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隋溺:混乱的阶梯 / 第2章 清河郡崔氏(求收藏推荐!)

第2章 清河郡崔氏(求收藏推荐!)

    公元613隋大业九年元旦(春节),这个合家欢庆的日子李平铁勒与无数的大隋百姓却在逃难途中。

    从清河出发八天后,二人抵达了位于黄河北岸的黎阳城附近。

    远远的望去,视野中尽是如同丧尸一般缓慢行走的逃难流民,李平旅途中所见的难民几乎都是朝此处而来,盖因这黎阳城的西南一公里外的大伾山山丘上修建了一座义仓,名为黎阳仓。

    前次杨广东征除了各地郡县调拨的粮食绝大部分粮草便是来自此处,即便经过东征的消耗此时的官仓内依旧塞满了粮食,这些粮食皆是从河南与江南等地调拨,沿运河输送至此,最后送往前线。

    “老大爷,这里怎么聚集了这么多人?”

    李平面色和熙的拉住一名颤巍巍的老人问道,那人只是撇了李平一眼并没有搭话,绕开李平后继续自顾自的往前走。

    观老者样貌李平猜测对方可能是长期没有进食所导致,便从怀里拿出一块胡饼,递给老者。

    见到饼子老者的双眼猛然爆发出精光,一改刚才迟缓的模样快速转头看向李平,眼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吃吧,不要你钱的,你吃完了只要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即可。”

    在得知不要钱后老者便一把夺过饼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根本不在乎李平之后说的话,若不是他年迈体弱刚才见到饼子就一把夺过来吃了,压根不会征求李平的意见。

    见状李平空荡荡的手无处安放便朝后脑勺摸了摸,却见周围四五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他们根本不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早已麻木,皆是被咀嚼的声音吸引而来。

    其中有一人靠得近听到了李平刚才的话,急切的问道:“壮士,您要知道啥?我消息灵通,您只要给我一个饼,我...我什么都告诉你,不,我给你当牛做马。”

    闻言李平并没有如刚才一般给对方饼,五年失忆的生涯李平在生死的边缘摸爬滚打,早已看清了世人的眼色,只有自私才是活下去的根本。李平是见着老者孤身一人身上早已有死气并且有求于他才不忍心给了他一个饼,让他好做个饱死鬼。

    二人说话间,那老者吃完饼后突然抬头大笑,早已不见血色的脸庞如今涨的通红,噗通一声跪地后老者朝天大骂道。

    “苍天无眼,苍天无眼,让我刘家绝嗣,来世不做大隋狗啊,哈哈哈哈哈...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让老者将刚才吃下去的饼混合着胃液全部吐了出来,而他整个人也跪倒在地再没起来。

    老者的死根本没引起周围人感情上的任何波动,反而一个个盯着老者的呕吐物双眼放光,其中一人看了眼周围人之后当即拔腿便冲向了老者,一个飞扑将呕吐物给盖住后便伸手朝怀里掏,抓起一把也不在乎泥土便往嘴里塞。

    那人的举动立即引起周围人的愤怒,一个个都冲了上去拽他的腿想把他挪开,可那人死死的护着食物即便被拖走双手依旧不停。

    见所有人都去争抢而刚才主动上前的人依旧站在原地,李平嘴角抽了抽。

    “他们明知道我手里有食物为何宁愿抢地上的食物也不抢我?”

    “壮士,您是刚来此地吧?若是在旁处您漏了食物他们肯定是会抢的,可是这是黎阳城,您看见那些骑兵没?若是谁敢引起骚动,他们手里的长枪可不留情。”

    “谢谢。”

    李平见周围人即便争抢依旧不会发出一丁点声响便知对方说的都是真的。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饼递给对方,李平接着问道:“既然这里有士兵巡逻,为何这些人聚集在此?”

    “啊呜啊呜,啊~!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么香的食物了。”那人大口咀嚼吞咽下去后抹了把嘴回道:“壮士,此地西南一里外的山丘上有一座粮仓,里面的粮食多到吃不完,所以这些人包括我才会聚集于此。”

    听完李平疑惑的看了眼铁勒,见对方摇头便皱着眉问道:“既然有粮仓你们为何不去?难道其中有什么玄机?”

    那人嘴上不停,深怕别人抢走他的饼子似的,又是几口后才回道。

    “壮士,那黎阳仓本是义仓,开皇年间先帝下令修建,丰年百姓将粮存入其中以作备用,不至于贱卖,荒年再由朝廷拿出来赈济灾荒,可真的出现灾荒时老皇帝却拒绝赈灾,到了大业年间这义仓纳粮已经成了税赋,不论荒年灾年都必须足额缴纳。如今河北天灾兵祸,我们这些老百姓想着当今皇帝不同于老皇帝便来此碰碰运气,谁知他们杨家都是一路货色,早先赶来的灾民还有一把力气,见官府不放粮便与其争执了起来,却被守卫直接杀了,事情闹大后朝廷便调拨了大军来此驻守,任何胆敢引起骚乱的人都会被直接斩杀。小的来了这三天就足足饿了三天,真是一帮畜生。”

    说到痛心处这人的眼泪便不受控制的滴落了下来,顺着脸颊洒在饼上后顺道被其一口吃进了肚中。

    “原来如此。”李平心中疑惑顿解,难怪这些人聚集在此一望无际,想来是抱着生的希望来,却得知了如此结果心如死灰了吧。

    “铁哥,我们继续赶路吧。”得知了原委李平也不想在此多待,想必要不了多久这些人便会陆续饿死,而那些还没死的连呕吐物都抢为了活命很可能...

    李平不想看到这一幕。

    见李平不再询问,那人便专心的吃着饼子,吃完后那人长吁一口气见恩人已不见踪影便探目找寻,从人群缝隙中隐约发现二人是朝洛阳方向走去,便朝其深深一拜。

    “糟了!”

    那人忽然想到什么当即拔腿追了上去,良久才在人群中再次找到李平二人。

    “恩人,你们这是要去洛阳?”

    “嗯!嗯?”李平先是肯定,而后疑惑,他不知这人在打什么算盘。

    “使不得啊使不得,恩人有所不知,往前一百五十里地便是这汲郡治所卫城所在,而卫城西边五十里有一座城名叫隋兴城,前不久那里刚爆发了瘟疫,百姓皆逃难至卫城,眼下那里早已是人间炼狱,去不得啊。”

    那人急切的劝阻,深怕李平不知其中利害贸然前往。

    饿死固然难受,可得了瘟疫之人无不死相凄惨,对于他来说哪怕是自杀也绝不愿染上瘟疫。

    “还有此事?那岂不是没法去洛阳?哦对了,还不知你如何称呼呢。”

    “对对对,把这事忘了,恩人一饼之恩实乃再造,小的定会铭记于心,小人姓格名谦,渤海郡人,世代务农,恩人叫我谦子就行了,不知恩人名讳...”

    “在下李...”李平刚想说自己叫李平,忽然想到长久以来自己都是以李狗蛋自居,眼神不经意的看了眼铁勒一咬牙认命的说道:“在下李狗蛋,流民一个,这位是铁勒,是胡人,我们是随大军东征侥幸活命而来。”

    同时在心中腹诽道:之前失忆就算了,现在恢复了记忆,这李狗蛋真是难以启齿,古人也太恶趣味了,居然喜欢取这么低俗的名字,还美其名曰贱名好养活,实在无语。

    几人自报家门后李平便为如何去洛阳的事情烦恼,毕竟现在没有手机导航,行走在荒野中很容易迷路,但跟着运河走是必定能到洛阳的。

    见李平似乎不死心格谦开口道:“恩人,您若是执意去洛阳可以往南走,大概四十里地便能看到黄河,眼下正是初春黄河河面结冰未化,您若胆子大可以直接走到南岸,从南岸顺着黄河往西便能抵达洛阳。”

    对方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李平,不仅运河可以直达洛阳,黄河也行,心中估算了一下这条路似乎可行李平便朝格谦拱手致谢。

    “既如此,在下便告辞了。”

    “等等。”

    格谦出言阻止道。

    李平以为对方是找他要饼子,便从怀里摸出一块递给对方。

    对方也不客气,当即接了过来,口中却说道:“恩人误会了,我不是要饼子,而是想问恩人为何要去洛阳,如今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当今皇帝又东征失利,为了震慑这些义军皇帝必定会着手剿灭势盛的义军,眼下的洛阳怕是十分混乱,去不得啊。”

    格谦的话句句出自肺腑,他本来想问一问李平去洛阳干啥,但见对方再次拿出一块饼子便改变了想法,无论李平出于什么目的去洛阳,他觉得都应该劝阻一番。

    他本是渤海人,渤海郡的南方包括渤海郡便是后世的山东省,格谦早就听闻泰山附近的百姓因为隋朝的暴政早已揭竿而起,只是格谦人如其名生性谦和,如果有办法便绝不会惹事,如今最后的希望也将破灭,格谦决定此次返回渤海便反特么的,而眼前数十万的流民或许可以鼓动一部分作为班底。

    ‘若不是李狗蛋恩人的一饼之恩,我格谦怕不是要交代在这里,左右是个死,怕个鸟,眼前之人处事沉稳若是能拉过来便是最好不过。’

    格谦劝说的同时心中的想法李平却是不知,面对格谦的劝说,李平无奈笑道。

    “你我皆是浮萍,在哪不是一样,不去洛阳在这里也不过是等死,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二人是因为在清河县得罪崔氏实在过不下去了才打算去的洛阳,若是有可能,我们又何必费这等功夫?”

    李平的话中尽是无奈,他现在唯一的想法便是在这古代先安顿下来,而后看看是否能利用后世的知识让自己过的更滋润一些,其他的暂时还不是李平能考虑的事情。

    “清河崔氏?”格谦眼珠一转笑道:“恩公从清河郡而来难道旅途中就没遇到什么事?”

    “什么事?”李平下意识的问道,见对方总是一口一个恩公的叫,李平不过给了他两块饼子,心中过意不去便提醒道:“我找你问路给你饼子为报酬,算不得什么恩情,别一口一个恩公了,我见你比我大几岁,不如就叫我小李吧。”

    “使不得,使不得,既然恩公不喜,但确实有恩于小的,不如便叫恩公李哥吧。”

    格谦说完不等李平反对便拱手朝李平作揖后喊了声李哥,而后才小声道:“隋帝无道,天下百姓苦隋久已,两年前河北各地突然就冒出了很多反隋义士,清河郡便出了一个窦建德,如今听闻他在信都郡衡水城一带的高鸡泊活动,而今与我同属渤海的高士达也拉了一支队伍和窦建德在高鸡泊盘踞。并且清河郡还出了一个狠人。”

    “谁?”

    此次说话的不是李平,而是铁勒,先前的事情他并不关心,但一聊到打仗他倒是挺感兴趣的,毕竟他就是从军突厥才流落至此。

    “你们可知一年前这黎阳城的主人是谁?”

    “不知。”李平摇了摇头。

    “张金称!”

    一提起此人,格谦浑身便是一哆嗦,此人以狠辣立足,所过之处,不论是否隋将,皆屠杀殆尽,与其说他是义军倒不如说是土匪更贴切。而格谦之所以知道这么多只因当初攻陷黎阳城的时候与张金称一起的两个义军首领也是渤海人,二人分别叫高士达和孙宣雅,他们手下大多是渤海人,这些人返回故里鼓动起义时总是会和乡里人吹嘘一番,说的多了格谦也就知道了。

    “前年年末张金称起义后不久便伙同孙宣雅、高士达杀进了黎阳城,将县令当场斩杀,而后便裹挟城内百姓去黎阳城搬运粮食,并在隋军反攻之前撤离了此地,这些人可都是长期受世家豪族欺压的贫民百姓。李哥若是在清河郡受到了崔氏的欺辱,何不加入义军?”

    铺垫了这么久格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义军?”李平心道这不是造反?即便李平历史再不好也知道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朝代拢共就那么几个,可见历史上造反的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想到此处李平便摇了摇头道。

    “算了吧,我不好争斗,纵使别人打了我一拳若没实力打回去我也不会计较的,多谢提醒,天色不早了,那便就此告辞了。”

    ‘不好争斗吗?我恨不得立即撕了那个崔家的畜生,可我现在又怎么斗得过他们,为了报仇去参加义军送死,这笔买卖太不划算。’

    与说辞不同,李平的想法截然相反。

    待李平走后不久,黎阳城外密密麻麻的流民群中几千个穿的破烂但面色红润的汉子开始有组织的分散,行走中能隐约看见他们破旧衣服下面闪烁着金属的光芒,只听一声哨箭带着呼啸冲向天际,这些早已逼近巡逻骑兵身边的汉子当即抽出怀中藏匿的匕首暴起,在四五人的围攻下分散的巡逻骑兵没有发出一丁点动静便已惨死,而后这些汉子便快速的扒掉尸体的铠甲和武器并骑上马匹。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跟着知世郎,不愁吃不愁穿,想活命的就跟着去抢特娘的黎阳仓。”

    刚刚还死寂的人潮忽然四面八方涌来阵阵高呼,原本早已绝望的流民在有心人的鼓动下纷纷涌向西南方向。

    策划此次事件的便是在齐郡长白山起义的王薄心腹,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占领城池,而是抢一波就跑。

    杨广如今一直专注东征高丽根本无暇顾及境内的反贼,如今的剿匪行动皆是各郡自发组织。年末的时候齐郡郡丞张须陀于泰山山脚一举击溃携大胜之姿的王薄,而后王薄便渡过黄河往北逃窜,期间发现流民往黎阳聚集,便派人来招募义士。

    人群中,格谦敏锐的发现这些人是打着知世郎王薄的旗号,心中立即有了想法。

    不一会,人群中的格谦利用李平给的饼子收买了一个名叫高开道的同郡人后二人简单策划了一番便也打起了王薄的旗号开始招募流民,并带领他们去黎阳城抢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