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汉初穿越指南 / 第十七章:汉六年十二月廿五

第十七章:汉六年十二月廿五

    在这三百名修路的人到了以后,整个场面更热闹了,甚至还差点引发了一些误会,行商们看见三百个手上拿着农具的人出现在路边,第一反应是劫匪,差点就让自家的护卫摆开了阵型应对,还是巡逻队的人发现了苗头,赶紧跑过去阻止才避免了一场械斗。

    解除误会之后自是相互了解一下,询问是否能一起用食,然后再各自去排队去取吃的,几个做面条的台子前排队等着吃面的人是最多的,每个人都排队等着,随后得到的一个个的大陶碗,碗里盛着口感劲道的面条,炖肉的汤,大块的肉,再加上村民切的自家腌制的腌菜。看着就让人迫不及待想吃上一口,许多找不到地方坐的人等不及了以后,就随便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往那一蹲就开吃了起来,这一蹲着吃,感觉面的味道又好了些。

    吃完后觉得意犹未尽,转头看见蒸蒸饼的地方也排着长长的队伍,也就端着碗过去排队,只看见负责拿蒸饼的人,把蒸饼从中间切开,再往里塞上切好的炖肉,来一个人碗里就放两个。

    之后可以再去烤肉的那边,再拿过来几串炙烤的烤肉,就着蒸饼一起吃,那滋味就越发的好了,觉得有些腻了就去整点拌野果野菜,虽然因为天气寒冷,拌的野果野菜也不是很多,但是拿来解腻真的是正正好好。

    于是整个场面越发的火热。食客与村民,行商与住客,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在这样一个场地里,感受着美食的魅力。

    这一天整个杨家村的人是骄傲的,以至于在后来的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杨家村村民们和别人聊天的谈资。

    连带着里长都有面子,在吃东西的这个时间还让人去自己家里拿来了几坛子酒,跟其他村子那几个随行的里长喝了起来,有好酒的行商看见他那里有酒还过来询问是否能买,结果里长很豪横的给了对方一坛,表示开心就好,都是村里自家的浊酒,不用给银钱。

    行商乐呵呵的道谢后拿着酒就走了,有的商队在此时已经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商机,有拉着酒的卖酒,有拉着衣的卖衣,各种商队中的货品本是去往县城买卖的,如今这样的时机下,还是抓紧卖掉为好,也省的一趟脚力,那些与人有契约的商队则是吃饱喝足后,给了些钱财表示了自己的心意,带着满满的满足感启程赶路了。

    李想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想过血本无归,但是结果却是出乎他的意料的,他这次居然挣钱了,而且挣麻了,

    日中过后,三百号人吃完去开始给路平整的时候,李想看着源源不断的人还在头痛,等到了晚间忙完,李想抽出了时间与刘土对账时才发现,账上的钱不仅没有变少,而且挣的比之前都多,这让李想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纯朴的,有白嫖的机会也不会去占这个便宜,听闻有许多的行商在吃完之后,就给出了相当不菲的数额,这或许就是集会的魔力,只要做好了品质和服务,这些人真的不吝啬钱财。

    转眼来到第二天,去买粮食的带回来足够的粮食,修建道路的人也正式开始了忙碌,这其中还来了不少的女子与妇人,因为昨日做工的人在回去时,李想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够他们一餐所用的粮食,所以这些人回去之后,便告知了同村的人,不少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赶了过来,毕竟在这样的天气里,只要有口吃的,大家都是愿意来做事的。

    也就是在这一天,关中开始下雪了,下雪让村子通向官道的路更加难走了,幸的人多,大家热火朝天的干活,平整的速度很快,也有更多的人听到了吃的消息赶了过来,不少是因为北方战事逃难而来的流民,不需要工钱,给口吃的就行。

    见此李想让里长抽出了一小部分的人为他们搭建了窝棚,能遮风挡雨,有个地方取暖就成,这些人只要是老实肯干的,开春以后都会被里长收留到村子里充实人口,开垦荒地。

    而那些为非作歹,企图闹事的人,李想却不知道太多,只知道里长带着巡逻队的人日夜不停的巡逻,把人抓住之后就不知去向了,李想大概能猜到他们的下场,只是不想去管太多,自己已经尽力的救助附近的人了,还不肯老实下来的人,自有人去折磨。

    时间缓缓流逝,下了几日的雪停了,面馆的一切终于是走上了正轨,不再需要李想坐镇了,李想终于可以轻松下来去村子中走走,在这几天里,整个杨家村像是个工地,到处都是修建房屋与平整道路的人,或许是因为杨家村的粮食让他们这个冬天能活下去了,所以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都不错。

    这其中有些与李想有过一面之缘的其它村村民,在看见李想的时候,不顾路面泥泞都要朝着磕头,因为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已经从杨家村村民的口中得知了是谁,提出了这个方法来避免大家饿死,所以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着李想,而除了磕头,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能拿出手的东西来感谢他了。

    李想在劝阻无果后也不得不回到了面馆,给刘叔打了声招呼,他就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后院坐着,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那些在他看来,足够勤奋却又过的分外凄惨的人,而这样的人在这世道,还有很多。

    也许是因为下雪了的原因,来往的商队少了很多,但是住店的人却多了,有些商队被安排进了村子住宿,看到了正在修整道路的这群人,让他们发现了商机,因为下雪道路难走,很多商队的货物在县里没有卖完的,都会在村子里兜售,可惜村里没钱的占多数,所以他们找到了负责面馆的刘猛,把自己的货物拿出一些在面馆前售卖,赚取的钱里有一部分会给面馆,当作是场地和安全的费用。

    就这样,来来往往的商队发现了这里可以小批量的和别的商队交换货物,于是不少货物不多的商队就在这里停留了下来,在卖完自己的东西或换到自己想要的货物之后,就起身返程了,节省了不少时间,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面馆前的空地就在也没有空下来过,这里似乎成为了很多小商队的资源交换地,只要在这里交换完货物,大家各自去吃顿好的,就可以心满意足的返程了,不少距离不算太远的村民也会到这里买东西,而随着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李想面馆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大家都管这里叫杨家村客舍,李想知道了也没理会,他依然觉得这只是他的面馆而已。名字什么的,不重要。

    就在李想想着日后打算的时候,里长,不,乡长来找到了他。

    “想娃子,今日得闲怎么没去村子里找我,这还有好些事情需要你出主意,你这娃子难道都想让我去做不成”现在的里长,不,应该是乡长了,自从张麻子把平整道路的人找来开始动工后,县令知道他管了这些人的吃食,张麻子就理所当然的被县令任命为了乡长。如今他管辖着这附近包括杨家村在内的四个村子,其它三个村子分别是陈家滩村,吴家村,马山村,也就是之前杨义打探的那三个穷村。

    “张叔,这不还没想好呢,待我想好肯定去找您啊。”说着李想看着张麻子换了个话题“我总觉得县令在坑您,您看您做了乡长,怎么全是这种快荒废的村子,您得罪县令了?”

    “想甚呢,没得罪,本来这乡长就是管着几个村子,要不你以为我之前为啥不愿意”

    “这不还是当上了吗?张叔,是您的就跑不了”

    “还不是因为你这娃子的主意,不然我哪能接这个差事,那三个村子的青壮都在我这里了,我不当乡长都不成了,说好了,这以后要如何做你要抓紧时间想,我这好多事情没个着落呢,就这样,我忙着呢”张麻子说完话连口水都没来及和就走了,看的出来,他当上乡长之后,精神是越发的好了。

    李想在里长走了之后,就静静坐在院子,他抬头望向了天上。

    汉六年十二月廿五,李想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个月,他终于有了属于他自己的面馆以及更大的责任。

    也就是在这一天,一个消息传到了李想的耳边,那是一个从长安来的行商说的。

    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

    “十二月,上会诸侯于陈,信谒上;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以归,因赦天下。

    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