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1993:从红星生产社开始 / 第48章 久石让?开薅!

第48章 久石让?开薅!

    翻开剧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上面那排信息栏。

    镜号、摄法、长度(尺格)、内容、音乐、效果,其他几行下面的内容都有明确的信息。

    唯有‘音乐’那一栏空着,显然,那是让他发挥的地方。

    还挺正式的?

    继续往下看。

    【第一本。

    片头字幕。

    (旁白)

    燕京变得这么快。

    20年的功夫,它变成一个现代化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

    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严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掩饰心中的欲望。】

    ……

    看到这里,沈浪开始进行标记。

    片头这一幕,肯定要背景音乐,还有开篇的前40个镜头,全部给标记完成。

    一条线划到第40个镜头。

    那些什么摇、全摇、中跟、小全、中移之类的镜头手法,沈浪不太懂,也不需要懂。

    配乐需要的只是看懂故事,然后根据文字呈现出来的画面进行脑补。

    哗啦啦。

    一时间,屋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很快。

    江文、田壯壯几人就开始聊起了《霸王别姬》获奖的事。

    “田导,电影上映的时间定了吗?”

    “定了。”

    “真定了?”

    听到这话,江文的声音有点意外,又有点惊喜。

    “嗯。”田壯壯缓缓道:“定了,7月26号内地公映,不过,上面给了三条指示,不许宣传、不许点映、不许评奖。”

    “嗐。”

    江文叹了口气:“能上映总归是好的,多少也是进步嘛。”

    如果问电影导演最讨厌的是什么,审查制度绝对位列其中,华夏导演如此。

    棒棒导演也是如此,此时棒棒的审查制度跟华夏类似,直到1999年光头事件,这才推动棒棒电影振兴法第二次修订。

    在那之后,棒棒导演这才放开了枷锁。

    慢慢地,沈浪已经听不清他们讨论的话题,他的注意力全在剧本上。

    一段一段的标记。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沈浪合上了手中的台本。

    “江导,您看看?”

    “好。”

    江文接过台本,然后快速的翻动了起来,这个剧本他花了半年时间改编,后来又磨了一年多。

    9万多字的剧情,哪一页对应的是什么剧情,该加什么音乐,他几乎是烂熟于心。

    翻着,翻着,江文的动作慢了几分。

    这小子,有点货啊。

    其实,他一开始就没想着找什么配乐师,哪里用什么音乐,该用什么,他都定好了。

    但到底是田导推荐的人,面子总归要给一给。

    先见个面,至于能不能成,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一句不合适,任谁也说不出话。

    不过,看着看着,江文的态度反而松动了。

    这小子标记的音乐节点,竟然跟他预想的差不多,同一段配乐误差不超过五个镜头。

    有品位!

    半晌,江文重新翻回第一页,然后指着片头字幕那一段。

    “小沈,如果是你,这一段,你会用什么音乐?”

    “阴郁中又带着几分怀念、伤感吧。”沈浪沉吟片刻道:“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用钢琴+小提琴,再加大提琴的组合。”

    眼见江文有点卡壳,沈浪提议道。

    “我以前写的曲子有一首差不多类型的,要不我给您拉一段?”

    “也行。”

    江文点了点头,抬手道:“您请。”

    接着,沈浪打开琴盒,从中取出了汪半壁的小提琴。

    这是一把好琴。

    “太久没练了,拉的不好,别嫌弃。”

    正式拉之前,沈浪给几人打了一剂预防针,弦乐这玩意,一天不练个几个小时,很难保持状态。

    像他这种长时间不练的,顶多算是个能听的水准。

    接着,沈浪缓缓拉弦,一段舒缓忧伤的旋律飘荡在众人的耳边。

    音乐是有感情的。

    不过,同一段音乐,不同的人听,感觉多少会有一些区别。

    沈浪拉的这一段是《菊次郎的夏天》的插曲《therain》。

    立本音乐人久石让创作的曲子,这首曲子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段都是忧伤的氛围,到了后半段,忧伤慢慢转变为欢快。

    《阳光》这部电影主基调是怀念,是怅然若失,是失落后的迷茫,自然不能用最后那一段。

    因此,沈浪只拉了前半段。

    江文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

    这个味,很正。

    跟他要的那种感觉,很像很像。

    不过,仅凭这一段,还不足以打动他,等沈浪演奏完,他又重新翻开剧本。

    “这一段呢”。

    沈浪低头看向剧本。

    【二十六,胡同,夜(景),外(景)。

    东四六条牌子,哥儿几个骑车由远而近,画外有一群孩子打闹声,哥儿几个骑车近处停车,看着画外的地方。

    ……

    马小军手握砖头,左顾右盼。

    刘思甜将男孩儿从墙上拽下,两人摔打。

    刘忆苦骑车入画,将砖头拍向男孩。

    ……

    马小军一砖拍在男孩头上。

    男孩头破血流。

    ……】

    这一段是马小军、刘忆苦等大院孩子打架的场面,在写这一段之前,江文已经想好用《国际歌》。

    庄严神圣的《国际歌》作为打群架的背景音乐,反差强烈,能更好地体现大院子弟的叛逆。

    沈浪故意拧眉,沉默片刻道。

    “或许可以用军乐的形式来配。”

    “前奏用小号,然后用圆号+大提琴做铺成,后续再用鼓、长号、黑管、长笛等管弦乐。”

    既然薅了久石让一首《therain》,干脆一薅到底,提前把《太阳照常升起》给薅过来。

    有一说一,这首曲子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挺配的。

    《太阳照常升起》全曲一共三段。

    第一段是进行曲式的调调,渲染出一种激昂感,内里看似是朝阳初升,实则却是夕阳落幕的悲壮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那十年。

    第二段是低沉阴郁,跟前半段反差极大。

    预示太阳陨落。

    第三段,曲子再次变成大步向前式的激昂,然而,曲子结束的时候却没有延续激昂。

    它压低了情绪。

    给人一种太阳照常升起,但那颗太阳已经不是原来那颗太阳的感觉。

    既悲哀,又遗憾。

    一如长大之后的马小军们,他们仍然像太阳一样,牢牢地占据着中心位置。

    仍然处在社会上层。

    然而,初心早已发生了变化。

    人还是那个人,魂却不是那个魂。

    “你能做出一段吗?”

    虽然江文已经想好了用《国际歌》,但多一种选择,不失为一个备选方案。

    他自认为对审查有对几分了解,将《国际歌》用在打群架,还见了血,很可能不过审。

    “可以是可以。”沈浪微微一笑:“不过,得给钱。”

    “那肯定!”

    江文点了点头,找人办事,给钱那是应该的。

    “要多少?”

    “一万块。”

    “咳咳。”

    听到这个数字,江文一口烟吸猛了,连连咳嗽。

    “你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