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89章 人人都爱严润物

第89章 人人都爱严润物

    大明朝的裕王殿下。

    九成九概率的下一任皇帝。

    朱载坖。

    他到底英不英明,对于千里之外的人来说并不关心。

    就如同。

    即便今天皇帝老爷嗝屁了,对于百姓们而言,不过是换个人交税罢了。

    还有可能要交的税更多。

    就比如如今驻扎在浙江道台州府,由台州、金华、严州三府参将戚继光统领的戚家军士卒,便不会去思考远在京师的裕王殿下到底是否英明。

    台州府城,并不在后世位置,而是在灵江出海口西边百里外的江边。

    这是一座在东晋元兴元年,郡守辛景为抵御孙恩建造的千年古城。

    而在嘉靖三十六年,随着戚继光驻守此地,又根据抗倭的军事要求,进行了改善加固。

    这时节。

    戚家军刚刚结束在新河镇与倭寇的战斗。

    因为朝廷有旨,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斩了原布政使郑泌昌、原按察使何茂才及浙商沈一石等一应犯官犯人,抄没家产。

    胡部堂谨遵上命,将所有人犯抄没之家产家资冲抵军用。派人押送这批军饷前来台州,分发给抗倭军将士。

    今日晚些时候,军饷大抵便要到了。

    也正是因此,戚继光才下令军队暂时在府城内休整,只等军饷送到,便立马带着军队南下继续寻求与倭寇决战。

    天一早。

    城中军营校场上,便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官兵走了出来。

    发军的日子,又是即将要再赴战场前。

    便是戚继光也难得给手底下这些官兵们,放了半日的假。

    校场边缘,聚着一伙人。

    不算少,只估摸着看便有二三十人,半哨的人数。

    戚家军的人数不多,自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戚继光在义乌招募兵卒,便也只有四千人。

    军中,十二人为一队,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设哨总统领。四官为一总,由把总率领。

    于是,四千人的戚家军,便只有四位把总。

    “朱爵爷,您说今天的饷足不足数?”

    被眼前这二三十人围着的朱时泰,就见一名官兵,满脸期待的询问着自己。

    他如今是戚家军中的一名哨总,管着自己这一哨包括自己合共四十八人。

    堂堂的大明下一任成国公,朱时泰却并没有对此有何不满。

    要知道他和张元功、徐文璧三人一开始来戚家军时,可是被那该死的戚继光硬生生逼着做了一个月的士卒,然后才提拔成了队正。

    而后又在不久前的新河之战中立下功劳,这才升任哨总。

    与他一样的,大明未来的英国公张元功,如今也是戚家军中一哨总。

    至于大明未来的定国公徐文璧,倒是因为不善冲锋而善辎重,被戚继光留在了中军大帐,在旁协助,随时听调。

    原本他们三人是不乐意的,觉得小小一参将,还能对他们未来的国公如何。

    可是谁曾料到,那戚继光手中不光有胡宗宪的手令,还有罪该万死的严绍庭的手令。

    只要他们三人不听戚继光的话,他就可以将他们三人当做倭寇对待。

    戚家军如何对待倭寇的?

    杀!

    随后就是一个月的被动打磨,这才让朱时泰三人看到戚家军不同的地方。

    将主与士卒同吃同住,所有人无论战兵还是辎重,都要一同操练。

    再到前不久的新河之战,终于让朱时泰三人在观念上发生了某种转变,心安理得的以大明未来国公的身份,干着只管几十人的哨总差事。

    至于手下士卒不爱称他们为哨总,而是爵爷,朱时泰三人也早已习惯。

    面对手下士卒的询问,朱时泰却是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张元功。

    张元功拍了拍手,看向等着军饷到来,如今打听八卦的手下们。

    “知道这一批军饷是怎么来的吗?”

    人群里,最是年轻的兵蛋子,露着稚嫩半脱的脸,笑着说道:“回张爵爷的话,是胡部堂砍了郑泌昌、何茂才他们的脑袋,抄家抄来的。”

    张元功轻轻的拍了一下兵蛋子李云的脑袋:“错!是京师严绍庭,严侍读,为咱们弄来的!”

    虽然他们三人心中对严绍庭竟然下令戚继光,若他们不尊军令便以倭寇而待之要求,颇为不满,但这件事只能留待日后回京再算。

    如今,三人还是记着当初离京时,计划好的事情。

    李云脸上露出疑惑。

    他不知道什么京师里的严侍读,张大了嘴巴。

    朱时泰见张元功这般卖关子,便哼哼一声:“好了好了,老子跟你们这帮毛头蛋子说明白吧。这一次胡部堂能砍郑泌昌、何茂才他们的脑袋,能抄没他们的家资充抵军饷。

    都是因为严侍读在京中,担着咱们浙江的差事,在陛下跟前进谏的。

    要不是严侍读,咱们这些人怕是就没今天这份饷可领了。

    严侍读是谁?那是陛下跟前的红人,他让发饷,谁敢短缺了咱们的?保管今天让咱们一文不少,甚至还能有额外的赏钱!”

    兵蛋子李云眨了眨眼:“这位严侍读,竟然对我们这么好?”

    张元功白了一眼强化的老朱,抢过话道:“严侍读是知晓咱们弟兄在前线杀敌的苦,不忍咱们饿着肚子,与咱们交心的。我们三当初离京,严侍读便屡屡告诫,一定要让大伙都吃饱肚子,攒足了力气去杀贼!”

    周围的官兵们,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兵蛋子李云张着嘴,嘀咕道:“严侍读竟然对我们这么好?”

    朱时泰沉声开口:“等下钱粮就到,这好难道还能作了假?”

    周围的官兵们连连摇头。

    随后便附和了起来。

    “严侍读是好人!”

    “要是有机会,俺们定是要当着严侍读的面感谢他老人家。”

    “严侍读如此对俺们,俺们肯定吃饱肚子努力杀贼,不给严侍读他老人家丢脸!”

    “……”

    一时间,校场上响起七嘴八舌的声音。

    于此同时,一颗种子也悄然的种在了这些才刚刚踏上抗倭路的官兵心中。

    正在这时。

    远处亮着灯的中军大帐那边,有一道人影跑了过来。

    “都安生些。”

    “送军饷的人从杭州府过来了。”

    “将军正发着火呢!”

    …………

    ☞月票☜☞推荐票☜

    拜托拜托!各位老爷们勤加追读哈~还有评论哎,咋都没人说话呢~难道读者老爷们和我一样都是i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