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8章 贾诩,贾文和!

第8章 贾诩,贾文和!

    啧。

    骂朕呢!

    董太师这手指桑骂槐玩的好啊!

    刘协清楚,董卓心里对于自己制止他现在就去杀王允一事肯定还是有怨气的。

    表面上董卓是在说王允包庇荀攸,实则是在说刘协包庇王允。

    “杀了!都杀了!”

    这才是董太师此刻的真实想法。

    王允被瞬间暴怒的董卓吓了一跳。

    幸好董卓平时就颇为易怒,王允只当是自己提及荀攸之事勾起了董卓的怒火,全然没有往自己身上去想。

    “太师,荀攸毕竟是名满关东的名士,又出自颍川荀氏,乃是士族楷模。虽然之前一时受人蛊惑想要对太师不利,但他毕竟颇有声望,还望太师三思!”

    王允能取得董卓的信任,还是有几分看人的本事的。

    他清楚董卓虽然对人无比残暴,但却对一个群体格外宽容——

    那就是名士。

    董卓权倾朝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请求为三十年前参与“第二次党锢之祸”的一众名士平反,如陈蕃、窦武,都在董卓请求平反的名单之内。

    并且,董卓还请求朝廷恢复这些人的爵位,萌荫他们的子孙后代为官。

    之后,待朝局稍稍稳定,董卓就开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

    其中著名的,便有周毖、伍琼、荀攸等人。

    将这些名士征召到身边还不够,董卓还选拔了不少关东名士在地方上担任要职。

    比如韩馥、刘岱、孔伷、孔融,都是被董卓一手举荐的刺史州牧。

    所以,王允其实早早就洞悉了董卓对于名士的舔狗心态。

    在他看来,只要现在亮出荀攸名士的身份,那董卓说不定就会网开一面,放过荀攸。

    “司空啊。”

    刘协表示,自己必须要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了。

    现在王允提荀攸的名士身份,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要是真的惹急了董卓,董太师肯定不介意先砍一个荀攸泻泻火。

    荀攸,那可是被曹操评价为“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的大才。

    中兴大汉,太需要这种顶级人才了。

    要是荀攸在这里被王允给坑死,那刘协还不得哭死?

    “司空,荀攸虽是名士,但毕竟刺杀朝廷大员在前。”

    “若是司空有朝一日被人给刺杀了,那司空会因为顾忌别人的身份而放对方一马吗?”

    这刀不落到自己身上,那是肯定不知道疼的。

    别看王允这会劝董卓大度,他自己那可是小肚鸡肠的很。

    历史上,王允弄死董卓把持朝政后,第一件事就是拿曾经真正投靠董卓的大儒蔡邕开刀……

    那个时候,王允怎么没有想过人家名士的身份?

    王允被刘协这么一噎,也是不再开口。

    其实,荀攸活着最好。

    但是死了……到也没啥!

    毕竟,就连为荀攸求情这件事,都是王允临时拿来的借口。

    现在看董卓对荀攸如此痛恨,又有天子出言相劝,王允更是果断将这件事略过。

    “既如此,还有另外一件公事需禀报陛下与太师。”

    王允带着三分试探:“今年大雨连绵不断,臣虽登台祭祀,乞神降雨,却收效甚微。”

    “不如在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之迹,祭赤帝祝融之时,再次祭祀,以平灾祸……”

    “咳咳咳,咳咳咳咳!!”

    王允还没说完,刘协就疯狂咳嗽起来。

    王司徒啊,王司徒,朕求求你别说了!

    王允因为位置的关系,并不能看到董卓的脸色。

    但刘协可看的清楚,董太师那黝黑的肌肤可都被气的直接红温了!

    一月之后。

    恰恰就是王允等人谋划刺杀董卓的日子!

    也就是说,直到现在,王允都没有放弃杀死董卓。

    要是再说下去,刘协怀疑董卓真的会暴起杀人,把王允的头拧下来丢在大鼎中煮熟!

    “司空之意,咳咳,朕明白了。”

    刘协脸色苍白。

    “但司徒之前既然已经设坛祭祀,却收效甚微,想必是天上的神明认为是祭祀不够虔诚的缘故。”

    “不如,等到朕彻底痊愈,亲自领百官登台祭祀,如此方显诚意。”

    说完,刘协又疯狂咳嗽起来。

    这种没痰硬咳的感觉实在难受,刘协觉得自己的肺管子都快咳出来了,王允这才领悟过来:“快传奉常前来医治!”

    之后,王允也不好久留,朝刘协行礼之后就退出宫门。

    “匹夫!还贼心不死!”

    王允走后,董卓是彻底憋不住了,直接一脚踹翻了眼前的大鼎,滚烫的沸水直接流了一地。

    刘协舒缓着自己的呼吸。

    其实不止董卓,就连刘协,在此刻已经是对王允失望到了极点。

    如果说之前刘协只是对王允的人品和才能有些许的鄙夷,现在刘协对王允的态度则是厌恶了。

    今年,关中确实连绵暴雨。

    受限于传统与职责,王允设坛祭祀其实并无不妥。

    但王允不顾民生,却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首先,大雨之后必然大旱。这是刘协这个外行人都明白的道理,他不信王允这个饱读经卷的大儒会不懂这个浅显的现象。

    而且春季大雨,其实已经是影响到了春耕,影响到了关中的粮食产量。

    等到了今年年末,关中必然会因为灾害爆发饥荒!

    而且若今年大雨,明年干旱,关中的饥荒肯定不止这一年,还有明年!后年!大后年!

    饿殍满地,赤地千里,这就是未来关中的景象!

    而王允,所在乎的,依旧是权力的争夺。

    他费尽心思谋划的,依旧是对董卓的刺杀。

    ……

    这样的人,却把持着朝堂的政务,甚至还妄想把控朝堂的中枢。

    光是想想,刘协就感到不寒而栗!

    “太师。”

    刘协叹了口气。

    “王允虽然暂时杀不得,但是他尚书令的职务却是要革掉了。”

    继续让王允这个心思不在政务上的尚书令主持政务,那整个关中都将迎来一场灾难。

    “朕晓得一大才,他虽举孝廉出身,如今却担任讨虏校尉。若是能以他主政,必然能够使朝堂安稳。”

    董卓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才,当即询问对方的姓名。

    “武威郡姑臧人,姓贾,名诩,字文和!”