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汉宫风茂 / 【027】中尉卫绾

【027】中尉卫绾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汉天子刘启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继续推行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诸皇子为诸侯王;取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至此,大汉王朝中央政权的权力大大加强,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诸侯国虽仍然存在,但由于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其实际地位已与汉郡无异,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

    平叛战争的胜利,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得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

    正值景帝四年(公元前年),十皇子刘彻获封胶东王,虽然才四岁,却因“金屋藏娇”与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定下了亲事。

    与母亲王夫人登车离了长门园的刘彻,并不知道他的人生因为这一门亲事而有了不同。

    汉天子刘启见儿子有这样的气魄,四岁就知道“造金屋,娶阿娇”,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时年,十皇子刘彻四岁,而陈阿娇也才七岁。

    汉廷正商议着“大赦天下”的事宜。这一门“金屋藏娇”的“娃娃亲”,真可谓汉宫“锦上添花”事。

    长安城里的民间文人雅士,还有撰文赞誉的。

    说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和其弟梁王刘武的梁园相仿,馆陶长公主的长门园里遂也有“门客三千”的称号,人才济济,其中尤以梁苑客和长安客里多青年才俊:

    根据文献记载,“梁王刘武爱才,好营造宫室苑囿的乐趣,营造梁园并招揽天下人才,一时间,豪俊之士靡集。许多人甚至辞去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官职到梁园。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辞赋家枚乘、邹阳、庄忌和司马相如等梁苑客,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

    既然提到时年大汉王朝的心腹大患,匈奴,便不得不提一开始提到的高祖朝关于定都的争议。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惠帝刘盈去世。谥号为“孝惠”,葬于安陵。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因病去世。与高祖刘邦合葬于长陵。而高祖刘邦的“长陵”与其子惠帝刘盈的“安陵”,取首字,合起来便也是大汉王朝的京城“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和秦始皇寄望的“万万世”差不多,汉高祖刘邦也想要他的大汉王朝“千秋万岁”。

    汉长陵的营建规模虽不是汉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但其陪葬墓却是汉诸帝王陵墓中最多的,并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陵墓群。正如后世《长陵诗》所云:“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

    高祖刘邦为人自不必说,雍容大度且仪表堂堂的人,重视服饰礼仪,总戴着象征其士大夫身份的“刘氏冠”,以至于时人眼里的他,礼贤下士,以至于不拘小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生前追随他的人据说就是秦末起事里多的一个,死后自愿将其墓陪葬于长陵附近的遂也多,更不必提因他而居列侯者。

    开国说是,汉初列侯一百多人,后有增减。根据文献记载:“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文献记载,汉高祖生时就在长陵北建立长陵邑,将关东六国贵族和关内豪门大族迁入其中,让其供奉陵园。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娄敬作为戍卒到陇西戍边,经过洛阳时求见高祖,分析周、汉取天下的形势差异,劝高祖迁都关中。

    话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娄敬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当时高祖刘邦正住在那里。

    娄敬进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穿着羊皮袄,去见同乡的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

    虞将军要给他一件光鲜的衣服换上,娄敬说:“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

    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刘邦。刘邦召娄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

    等了一会儿,刘邦就问娄敬要谈什么大事。

    娄敬便劝说刘邦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

    刘邦说:“是的。”

    娄敬说:“恕我直言,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夏商周三朝,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尧封他于邰(通台),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公刘为避开夏桀的暴政而到豳(通宾)居住。太王因为狄族侵扰的缘故,离开豳,拄着马鞭只身移居到岐山,国内的人都争相跟着他去岐山。”

    冒顿单于问:“那怎么办呢?”

    阏氏说:“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虽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的。你又何必违背天命,非得将他赶尽杀绝呢?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以免以后有什么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

    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

    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