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平阳昭公主的文娱 / 第67章 龙女郎刘奕菲的启航之路

第67章 龙女郎刘奕菲的启航之路

    没关系,接下来,影子影业的电影会时时刻刻往他们脸上抽巴掌的。

    当影子影业将电影工业化初步搭建起来,还想恰烂钱的家伙们就该体会到什么叫做市场经济的自然淘汰机制了。

    想要赚钱,那就TMD卷起来!

    终于,席琳·迪翁那深情的歌声传来,随着电视机传入了华国的千家万户——

    “Nearfar/Whereveryouare/Ibelieve/Thattheheartdoesgoon/Oncemoreyouopenthedoor/Andyou'rehereinmyheart/Andmyheartwillgoonandon/you'rehere/There'snothingIfear/AndIknow/Thatmyheartwillgoon/We'llstayforeverthisway/Youaresafeinmyheart/Andmyheartwillgoonandon”

    等到席琳·迪翁的歌声逐渐消去之时,舞台上的灯光也倏忽暗下,六公主的电视转播到此结束。

    当然,此时六公主的画面已经转回了早就录制好的演播室环节,仍旧是主持人居文佩,不过却是另一身衣物,正在对着电视机前仍旧还在回味着此前首映礼表演的观众们宣传,《飓风营救》电影目前已经在国内全面开画,欢迎大家前去各大电影院观看。

    许多原本并未有进电影院打算的观众闻言,倒也觉得此举并无不可。

    很多人因为看完表演后太过激动,肾上腺素分泌上来了,一时上头就出了门去买电影票,等坐在灯光昏暗的电影院内时,方才一个激灵——自己怎么就花了这冤枉钱呢?

    然而,不等这些观众细想,电影已经开始播放。

    首映礼现场,受邀前来参加首映礼的业内人士,也都纷纷一睹起了电影的真容。

    一般而言,外语片在引进国内后会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原声+字幕,其二是配音版+字幕,首映礼放映的则是原声+字幕的版本。

    在李照影看来,配音版的译制片腔调十分奇怪,有些影响观影体验了,尤其还是在主要演员全都是华人面孔的情况下,那就更显得别扭。

    简单来说,电影讲述了男主角Bryan(房龙饰)是一名退休的特工,常年的特工生活使其与妻子女儿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一次,女儿Kim(刘奕菲饰)想征得Bryan同意去巴黎游玩,身为父亲的Bryan并不放心14岁的女儿独自出行,在一番争吵后,固执的Bryan终于答应女儿。

    然而在巴黎,Kim却遭到了黑()帮卖()淫团伙的拐卖。

    为拯救女儿,这名老特工重新出山。

    故事主线十分简单,符合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一贯思路。

    但整体内容却并非如此。

    《飓风营救》可以说是将悬疑惊悚、动作、赛车、特工等元素全都十分巧妙地集合在了一起的超级爽片,一部更比多部强。

    这样刺激的情节在目前的好莱坞都不常见,更不要说是对于2011年才会上映第一部《速度与激情》系列第五部的华国电影市场来说了,这无异于往里头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实际上,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也存在有类似的桥段,但港片惯有的小家子气将这些大场面拍得并不怎么样。

    《飓风营救》拍摄时间不算长,除了房龙之外其余人片酬低得可怜,房龙自己甚至用片酬抵了部分投资换取票房分成,但为何还会有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

    正是因为电影敢于用真正的名车去拍追车以及爆炸的戏份,这些消耗的全都是小钱钱!

    毫无疑问,观众们全都看爽了。

    现在国内还未自《英雄》开始开启大片时代,所谓的大片全都是海外引进的。

    国内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并不喜欢去看外国人主演的电影,脸盲是一方面,不认识具体的明星又是另一方面。

    至于文化差异什么的,都轮不到观众去考虑,在前面就已经pass掉了。

    《飓风营救》不同,虽然主演都是说的英语,但主演面孔都是东方面孔,并且大家也十分熟悉。

    房龙和杨紫穹嘛,经历过港片时代的大家如何认不得这两位在各自性别领域都算是做到了极致的打星?

    即便里面那个饰演女儿的女演员看着面生,但大家眼睛又不瞎,分得清美丑。

    毫无疑问,刘奕菲是极美的,即便她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才14岁,看得出来还没长开,但在布莱恩的镜头下已经足够惊艳。

    再加上她在电影里是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多处镜头都表现出了一种易碎感,让人不由自主就生出了浓浓的保护欲,使得电影代入感更上一个台阶——观众比房龙更想尽快将刘奕菲解救出来。

    那些一时头脑发热而进了电影院的观众也纷纷被激烈的动作场面吸引,心中不再后悔抱怨,反而生出了对影子影业这家公司的好感。

    这家公司好啊,不仅弄免费的歌唱表演给大家看,连电影都拍得那么刺激!

    品牌效应可不就是在这些细节处,以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理所当然地发生的吗?

    当天晚上,看完电影的观众要么是口口相传,跟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诉说电影的好看程度,现实中的社交裂变正在形成。

    当然,用后世的话来说的话,这些看完电影还在四处安利别人的观众,可以被称之为自来水。

    一些原本囿于宣发而在前期名不见经传、后来却取得不错票房成绩的电影,很多都是受益于此。

    近的有《疯狂的石头》,远的则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除此之外,时下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用户,在观影结束后,也都纷纷在猫扑或者天涯上面谈论《飓风营救》这部电影,讨论最多的话题,一个是房龙的转型、另一个就是刘奕菲的美貌了。

    如果说房龙因为饰演了这样一个特工父亲的角色,而隐隐有了国民父亲的称号的话,刘奕菲则是占据了国民闺女的生态位。

    随后刘奕菲的国民闺女又反作用于房龙,使得房龙的国民父亲渐渐又变味成了国民岳父。

    刘奕菲粉丝后援会的雏形,也在这两个论坛开始建立。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就有所谓的牟女郎、星女郎、龙女郎之称。

    然而,龙女郎的知名度远非牟女郎和星女郎所能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