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战争的局限与人类走向 / 第三十二章 德州城失陷

第三十二章 德州城失陷

    南方孝皇帝三年,北方昭明可汗元三年。春,正月十六日。

    在孝皇帝的不断催促下,李元欲在德州城誓师祭天,以备出征。正月十六日,李元裕从德州城率军出发了,同时明阳城太守率军穿越梅山向宣化城进发,大军从两方向宣化城而来。

    吴铁铮知道这一次只要能够多拖住两方的进攻一天,那么顾恪、陆弈将有更大的胜算取得德州城,一旦获得德州城,那么整个帝国的中枢将置于眼下,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一般,主动权也就控制在了“新世界”。

    正月十八日,两只军队抵达指定地点,同日便发起了围城之战,速战速决,趁着士气正旺,就一鼓作气,直接拿下宣化城。

    各类攻城设备、攻城号令,宣化城依然被吴铁铮率领的新世界力量稳稳的控制着。

    就在李元裕于正月十六日出发后,顾恪、陆弈开始派遣人员潜入德州城。

    正月十八日宣化城围城之战打响后,顾恪、陆弈分别率军从德州城南北两方开始了悄悄的进攻,与宣化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围攻宣化城的两路大军希望城内知道他们军力强盛、人员众多;但围攻德州城的却希望城内不要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士兵。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希望获得被围攻的城池。

    正月十八日夜,吴铁铮继续发挥“不能只被打,一定要还手”的原则,于当夜率领五百精锐士卒对城外的李元裕的中军发动了进攻,没有人会想到,被围困的会主动发起进攻,这一夜五百精锐犹如天神下凡,直奔中军大营而去,一路势如破竹,使得李元裕以为是敌方全军出动,其紧急调动左右两军进行救援。

    这一夜,在吴铁铮带领下的五百精锐使对方恐惧且疲于应付,等到回城之后,竟然发现五百名精锐竟然还多了37人。

    耻辱后是愤怒,愤怒后必然是集中所有力量的发泄与复仇。李元裕开始了狂躁且非理性的进攻。

    正月十九日,天色未亮,李元裕与明阳太守共同对宣化城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但这种进攻一直持续到中午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进攻在持续,陷入了胶着状态……

    正月十九日夜,德州城外,顾恪、陆弈从南北两方悄然入城,待到夜色深沉后,顾恪将城内守卫主官及负责人员全部斩首,宣布该城由“新世界”势力接管,除了“宣告对百姓秋毫无犯之后,同时取消对商人所征收的各类名目的苛捐杂税(新势力入城后采取一税制)”之外,新世界将“生存大于一切,反对一切暴政”的口号进行张贴(由于该城本为防御性城市,更加注重等级与命令)“要生存,就要捍卫生存权利”。这一手段的利好已在宣化城得到了验证,德州城内再一次涌现了大规模的参军与捍卫者,在此刻,“新世界”没有繁冗的机构,命令与政策能够迅速得到执行,德州城在“新世界”的手里被武装起来。

    正月二十一日,德州城陷落的消息由“新世界”势力向宣化城传去,与此同时,该消息已传至李元裕、明阳城太守、孝皇帝处。

    这一消息的传递使得正在攻城的军士更加惊恐,一旦两方合击,那又当如何?此刻宣化城的士兵更为鼓舞,战斗的意志也更为坚定。

    京师之内,又大臣建议孝皇帝巡幸西都金城或中部安城,一片混乱的局势下,左丞相藏钦陵站出来说道:凡欲迁都者,均应处斩。

    这时,人们安静下来,且听得左丞相藏钦陵言语,禀陛下,臣前日已令各部做好准备,以防京师有失。现可抽调西线边军前来勤王。孝皇帝仿佛也受到某种力量的支配,说道:朕决意与京师共存亡。

    新世界和京师都在加强防备,以防对方对自己发起进攻。

    而宣化城外的李元裕又该何去何从?

    “北进?南撤?”

    “无任何命令”

    “合兵宣化城南,守住宣化城通往明阳城外的通道”

    “好,就这样选择。这也是最优的选择。”李元裕思忖着。

    当传出要向南去往明阳城的消息后,众多士兵开始议论纷纷,很多士兵不愿意前往。因为他们的家属都留在德州城,他们的财富与创造也都在德州城。这种议论逐渐形成更多人的认识,纷纷表示要返回进攻德州城,在这种思潮的裹挟下,李元裕只得作出向北进发的命令。

    这一切都在顾恪的预料之内,并且他要的不只是他们的进攻,而是这一支军队。

    顾恪要求吴铁铮不阻止李元裕的军队,任其向北边进攻。但对于明阳城太守,要夺下梅山通道。以确保新世界势力形成一个整体。

    李元裕返回的途中,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击与埋伏,但却在路途中不断看到德州城的各类思乡曲调与相关文字。

    当所有军士抵达德州城下时,看到城上并不是准备已久的士兵,而是士兵的家属,他们在呼唤着家属的名字、庆幸着他们的生存……

    此刻,顾恪也率少量军士缓缓出城,隔河相对,他让众位士兵重复的喊道:“降者不杀,速与归来”。

    李元裕知道,此刻军队已不由自己控制,自己只是一个代号,如若不遵众愿,则即刻将身首异处。众士兵向李元裕请求道:“将军,请降。”

    李元裕无奈的仰天长啸道: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半天吐出一个字:“降”……

    当李元裕决定投降的消息传到每个士兵耳中时,每个人开始喊道“降、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