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不难 / 第34章 关于喜欢吃鲊这件事

第34章 关于喜欢吃鲊这件事

    历史上柴荣夺取江淮十四州后,元宗被吓破了胆,无心处理政事,把当时的太子李煜留在了建康,自己则升南昌为南都,置府,跑去南昌玩耍去了。

    在路上,刚好路过落星湾这个地方。恰好,陈陶就住在这个幽邃的地方。手底下的人都和李璟说,这个陈陶是个名士,更主要的是卜算能力极强,之前就算准了南唐要丢失淮南之地的事。

    李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他想要问陈陶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又怕因为自己是皇帝,所以陈陶不敢说实话,这时刚好有人说陈陶特别喜欢吃“鲊”(读作zha,腌制的闲鱼)这种食物,于是李璟就命人装作小贩,在陈陶居所面前卖鲊。

    这一招还是非常成功的,陈陶闻到鲊独特的香味,果然出来了,吃了鲊,特别开心。

    伪装成小贩的人趁机就问:“皇上的车驾到了落星湾,你知道吗?”

    陈陶笑着说:“星落不还。”

    李璟非常生气,星落不还,这不是在咒人死吗?南唐的君主在对待文人这件事上,实在是太过仁厚了,所以他并没有拿陈陶怎么样,而是直接去到了南昌。

    不久,陈陶的不还之说就应验了,李璟如约驾崩。

    俗话说得好,“子不语怪力乱神”,作为现代人的李弘冀还是很相信科学的,他认为陈陶做出这些判断一定是基于各种知识。

    马令《南唐书》内有载:“陶挟册长安,声诗历象,无不精究。常以台弦之器自负,恨乱世不得逞。”

    这样一个精通天文、地理、兵刑、历律的人才,不正是一个翻版的诸葛亮吗?

    陈陶终南唐一国没有受到重用,事实上,这也是那个时候很多士人的常态,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只好隐居深山,以清贫为乐。

    对李弘冀来说,这些所谓的“隐士”无疑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只要把他们拉出来,哪怕他屠刀挥下,再杀一批官员,行政系统也不会崩溃。

    而在他心目中能力最大的陈陶,就是李弘冀为全淮南的“不得志”之人树立的一个标杆,所谓“千金买马骨”,不外如是。

    眼下,李弘冀就在效仿未来他老爹的做法,派出一人伪装成卖鲊的在他门前吆喝,不过与李璟不同的是,李弘冀派出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膀大腰粗的秦宝秦营主。

    秦宝脱下铠甲,换上一身粗布麻衣,推着早就准备好的摆满了鲊的小推车,就在陈陶的门前大喊起来:“卖鲊了,卖鲊了,有人要买鲊吗?”

    陈陶的居所既然在山里,自然不可能有多豪华,远远看上去只是几块木板随意地拼凑而成,就好像居室的主人并不在意它的美观,而只是简单地造出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

    小木屋的门“啪嗒”一下被用力的打开了,穿着破旧衣服的陈陶赤足跑出,一路跑到那些散发出浓郁气味的鲊面前,深吸了一口气:“我无钱财,但还略有才识,足下可否让我用知识换取?”

    秦宝按照李弘冀的嘱咐,直截了当地将鲊递给了陈陶。

    陈陶对这“卖鲊人不要钱”的情况好像一点也不惊奇,相反,他接过鲊,轻轻咬了一两口,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连声说道:“妙哉!妙哉!要论食物鲜美,鲊当为其中一等!”

    他将手上那块鲊整个塞入嘴里,迫不及待地又去拿下一块。

    秦宝见陈陶吃得开心,趁机问道:“南昌王今日离城,来落星湾了。你知道这件事吗?”

    此时的陈陶还没有被多年不被征辟打倒,依旧是自信而蓬勃的样子,他咂了咂舌头:“必然是为我而来。”

    “当今圣上保境安民,休养生息,志在中原。”秦宝觉得陈陶这人有点自恋,但也并没有给自己加戏,按照李弘冀给的剧本一板一眼地演了下去,“你觉得到底是要先“攘外”还是先“安内”呢?”

    闻言,陈陶哈哈一笑,似乎知道有人在一旁偷听一样,有意识地提高了自己的音量:“攘外安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选择上的区别罢了。如果北上定鼎中原,那南方诸国必定传檄而定,比如吴越,历来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如果南下平定闽、汉、楚等邻近各国,一来可以练兵,二来可以消除后顾之忧,三来最后就算不能进军中原,也能和中原王朝保持南北对峙之势。”

    “可笑!”韩熙载见陈陶在这里大放厥词,终于忍不住出来说道:“你自己也说,只要获取中原,南方诸国皆可传檄而定,那为何要把有限的兵卒耗费在这些国家身上呢?岂不是顾此失彼之举?”

    “浅薄之词,见笑了。”

    陈陶放荡不羁的样子很合韩熙载的口味,但他将南征和北伐两件事摆到相同的战略地位上,这是韩熙载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追问道:“自诩名士,难道也要顾左右而言其他吗?”

    泥菩萨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陈陶这样自负的大活人,他当即神色冷了下来:“足下口口声声说北伐北伐,想的不过是石敬瑭以做‘儿皇帝’的代价建立的晋,不得人心,不久后中原一定会大乱,到时候我大唐军队便可长驱直入,可是?”

    “难道不是?”

    “从理论的角度上讲,当然没错。可足下有没有想过,杨吴建国之后,中原也有不少王朝更替之时,为何总是抓不到机会,最后还是被中原的其他土著节度使夺取了天下?凡事都有两面性,北伐固然是收益最大的,但投入也是最大的,一旦失败,甚至危及本源;南征固然有些耗民耗财,但只要统一南方之后,大唐统治的君王是一个锐意进取,志在天下的有为君主,又何愁有一天不能夺取中原?”

    韩熙载正要反驳,却被从不远处走出来的李弘冀打断了:“叔言这一急,可是破坏了我的计划。”

    “臣知错。”韩熙载拱手道。

    李弘冀从容一笑,朝着陈陶说道:“你吃了我三条鲊,便要回答我三个问题。刚才我的部下已经问了两个,这最后一个,便由我亲自来问,如何?”

    陈陶理了理衣袖:“自无不可!”

    “好!”李弘冀也不墨迹,“我听闻君自负台弦之器而不得闻,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君可愿追随于我,做我谋士,与叔言一起,为吾谋划大事?”

    听闻此言,陈陶虽然早有预料,但眼眸中还是忍不住地泛出几道精光,他等这一天等了实在太久了!

    于是他弯腰、稽首,坚定地说道:“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