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医生:我在手术室词条无限合成 / 第五十六章 和姜明团队的初次合作(新春快乐大家!)

第五十六章 和姜明团队的初次合作(新春快乐大家!)

    急诊科病房,陆陆续续收治了许多的阑尾炎患者,其中也有一些下级医院转送过来,存在一些疑难的病例。

    姜明团队也是高速的运转起来,大家都是积极的迎接这一次挑战。

    宋奇是姜明手下的一个主治医师,也是外科组比较资深的医生,资历上和秦东来不相上下。

    宋奇专门来病房,看5号床的患者。

    住院医师安井跟在后面,将患者的情况进行了一个汇报:

    “宋医生,5床患者是从下级医院转送过来的。因为右侧腰腹胀痛4天,发病后在下级医院和我院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我之前是建议患者进行手术,但是患者要求保守治疗。已经抗炎治疗了4天,但是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是进行性加重。”

    安医生将患者的查体资料仔细的说了一番:

    “患者查体36.6℃,腹平坦,软,右下腹麦氏点及其上下方均有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右肾区无叩击痛,脊柱胸腰段略侧弯,血白细胞计数7.6×109L-1,中性粒细胞85.1%,尿红细胞阴性,隐血阴性...”

    宋奇看完之后,思索了一番:

    “看来保守治疗还是不行,还是需要行手术切除阑尾。”

    宋医生也是将情况和患者仔细交流了一番,最终患者也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

    “安井,你安排患者术前做一个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没有问题就尽快安排手术。”

    宋奇简单又看了一眼,就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毕竟,现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对于阑尾炎的诊断已经很完善和流程化。

    不像以前,都是要靠传统诊断方法,即详细询问病史和系统物理检查,现如今依靠高新技术,粗略接触甚至不接触患者,就能够作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在诊断上无疑高效了很多!

    宋奇走之前又和安井吩咐了下:

    “安井,现在姜主任正在筹备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的课题,现在团队进行了调整,秦东来手下的吴亭医师,现在正式加入了我们团队。正好5号床的患者要进行手术,等CT腹部增强扫描结果出来后,我们术前在会诊下,确定下手术方案,你去将吴亭也叫过来。“

    “之后,我会主刀这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吴亭也会参与我们的手术,你让他做好准备。”

    宋奇和吴亭接触不多,但是对于这位急诊科炽手可热的新星,还是充满了好奇,也想知道,究竟有几分成色。

    医生之间嘛,都是用技术来说话的,技术好就是能够服众。

    “好的宋医生,等检查结果出来了,我第一时间告知你。”

    宋奇看完5号床的情况后,继续去看第二个患者的情况。

    安井也是第一时间通知了吴亭,参与下午的5号床患者的会诊。

    下午,吴亭按照安井的通知来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面,安井,宋奇都到了。

    吴亭和他们打招呼后,一旁坐了下去。

    “安井,患者的增强CT结果怎么样了,正好,吴医生也来了一起听下。之后,我们一起制定一个手术方案,尽快给患者手术。”

    安井还在整理资料:“宋医生,稍等,我马上汇总好。”

    宋奇看向吴亭微微一笑:“吴医生,之前接触过腹腔镜手术下阑尾切除术嘛?”

    宋奇准备按照吴亭现在的掌握程度,决定接下来手术中,给他的角色安排。

    姜主任专门关照过,要多给吴亭上手的机会,他自然不敢违拗。

    吴亭平静的说到:“宋医生,目前为止我只是跟着秦医生做过几台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腹腔镜下操作,还没有具体实操过,只是提前观摩和学习了一些手术视频。”

    “明白了。”

    宋奇想了想,看来目前就先安排吴亭从腹腔镜扶镜手开始,掌握了基本功之后,再进一步操作。

    这时候,安井也是将查体结果,以及最新的检查数据通过投屏放了出来。

    宋医生开始看了起来,只是越看眉头越是紧皱。

    诊断术(紫)之下,吴亭对于诊断还是很有底气的,也是看了起来,很快也是发现了问题。

    “不对啊,患者的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未见到阑尾强化...”

    “按照这几个最新指标,不对啊,难道不是急性阑尾炎...“

    宋奇和吴亭同时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这样子,安井你去将姜主任请过来,看来这个患者的情况没那么简单,不是典型的阑尾炎。要是贸然进行手术,存在风险。”

    在安井去请姜主任的时候,宋奇也是仔细的看起了资料,开始思考患者的病症可能性。

    “吴医生,你也可以一起参谋参谋,看看患者是什么情况。”

    宋奇看着吴亭没事,随口提了一句,当然,只是客套下而已,并不认为吴亭能够有所见解。

    不一会,姜明也是赶到了会议室。

    进来之后,见到宋奇已经开始邀请吴亭一同进行诊断,开始融入了自己的团队,很欣慰。

    “吴亭,欢迎你正式加入我们团队。本来还以为是一台寻常的阑尾炎手术,让你跟着经历下整个,从诊断到制定手术方案,手术,以及后续管床,出院。没想到,这个患者情况比较特殊。”

    “那我们就一起讨论下患者的情况,你有什么思路也可以提出来。”

    姜主任对于吴亭还是很欣赏的,也知道他很有主见。

    作为新人,红人,吴亭也是被姜主任安排在身边。

    姜明伸手,安井立刻将资料递到了他的手上,姜明仔细的看了起来。

    一边看,姜明抬头看了一眼宋奇:

    “宋医生,你有什么想法?”

    虽然,年龄上宋奇长了姜明不少,但是对于姜明的提问,宋奇可是一点都不敢怠慢。

    “姜主任,按照最新的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情况可能不是急性阑尾炎。但是,想要真正找到原因还是有些难度。”

    “按照这些片子,和各种检查结果,有很多的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

    “或者是大网膜扭转?”

    “有没有可能是回盲部的肿瘤?”

    ...

    宋奇结合着各项高新技术的检查结果和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可能性和思路。

    “但是你说的这些可能性,现阶段只能够通过手术,在术中去排查,这是有一定风险和隐患的。”

    姜明对于宋奇的思路基本认可,但是,并不是最佳的结果。

    毕竟,能不开刀就不开刀,能在手术前确诊就在手术前确诊。开腹之后,就没有回头路了,而且,有些病症可能只需要保守治疗就可以解决,那就用不着让患者受苦开刀。

    “那就按照目前提出的可能性,再做一些相关检查?”

    宋奇还是非常严谨的,他的诊断经验就是依靠高科技,通过各种检查指标来进行排除或者确认。

    听着宋奇和姜明的交谈,吴亭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宋医生,姜主任,要么我们再去趟病房,再仔细的对患者进行一番病史的询问,以及系统的物理检查?”

    “传统诊断方法?”

    宋奇有些意外,吴亭这么年轻,在诊断思路上这么“老派”,甚至在他看来有些“故步自封”。

    传统诊断方法即详细询问病史和系统物理检查,宋奇倒是觉得可有可无,在他看来,很多时候患者的表述并不一定准确,甚至可能存在误导。

    他还是更相信机器和检查数据,而且,基本的查体他已经做了。

    倒是姜明对于吴亭的想法,表示赞同。

    “我觉得吴亭的思路不错,我们也不能够只依靠高新技术,依靠各种检查数据,传统诊断方法的规范运用也是一名外科医师深厚功底的展现。”

    “病情探讨,就是需要多交流,我们现在就去病房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