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汉初穿越指南 / 第四章:三月,长安

第四章:三月,长安

    时光悠悠如水。

    眨眼间,时间来到了三月,开垦荒地的事情终于是赶在播种之前完成了,这其中的辛苦不足外人道,开垦出来的农田也比原先预想的要多很多,李想这个现代人终究是无法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吃饱的渴望,他们夜以继日的劳动着,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只盼着今年能风调雨顺,让大伙儿能有个好收成。

    惊蛰,万物复苏,万物生发。

    杨家村所有的土地都要开始播种了,种植组这边的大伙儿都忙的昏天暗地的。

    工具组那边也是一样,铁匠还是小瞧了李想改良的炉子,盖因他做的农具品质已经超越同行了,凡是周边有用过得人都说他做的东西好,结实耐用。

    口口相传之下,本就忙着给村里做各种工具忙不过来的铁匠铺,在这个忙碌的时候,还接到了来自临县各个村子的订单,因为周铁匠这里的质量好,所以价钱也给的很是诱人,负责工具的这群人一看只能接下,然后开始没日没夜的在铁匠铺里忙活着,打铁的人可以轮着休息,但是炉子的火是一刻不会停的。

    各项原料往铁匠铺里送进去,再变成各种农用工具拿出来,仿若是流水线一般,昼夜不停。

    而相较于铁匠铺的劳累来说,比较让人开心的消息是,铁匠铺整个二月挣大钱了,这也让在这个组里的村民看到了工分制的好处,多劳者多得,不外如是,这也使得李想在村子里的威望越发高大。

    比起铁匠铺,负责挖渠引水的这组相对来说就要轻松一些,这让人有些意外,按道理来说这组应该不太好做的才对,结果反而还更轻松?

    其实也是多亏有了好用的工具,再加上每当水渠修到种植组耕地那边的时候,种植组都会帮衬着一起做的缘故。

    这也让负责挖渠的人开了窍,把每段水渠会经过的地方都告诉了种植组,托他们先用犁把那段地给松松土,这样他们去挖的时候会节省好多时间。

    种植组的人了解后很是上心,基本上忙活完手里的事都会去帮着弄一下,毕竟大伙都明白,等日头炎热起来,地里的庄稼就要靠这水渠来浇灌了。

    娃渠组这边也因为种植组的帮衬,进度大大加快了,偶有闲下来的时候,组里的人又会被安排进山里,打猎,采野菜,砍柴火,总之是啥都做,村子缺什么了,他们就要去补上。

    后面李想看各家各户忙个不停,还要自己弄饭食,便想起了主意,这样做事的效率太低,太过于麻烦。

    于是在征求了各个组的意见以后,决定在村子里先草草的建个大食堂,打算先搞大锅饭,解决村里人吃饭的问题,没想到这一举措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他们也觉得日子太忙了,如果食堂做起来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事了。

    这被外村的人看到后,还推举了一个人过来询问,可不可以也在食堂里吃饭,李想答应了他们,如果想吃也可以来,饭食的钱会从工钱里扣。

    为此,赵四叔的得意弟子带着其它弟子一起做了很多竹签,在上面刻上了符号,外村的人来食堂时,就可以凭着竹签上的符号来扣除相应的工钱。

    就这样,忙碌到了三月初的时候,六个村里主要负责的人彼此对账才发现,村里的大食堂也挣钱了,颇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毕竟食堂可是顺带解决了村中老人无事可做的尴尬,算是给村子里的老人下岗再就业了。

    进度最慢的当属泥瓦匠的瓷窑了,当初本着不浪费时间的原则,瓷窑又有着广阔的前景,当时起窑的时候,就一口气做了三个窑,如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经过了很多次的尝试,还是没能烧出让李想满意的瓷器,搞得瓷土都快不够用了。

    可蓝田县本身是不产瓷土的,现在用的瓷土是李想拜托夏阳县(今韩城市)的行商运来的,往来两百多公里,价格可不便宜,所以瓷窑也是目前杨家村所有产业里唯一处于亏损的存在,对于村子来说算是个坏消息。

    当然,工分还是照常计算的,各项所需也是照常兑换的,这让负责瓷窑的这一群人在领物资的时候脸都红的像被火烧了一般,模样很是羞愧。在那之后更是废寝忘食,用尽了各种方法,一心扑在在瓷窑上,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完美的瓷器。

    瓷窑这边暂时没有进展,负责制作毛皮成衣的刘婶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由于乡长的老相好去往长安之前,带走了两件制作好的毛皮大氅,在前几日的时候,乡长收到了她让人捎来的口信,说是长安城里有贵人买下了两件大氅,出手很是阔绰,所以她来询问是否还有样式更新的成衣,伴随着口信一起捎来的还有那两件大氅的银钱,可能是出于关于之前那件事的某种羞愧心里,竟是分文未取。

    其实关于之前的那件事,李想自己是没什么想法的,毕竟那没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失,而张麻子也亲自来找过自己,说明了事情的原委,确系是身不由己,李想虽不是圣人,却能理解她的不容易,所以从未想过追究,毕竟,蓝田县令都已经帮自己把菊香楼收拾过一遍了,还有什么不能过去的呢?

    且不说蓝田县那边的毛皮成衣本就没有打开局面,如今乡长的老相好既然能在长安城有这种路子,那不如还是让她负责,再多给她些分成就好,至于如何去做,他是一概不管,就让张麻子去跟她说说便是。

    张麻子自从相好去往长安以后,虽然整日被事情忙的白天无暇多想,可是独自一人的时候还是难免落寞,说来张麻子也是知命之人,表现的却像是个痴情的情种,李想在偶然间看见他的落寞也不知该如何劝慰,如今有这机会也是正好。

    这不,收到了口信之后,李想便拜托他带着制好的成衣,让几名村民一起随行出发前往长安了,顺道还可以去打听一番,为接下来的瓷器生意探探路子,盘下一家店面准备一番也好。

    毕竟,长安可是个好地方。

    刘邦都住进长安城了,长安城以后的生意可想而知有多大,所以早做准备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