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四合院:自钓鱼开始 / 七、手表和自行车

七、手表和自行车

    次日

    西直门,王府井大街。

    王建锋走进百货商店,站在柜台前,这个时间,商店内并没有多少人,几个服务员正在柜台前谈笑着,聊着天。

    “同志,我买一只手表。”

    柜台前,一个男的瞥了王建锋一眼,不咸不淡道:“你要买什么款式的手表”

    “现在只有魔都那边生产的国产手表你要不要”

    “要的,只要能看时间久可以了,多少钱”

    “180万。”

    “好的”说着递上钱。

    “行,你跟我来吧。”

    很快,王建锋就拿到了票据,和手表️。

    随后,他就走出了百货商店,接下来再想办法搞一个收音机和自行车,收音机可以等房子装修好了再搞,主要是现在也没有地方放,自行车的话就必须马上要搞了,不然下乡采购考两条腿,要完成任务估计很悬。这样的话“三转一响”,就只差一台缝纫机了。

    50年代,其实有一件手表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富裕的人,然而如果再有一辆自行车那就是更有面子了,就这么说这时候的一辆自行就相当于奔驰宝马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主要是永久牌二八大杠,以及飞鸽牌自行车厂,到后来还有上海生产的凤凰等品牌。还好现在不需要票证,过个两年,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自行车,还必须要有自行车票才可以。

    出了王府井的百货商场往南走,一路直奔正阳门那边的供销社去。虽然这个商场里面也有自行车,不过价格可能要略高一些,还有就是本着财不漏白的原则只能跑到正阳门那边。

    半个多小时以后王建锋就到了正阳门供销社。

    “同志,我们要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王建锋对着售货员说道。这时代,永久牌是国产自行车的第一品牌,创立于1940年,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自行车。

    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长得挺漂亮,正在柜台上无聊地嗑瓜子。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恢复生产,7月份在天津成立了飞鸽牌自行车,加上四九城成了国家中心,自行车的供应多了,摆脱了以前一车难求的状态。

    现阶段而言,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虽然自行车用途比较广,但是也不是生活必须品,一些条件好的就买过来方便出行,条件差的的大家也不会在意,毕竟现在吃饱穿暖才是头等大事,毕竟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粗粮加细粮勉强度日的时代。

    售货员头都不抬,眯着眼睛打量着面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好奇的问道:“你确定要买自行车吗?”

    周围来来往往的走着不少人,听到王建锋的声音,都好奇地看了过来。这年头能买车的大部分都是三十多岁的。

    这年头一家收入20万左右,需要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年不吃不喝的才能买一辆自行车,这对不管哪家哪户来说都是一件和娶媳妇一样的大事,所有大家都会来围观,而且供销社的自行车也是十天半个月才卖出去一辆。

    王建锋看着售货员的怀疑的样子,说:“我们真买车,没事跑那么大老远来开你玩笑干嘛,我们闲的啊?还是你们的车不卖吗?”

    售货员见此,连忙道歉:“不好意思,晓同志。来生意了,我们哪有不卖的,我这就带你去后面看车。”

    现在这个时候来买东西的并不多,尤其是买自行车的更少,所以售货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聊的嗑瓜子。

    “您是看看要什么牌子?”

    “就要永久牌的二八大杠。”

    售货员算了一下说要175万。

    王建锋从包里掏了一下,数出175万给售货员。

    售货员拿着钱,数了下。见钱数对,迅速的开了票,就带着王建锋去车库取车。

    售货员现在是发自内心的热情,给王建锋介绍到:”同志,您真有眼光,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皮实耐操。在大街上骑一圈,女同志都追着你看。”

    “同志今年多大了,有对象吗?在哪工作?要不要姐姐给你介绍对象。”

    几步路的功夫,售货员叽叽喳喳不停,王建锋听着售货员的夸奖,十分无奈,这八卦天赋,这媒婆精神。

    到了车库,王建锋看着崭新的自行车,也是十分的开心,终于有一辆自己的车了,虽然只是自行车,但是终于不用再去哪里都是双腿走路了。然后东摸摸西看看,像看女人一样。果然对于男人来说,车就是小老婆。

    推着车准备出门,售货员跟着说:“这是新车,您还需要拿着发票和工作证,去派出所扎个钢印,备个案。”

    走出百货市场,周围人都羡慕的看着王建锋手里的自行车。

    很快,左脚踩踏板,右脚一扬,飞身就走,动作行云流水。不要问为什么第一次买车为啥会骑车,后世自行车不知道骑了多少。

    到了派出所递上购买凭证,又交了三万块钱,没有多久辆车就扎好钢印,时间也到了下午五点多了。

    随后又去买了两个馒头,便会招待所了。

    现在这个自行车用来采购物资看样子不太行,必须要整点装备,不然只靠自行车只能拉个几十斤。

    按照车子的质量应该可以装个100多公斤不是问题,看样子只能设计一个担框了放在货架上了。这个倒是不难只要去找篾匠帮忙定做一个了,不过自己刚来没有多久不知道哪里有篾匠,只能先去招待所的人打听一下。

    这几天住在这里也和招待所这边的人算是混了个脸熟了

    “郭大叔,我想做两个竹筐,您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做篾匠活的师傅吗?”

    “竹筐的话供销社就有啊,你在供销社买就可以了啊”

    “那种不行,我这个需要定做,您也看到了,我今天不是骑了一个自行车回来嘛,那是单位给我用来采购的,我要做两个竹筐用来装物资的”

    “好吧,我想想啊,好像北锣鼓巷那边那边就有一个做竹筐的,很有名气,你到那边打听就可以找到他家了”

    “好的,谢谢您,那我先过去了”王建锋道谢了一声就朝那边走去

    。。

    到了北锣鼓巷,打听了一下就找到了,篾匠师傅姓钱,住在23号院前院。

    “咚咚咚”

    “钱师傅,在家吗?”

    “小伙子,你有啥事”

    “是这样的,我想找你订做点东西”

    “好的,你进来说吧具体要做什么”

    “是这样的我想做两个竹筐,就是放在自行车货架上的,中间你帮我连在一起,就像马鞍一样,不过你可一定要给我做结实了,最少要可以装个100公斤这样子;还有就是帮我做一个鸡笼,长150公分,宽100公分,高也要100公分,上层要防雨,再做一个食槽和水槽。”

    “这些都可以做担框的话,明天就可以做好,现成的箩筐都有只需要把中间连起来做成架子就可以了,鸡笼的话需要两天时间,费用大概要15万,需要先付10万做定金”钱师傅说道

    “好的,没有问题,我明天过来拿担框,鸡笼可能要过几天才能过来拿”王建锋

    “放心吧,我做的肯定没问题”

    “那就麻烦你了,天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明天再过来”王建锋说我就转身回招待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