话语权的那一批人。

    甚至于毛骧他自己如果彻底的计较出身的话,他也算是淮西勋贵之一。

    也正是因此他周边所处的环境,便与李善长根本分离不开。

    “你小子倒是个大胆的,是不是瞧着自己已经快要走投无路了,顺便想着把本指挥使也陷进去,好陪着你一起上路?“

    胡轲这非常不着边不靠谱的话,让毛骧在心里只能将此事归为诈骗。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晓,现如今他这边跟回佣之间那种不清不楚的关系,还没有彻底的洗脱掉。

    皇帝虽然依旧对他表现的极为信任,这件大案也交由他来办,但是毛骧心里清楚,只要这个案子一日不结清,胡惟庸一日不被拉到刑场处死,那自己在皇帝心里就始终是挂了号的那种。

    毕竟自己跟胡惟庸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交往是个事实,而只要事情一日不解决,那事实始终就摆在那里。

    此刻已经游走在疯狂边上的自己,若是再不幸得罪了朝廷的另外一名重臣,那自己的前途不能用黯淡无光来描述,只能说是死路一条。

    “毛大人如今心里所想,在下虽不敢说知道的一清二楚,但通过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及过往的一些蛛丝马迹,倒也可以猜测出一二。“

    虽然毛骧那边已经上了脾气,但胡轲这里非但没有及时的出来解释,反倒再一次卖起了关子。

    黑暗的牢房之中,毛骧手中火把所在带来的那点光亮,还远远不足以照亮胡轲的内心。

    “胆子不小,口气也是不小,既然你敢在本官面前放出这种话来,那我倒是很想看看,你这个家伙到底能猜出点什么东西来。话可跟你提前说好了,也免得你小子事后说我不仗义。

    你若是说的话,合乎我的心意那倒还则罢了。

    可若是就是为了拖延时间,以及戏弄本官所讲的一些毫无意义的狂悖之语,那我明日去上朝的时候,可就要把你这胡惟庸侄子随意攀咬朝廷重臣的罪名当着众人的面给捅出去。“

    毛骧眼睛一斜,本就阴沉着的脸,这个时候在半边火把的映照之下,更显得鬼魅一般。

    看见胡轲这样有恃无恐的样子,毛骧也不管他到底是不是心里有底,自己只管用去恐吓他就足够了。

    而面对毛骧这样看似十分严厉,实则没啥屁用的威胁,胡轲在心里也不由得哂笑了一声。

    跟自己一个犯谈得罪人的事儿,毛骧这家伙如今看来真的是被李善长的事儿给愁坏了脑子。

    不过嘲笑归嘲笑,现如今该解释的话还是要解释清楚的,虽然自己不怕死,可眼前这个家伙能让自己在死之前平白无故的多受些罪。

    “毛大人以为刘伯温是何样人物,他又是如何落败的呢?“

    在毛骧不解的眼神中,胡轲突然又将话题扯到了6年前就已经去世的刘伯温身上。

    “刘伯温是浙东士族的代表,洪武六年开始,浙东氏族在沿海一带大肆兼并土地,破坏海禁。

    甚至私下里有传言说,他们和当年张士诚手下叛逃到沿海各个小岛上的势力勾结在了一起。

    朝廷水师多次赴浙东沿海地区围剿走私船只,但在盘踞此地多年的水匪海盗协助之下,水师出战虽多有胜果,但始终难以将此处贼匪剿清。

    一来二去,朝廷的经费大额上涨,然东南沿海的局势却丝毫不见改变。朝廷里的众人,对此事早已怨声载道。

    再加上以浙东氏族为首的那些前元降官派系,在大明天下承平数年之后,又开始兴风作浪,甚至一度妄图恢复他们在前朝时所拥有的身份以及地位。

    这样一来,自然不会被朝廷所接受,不会被陛下所接受,也不会被天下人所接受。而刘伯温作为浙东氏族的代表,他站在朝堂上一天,就代表着浙东氏族没有放弃对权力的追求。

    这是包括陛下在内的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毛骧的话说到这就结束了,对于后来发生在刘伯温身上不太光彩的故事,他不愿意也不屑于在胡轲这样的年轻人面前讲出来。

    “毛大人不必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也不必说什么朝廷和天下人。

    你就直接说,是因为以刘伯温为首的文官集团,开始冲击到淮西勋贵固有的利益体系。

    再加上陛下也对这些表面上仁义道德,实际上心里全是利益的文官感到不满,于是专门下场偏袒,让刘伯温和他背后的那些野心家一起上路。”

    胡轲说话间转过身来看着毛骧,此刻火把的光亮全部照在他那充满野心的脸上。

    “你到底想说什么?”胡轲的话让毛骧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此刻嘴里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毛骧知道,胡轲刚才的分析都是对的。作为整件事情的策划者,陛下在何时下的什么旨意,又是以何种心情下的旨意,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毛骧更清楚的了。

    而通过这种蛛丝马迹,陛下对于刘伯温以及他背后的势力是个什么样的态度,也就很容易能分析出来。

    当年身处于此事之中的毛骧,只觉得自己是在替陛下办事,替朝廷伸张正义。

    哪怕他对于刘伯温所使的一些手段,有些过于阴狠,但当时一心为了陛下的他,也就没有把这当做一回事。

    可是等事情办完之后,当他再回过头来看清整件事情的之后,他才意识到这件事远没有之前自己看上去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